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新一轮公务员改革将给社会带来什么意义和影响?

2025-04-16 23:59 来源:网络 点击:

新一轮公务员改革将给社会带来什么意义和影响?

沸沸扬扬的公务员改革启动了,多省已经开始试点启动。聘任制或者说合同制喊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开始落实,这将影响很多人的饭碗,也对整个中国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在我看来,此次公务员改革主要给全社会带来三大积极意义。

一是,它打破了行业固化,增加人才的流动性。自隋唐以来,国家论才大典,首重科举。社会上的人才——读书人,在整个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着封建王朝社会的治国方针。可以说,他们是社会上最顶级的人才精英分子,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有那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初的贞观之治离不开这些人才的贡献。简单点说就是,全社会最顶级的人才基本都在古代公务员这个行业里,其他行业的人才在他们面前来说不值一提,数量还极少,质量就不必说了。到了宋代,更有君主宋真宗亲自代言,一首名传千古的诗句流传至今。

劝学——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如果说宋真宗这首诗只是倡导全天下人读书向善,仅仅是暗示不够明显,那么接下来这首神童诗就是赤裸裸的明示。全诗比较长,这里摘录最经典的四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从此,天下所有英才尽以读书为业,为的就是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公务员。即使1905年清王朝废除科举制,到了现代,另类的科举制仍然存在。它就是——公务员考试。

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数以百万的高校毕业生无不把考公当作最重要,最优先的择业考虑。为的就是那竞争惨烈,但是拥有最稳定、薪酬福利几乎最好的几个铁饭碗职位。人人趋之若鹜,即使飞蛾扑也在所不惜。这就导致大量的优秀储备人才集中在公务员这个行业里面,即使短暂的失败也拦不住那颗上岸的心。这就造成了其他行业人才窘迫,结构性失业人数增加的结果,尤其是制造业,科研等。稳定、福利待遇好,压力少,离家近,谁都向往,都想要的生活,人之常情。尤其是疫情以来经济下行,世界格局开始有混乱迹象,百业艰难,失业成为一个非铁饭碗人士常态化的情况下,铁饭碗更显得弥足珍贵,金光闪闪。只是如今,这个金饭碗要被打破了。

对于在编人士来说,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有的恐慌,有的迷茫,有的抵制。但对于绝大多数人和社会格局来说,这次改革是必要的,大势所趋。现代经济社会,尤其是经济下行时期,我国需要释放更多的人才补充到各行各业。这对于缓解结构化失业的局面来说起到很大的作用。社会各行各业能补充到更多的专业性人才缓解用工慌,对于国家调控产业结构来说是一针强心剂。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能够让其学以致用,不用埋没自己所学专业,也是一件好事。国家的富强和民族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人才的支持。各类优秀人才能够入对行,各司其职,不用扎堆在某一个行业内耗深陷泥潭也是一件幸事。尤其是在这恢复经济基础为主的情况下,公务员改革势在必行,为整个社会输入更多的人才才会有活力。

公务员改革带来的第二个积极意义非常直观,它缓解了冗官冗员的情况,缓解了国家财政支出。据非官方统计测算,我国公务员等编制支出(含事业编)2022年达到8万亿以上。真实数据无法得知,只能推算,2000年后每年基本都在万亿以上,越来越高。这固然有通货膨胀的因素存在。但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薪资福利上涨就必不可免。尤其是公务员公积金普遍比一般行业人士高,买房容易就可得知。这还不算其他津贴补贴之类的以及其他隐形福利。

经济上升期保持高福利还好说,如今却不行了。但是由于过去公务员这个行业属于铁饭碗,基本只要不犯严重错误,就不会有失业风险,薪金福利照发,旱涝保收。可如今百业萧条,经济开始慢慢恢复阶段,财政支出就不够了。本身恢复经济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公务员支出又占比很大情况下,国家需要量入裁出,以便加大经济建设需要。那么减少不必要的岗位,缩编,减少福利支出势在必行,聘任制应运而生。能者上,庸者下,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三,本次公务员改革我认为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破除官本位的传统顽固思想,讲究实事求是。从古至今,中国普通老百姓存在一个普遍的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读书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当官。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求女成凤。改革开放以来,成为公务员就是每一个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望。在他们眼中,公务员是跟当官划等号的。虽然现代公务员没有古代免税免徭役的特权。但是架不住福利比其他行业好啊还铁饭碗,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如果说高考是普通人改变人生的转折点,那么公考就是绝无仅有的第二次。这是社会的普遍意识形态。

而本次公务员改革,聘任制的出台就打破所有人的思想枷锁或者说幻想,就如30年前国企下岗潮那般。这让所有人意识到,公务员从今以后也和其他职业一样,不再稳定了,不再旱涝保收了,不再是固定的了,也是有下岗风险。现在的公务员不再是过往如国企员工那般权重责轻了。它和其他职业一样,不再神圣。这在行业格局来看是好的,不再存在所谓的职业鄙视链。这对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都有好处。

另外一点好处就是讲究实事求是,务实避虚。如今的社会,我们需要的是事务性人才,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翰林学士。我们需要真正做事的,实事求是的人才而不是夸夸其谈,毫无经验的菜鸟。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招聘绝大多数都是倾向于刚刚走出校门,不知世事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事务性人才还限定的35岁的门槛。这是极其不公正,不务实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固然是一张白纸、好培养,但要熟悉政务却需要时间。他们至少3年内都在学习阶段,不能直接上手解决实际问题。限于他们的格局、经验,他们无法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上起到真正的积极作用。他们能做的只有看前辈、领导,观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更多从事文牍和打杂的工作。他们学习的周期长、成本高,能不添乱就阿弥陀佛了。

而有经验、有经历的社会事务性人才就不一样。过往的经历和经验能让他们快速融入环境,进入工作状态解决好问题。打个比方,现场火灾事故,两类人才的第一时间处理方法就不一样。一般的大学生,发生火灾,他们第一时间会慌乱,然后立马打电话报告给领导,然后按照领导的指示去工作。社会事务性人才第一时间会很冷静,指挥现场打电话给119,如果火灾不大甚至第一时间就能组织人员扑灭,大的话会疏散人群减少伤亡,然后再跟领导汇报。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喜欢哪种人才多点?对于社会来说,哪种人才创造价值比较大?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大学生公务员一无是处,毕竟谁都要经历过才有经验。只是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两类人才的取用要慎重,多方考虑。只是如今社会需要事务性人才多点。

越是在体制内才知道,做事有多难,但事情总要有人做,事务性人才多宝贵。我们的公务员考试选材其实和八股区别也不算大。范围也算是固定的,只是把四书五经内容换成行政测验,考一些常识性,但是实用性不多的内容。申论就如策论,你让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没经历去就事论事,太难了。如今公务员改革成聘任制就是个积极信号,告诉所有人。我们需要有能力解决事情,实事求是的人才而不是出口成章的进士。

所以,本轮公务员改革,意义重大,必定会对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扩大深化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