我眼中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颜文斌
我眼中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颜文斌
我眼中的黑龙江兵团第一副司令颜文斌
作者:陈吉才
1969年3月至1976年2月,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工作期间,具体负责兵团第一副司令员颜文斌同志的秘书工作。这期间,颜文斌同志对工作执著的敬业精神、直言不讳的军人性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红军本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尽职敬业 顾全大局
颜文斌同志的敬业精神,缘于他贫寒的家庭出身和对党、对红军的感情。他7岁父母双亡,8岁给地主放牛,15岁时偷偷从地主家跑出来参加红军。到部队后,他获得了新生,所以,他非常感谢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也正是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成就了他的业绩。
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先后5次参加敢死队,十余次与敌人面对面拼刺刀,全身18处受伤,人称“猛张飞”。他从枪林弹雨中走来,他从士兵成长为将军。走上领导岗位以后,还是一颗感恩之心,驱使他敬业而忠诚,时刻不忘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野战军,他治军严谨,敢抓、敢管、敢负责;调兵团后,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愉快服从组织的决定。当时很多人说,从野战军调兵团,是一等兵变三等兵(一等兵野战部队,二等兵地方部队,三等兵民兵)。他却说,几等兵都是共产党的兵,是共产党的兵就得听从党的调遣。1968年6月29日,中央军委的任职令还未正式下达,他便带领20多名现役干部赶到哈尔滨,参加兵团成立大会。到兵团工作,对颜文斌同志来说,是人生的一次大转折。
他长期在部队工作,抓战备、抓军训是内行,而到兵团抓生产,特别是对如何抓好大型国营农场的生产和管理,则是个门外汉。但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坚持注重实践,边学边干。8年时间,兵团团以上单位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其中仅十八团(友谊农场),他就去了36次。他下基层多是一杆子插到底,直接到田间、地头、晒场,与生产一线的同志直接对话。无论走到哪里,他遇到问题就说,不明白就问,也因不懂出过笑话。1971年5月,他到一师检查工作。到三团一个连队,正赶上这个连队搞苗期镇压。他看见拖拉机在嫩绿的麦苗上压来压去,立即叫司机停车,下车后直奔田间走去,弄得陪同的师、团领导不知所措。到田间后,他用带有指责的口气对陪同他的师、团领导说:“叫那个拖拉机手下来,这不把苗都压死了吗?”起初,陪同的师、团领导看到司令员一脸不愉快的样子,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担心他要发火。听他这么一说才一块石头落了地,赶忙上前解释,说这是在搞苗期镇压,将麦地压实保墒后,麦苗才会长得更茁壮。他听后连连点头,脸色立即“多云转晴”。上车后他自言自语地说:“他妈的,差点又犯主观主义错误。”从这次以后,为了能利用有效时间,掌握更多指挥生产的知识,他每次下团、队都带上机关生产处长或计划处长。王强同志当兵团生产处长以后,他几乎每次下去都让王强同志陪同。王强同志每次都像现场教官一样,结合实际问题给他讲一些农业知识。一个领导者,能否顾全大局,不仅是组织观念强弱的表现,也是其对事业是否负责、有无敬业精神的体现。
1973年,在全国粮食工作会上,黑龙江省粮食厅向中央写了一份报告,指出兵团一些问题。李先念副总理批示:“兵团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一批示下来后,兵团上下沸沸扬扬,都感到压力很大,一些人有怨气。有的说,1973年全省都受灾,不仅兵团完不成上交粮任务,省农场局所属农场产量比我们还低,为什么非拿兵团当靶子。有的说,省粮食厅某某领导官报私仇,兵团不按他说的数交粮就向上级打小报告,告刁状。还有的说,黑龙江省是兵团上级,有什么问题上级可以当面批评,干嘛非要上告中央,从来也没有听说上级告下级的……对于这些说法,颜文斌同志从不随声附和,而是说服大家不要有抱怨情绪,要把李副总理的批评看成是对兵团的关心、爱护,要把批评当动力、当压力。他在一次会上说,中央领导的批评主要责任在我,不是批评你们,是我没当好班长,希望大家以中央的批评为动力,把兵团的工作搞好,让黑龙江省放心,也让中央放心。
1974年5月,兵团针对李先念副总理的批评,向黑龙江省委呈报了1973年亏损原因的报告。在这个问题处理上,他不仅表现出一个领导者的风度,也使兵团上下看到一名主要领导者引导群体顾全大局的领导水平。
敢抓敢管 直言不讳
与颜文斌同志敬业精神相匹配的是他敢抓敢管、直言不讳的军人性格。凡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性子急、火气大,动辄就批评人。其实这既是他军人性格的表现,也与他的敬业精神有直接关系。这方面,兵团机关干部感受更直接。
兵团刚组建时,机关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既有现役军人,又有地方干部。机关的办公秩序、为基层服务的意识,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此,他从头头儿抓起,把司、政、后三大部门的首长和负责机关建设的直工处领导召集在一起,研究如何加强机关建设。并要求三大部门首长,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要敢抓、敢管、敢负责。他甚至亲自抓机关的作风,一旦遇到上班不按时、开会溜号、工作不认真等现象便严厉批评,甚至让其当众说明缘由。所以,兵团时期,机关的作风很正,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办公秩序井然有序。1969年底,兵团机关从哈尔滨搬到佳木斯后,为了加强机关革命化建设,根据他的指示,兵团司令部在佳木斯郊区卡伦大队办了一个机关小农场。每到农忙季节,他都挽起裤腿、扛起锄头,和机关干部一起到农场劳动。除此,他还要求机关干部每年轮流到农场劳动7~10天,这个制度一直坚持到兵团撤销。机关小农场的兴办,不仅改善了机关干部的物质生活,也成为机关干部革命化建设的实践课堂。坦诚直白、有啥说啥,是颜文斌同志典型的人格特征。他不仅对内这样,对外也如此。
1971年1月,兵团决定在大庆地区建一个年处理原油40万吨的炼油厂。为加快炼油厂筹建速度,6月,颜文斌同志到大庆地区检查兵团炼油厂筹建情况。在看了炼油厂施工现场,听了筹建小组情况汇报后,他很高兴,当即赶到大庆油田,找到时任大庆油田革委会主任的丁继先同志。丁继先同志原是沈阳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后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兼任大庆油田革委会主任。由于同在沈阳军区工作,相互都认识。颜文斌同志向丁继先副司令员谈完兵团炼油厂筹建情况后,话题直转:“丁司令,兵团的炼油厂建成后,你能否划给我们一个油区,我们自采自炼?”“颜司令,这可使不得,大庆油田有几块主产油区和外围贫油区,中央都很清楚,动哪块主油区都得周恩来总理批。”丁副司令员满脸带笑但很认真地说。“那就把外围的贫油区给我们一块吧!”没等丁副司令员讲完,颜副司令员就见机插话。“贫油区也得国家计委批。”丁副司令员的话,明确表示此事毫无商量余地,彻底否定了颜副司令员的意见。两位司令员简短的对话,不仅把各自的想法表达得明明白白,而且也把双方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反对浮躁 求真务实
颜文斌同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还表现在他勇于及善于处理棘手问题上。1969年4月,根据中央电报通知和沈阳军区加强边防公路修复的指示,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把修筑“二抚”公路(从富锦县二龙山至抚远县)的任务交给兵团完成。兵团4月份接受任务,5月份便组成筑路队伍进驻现场施工,6月份筑路指挥部便要求增加500台汽车和部分人力。颜文斌同志得知后,立即带有关部门的同志赶赴“二抚”公路筑路现场,亲自调查研究,解决落实“二抚”公路指挥部提出的问题。当时,兵团的交通工具很落后,全兵团连一辆北京212吉普车都没有。我们从哈市乘火车到佳木斯后,现借了一台嘎斯69小汽车。由于路况不好,从佳木斯到达“二抚”公路的起点二龙山,虽只有180多公里的路程,却走了6个多小时。到达建设现场后,他首先听取公路指挥部总指挥、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鲍鳌同志关于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随后又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最后,在一个工棚里,召开了筑路单位干部大会。会上传达学习了全国和沈阳军区战备工作会议精神,颜文斌同志作了动员讲话。他说,一是要以临战的状态加快筑路步伐,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虽然已经结束,但苏联在中苏边境的百万大军、两万辆坦克、3000多架飞机仍然还在,新的武装入侵随时都可能发生。 所以,我们必须以临战状态加快筑路进度。二是改变筑路办法,将目前遍地开花筑路法,改为从公路两端向中间进行的地毯式推进。因为“二抚”公路只有两端有沙石可取,中间无石又无山,所以,遍地开花的办法取石运距远,运输耗油多,对汽车的磨损大,不仅会增加筑路成本,而且会影响工期……他简短的动员讲话,把修筑“二抚”公路的战略意义和加快施工的办法讲得清清楚楚。会后各筑路单位分别传达了他的讲话,进一步进行施工动员,并按照他的要求重新组织施工。经过近7000筑路大军的艰苦奋战,“二抚”公路在1969年10月末提前半个月完成了修筑任务,不但没有增加一人一车,而且还节约修路费用300多万元。这次随颜文斌同志到“二抚”公路检查工作,我亲眼看到这位放牛娃出身的将军,虽然没念一天书,但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魄力,他粗中有细的谋略,都令我敬佩。“二抚”公路全长235公里,我们沿途走了整整3天。时而乘车,时而坐拖拉机,时而步行。白天,看望各单位筑路官兵,与筑路人员共进野餐。晚上,与筑路官兵一样住工棚。条件之艰苦,不言而喻。一天,我们到六十一团,和颜文斌同志同住一个临时工棚。几根木头搭的床,床上铺些干柴,再铺上褥子,就算是工地上的“席梦思”了。然而,由于抚远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我们都不太适应。特别是颜文斌同志,身上的伤疤发痒,令他难以入睡。开始,是他自己不停地挠,后来警卫员帮他挠。此时,我们才知道他身上有18处枪伤,有的甚至是贯通伤。看到他遍身的伤疤,耳边传来警卫员不停挠痒的声音,我们几个随行人员不由感慨万分。1975年,为了推动“农业学大寨”活动的深入开展,他带王强处长一行7人在十八团蹲点。他不顾年龄大、身体多处枪伤,与大家一起起早掏厕所、积肥。这在全团引起了强烈反响。兵团佳南独立营(佳南农场)靠近兵团司令部,颜文斌同志把佳南独立营当成自己学习的课堂、实习的基地,经常抽时间去了解农情,甚至和职工一起抓把粪、种玉米。
1988 年5 月颜文斌在重返北大荒时,在佳木斯和已经转业的老秘书陈吉才重逢。
颜文斌同志的一言一行,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其身边工作的七个春秋:从几十万知青的接收安置,到珍宝岛的支前参战;从六师的开发,到二师十七团的整体搬迁;从兵团通信线路的直通,到“二抚”公路的修建……哪一件不饱含着颜文斌同志的心血和智慧,哪一件不承载着颜文斌同志舟车劳顿的辛苦!我更不会忘记,他从当初的不懂生产,到逐步学会生产、指挥生产,虽然付出了不少“学费”,但他从实践中真正领悟了如何屯垦,如何戍边!
-
- 中美城市大对比:上海VS纽约,到底谁更发达?本文为你揭晓
-
2024-09-14 12:29:58
-
- 每天了解一个国家—坦桑尼亚
-
2024-09-14 12:27:42
-
- 10部太空题材电影推荐
-
2024-09-14 12:25:27
-
- 中国会不会成为另一个苏联?让我从苏联和日本的教训来告诉你答案
-
2024-09-14 12:23:09
-
- 苏小明:成名后"抛弃"前夫出国,加入法国国籍,如今回国当演员
-
2024-09-14 12:20:51
-
- 传奇商人徐增平,倾家荡产买航母捐给国家,破产后生活现状如何?
-
2024-09-14 12:18:33
-
- 突传噩耗!马卫军在日本病逝,享年67岁,一生传奇圈内有口皆碑
-
2024-09-14 12:16:16
-
- 韩愈著名十首诗,每首都有名句,每篇都流传千古
-
2024-09-14 12:13:58
-
- 禁爱边境:迪丽热巴与张艺兴的禁忌之恋
-
2024-09-14 12:11:40
-
- 藏传佛教中的四大活佛究竟是哪四位?
-
2024-09-14 12:09:23
-
- 安倍晋三:宠妻35年,去世半年后妻子像换了个人,在乡下端盘子
-
2024-09-14 12:07:07
-
- 公钰涵:当演员不成转做选角导演,邓伦是他最得意的“代表作”
-
2024-09-14 02:47:36
-
- 十年前,那个为苍生吹哨的“走廊医生”兰越峰,后来怎样了?
-
2024-09-14 02:45:20
-
- 蜂腰翘臀、长腿美背,这六位“半老徐娘”越老越有女人味
-
2024-09-14 02:43:04
-
- 刀郎早已看透谭咏麟! 当年送他的那首歌,就点出了他的渣男本性!
-
2024-09-14 02:40:49
-
- 20位出众又低调的皇室公主王后,各个颜值赛过凯特王妃!
-
2024-09-14 02:38:32
-
- 周迅十七岁时,潘鸿海给她画了26幅“人体画”现在一幅价值千万
-
2024-09-14 02:36:17
-
- 梨园文摘:多姿多彩的史佳花
-
2024-09-14 02:34:00
-
- 国产动画霸主《喜羊羊》陨落始末
-
2024-09-14 02:31:43
-
- 饱受质疑的大师南怀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2024-09-14 02: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