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灭重庆山火为什么要“以火攻火”
扑灭重庆山火为什么要“以火攻火”
在这个即将画上尾声的夏天,高温成了主基调。" 高烧不退 " 的天气在部分地区诱发了山火灾情,仅过去一周内,川渝地区就爆发了十余场山火。
在扑灭重庆北碚山火的过程中,消防人员运用了 " 火攻法 ",也就是 " 以火灭火 "。这个方法是怎么奏效的?要战胜山火,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和行动呢?
" 以火攻火 ",是怎么成功的
无论是预防还是正面 " 迎击 " 火灾,核心都是燃烧的三要素:温度(达到燃点)、可燃物(森林)和助燃物(氧气)。
这次在重庆北碚山火中的 " 以火灭火 ",就是主要从助燃物(氧气)这个要素入手。
山火形势复杂,以火灭火对环境也有要求 / 图虫创意
大火发生时,一般火势会随着风向蔓延,但在靠近大火的下风段,由于燃烧中心地区温度高、热空气密度上升,形成低气压,周围新鲜空气不断补入,就会形成迎着火焰、往燃烧中心方向的气流。
" 以火灭火 " 的原理,就是人工点燃火线,利用这股 " 顶火而上 " 的气流,让人工火与相向烧来的山火形成对接。两股火相遇时,结合部分被火包围,山火燃烧的所需的氧气消耗殆尽,可燃物也所剩无几,氧气消失,山火和人工火也就都失去了燃烧条件。
" 以火灭火 " 所用的人工火的强度,和森林火灾不是一个量级 / 周俊亮 , 金森 , 王强 , & 胡海清 . ( 2005 ) . 从林火生态学角度对以火灭火法的新思考 . 森林防火
听起来简单,但是这种方法十分考验消防人员的经验。比如要保证人工火线按照预定方向蔓延,就需要依托环境因素,借助现有的道路、河流、隔离带等地形作为阻隔条件,精准控制人工火的前进方向。
在 " 以火攻火 " 过程中,还需要各组协调运行,有的负责点烧人工火,有的负责扑救,还有的需要及时清理可燃物,以保证人工火能够稳准和地 " 狙击 " 森林火灾。
扑灭山火,有几种方法
不过," 以火攻火 " 对技术、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应对山火更常见的思路,还是从可燃物和温度下手。
喷洒水或者阻燃剂来降低温度,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喷洒行动中,装有强力水泵的消防车、或者能够高空作业喷洒阻燃性流体的飞机,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但遇到地形复杂的情况时,仍旧避免不了需要消防员迈入火场、扑灭火灾。
喷洒水或阻燃剂,是最常见的扑救方式 / 图虫创意
迅速清除可燃物,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面对迅速蔓延而来的火势,消防员可以借助工具,迅速清除一定范围内的植被和其他可燃物,从而让大火无物可烧,自然熄灭。
当然,最好的应对措施,还是将危险的火灾蔓延之前掐断它。
一般来说,林业人员会在森林中用人工砍伐等手段,提前开辟出没有植被覆盖的带状区域。当山火蔓延来时,裸露的地皮缺乏充分的可燃物,火势便无法继续蔓延。森林防火带给山火来了一招 " 釜底抽薪 ",能够对山火起到控制作用。
烟比火先出现,是尽早预防山火的关键之一 / 图虫创意
此外,在山火频发的地带,相关部门往往会设置预警机制,监测温度、湿度、可燃物含量以及风速风向,并对出现山火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无人机有时也会承担巡逻的任务,观察山林中有无异样。
当山火可能性增加,消防中心通常会提前部署消防力量。因为烟雾往往先于明火出现,当监测中心发现烟雾,就会准备派出消防力量前往火情灾区,争取在明火出现前消灭火源,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全球变暖的世界,山火会变多吗
其实,山火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适当的火烧,能够促进森林更新,控制相关病菌,加速凋落物的分解,为树林提供营养,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但是像重庆这次这样,威胁到居民区的山火,就成为了对我们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的灾难了。
不仅是中国,在这个夏天,欧洲的野火也 " 异军突起 ",蔓延面积达到了十五年来平均值的 3 倍。
可以看到,2006-2021 年平均值远低于今年 / EFFIS Copernicus/BBC
中国和欧洲今年经历的野火,也和两地共同的创纪录高温密不可分;气候变化带来的热浪和干旱,对野火的大规模出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随着全球变暖,火灾也极可能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今年二月,一份由 50 多位学者联合撰写的联合国报告指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未能得到控制,到这个世纪末,世界范围内高度破坏性的火灾会上升 57%,主要原因正是气候变化。但是,这份风险并不是平均的——有的地区可能会增加,有的地区可能会下降。
高温、干旱的环境下,一旦有一颗火星,形势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 / 图虫创意
当然,山火本身是很复杂的事件。虽然高温、干燥、大风都是野火的助推剂,但最核心的,还是有东西点着它——比如美国的官方统计就显示,加州山区绝大多数的野火都和人类活动有关,而在像阿拉斯加这种人迹罕至的地区,山火则多半由闪电造成。
更全面的森林管理、更好的火灾预防预警系统,当然,还有像这次重庆山火中体现的,科学而勇敢地直面它的勇气——这些主动权,还都握在人类自己的手中。
-
- 拜登这招够狠,韩国坐不住了
-
2022-08-31 11:30:25
-
- “限游令”下,未成年人找网店租个号就能痛玩网游?
-
2022-08-27 11:13:53
-
- 一张银行卡,牵出 6000 万大案!
-
2022-08-27 11:11:59
-
- 河南汝州“怪鱼”鳄雀鳝来者不善,专家:捕获后可制成标本警示他人
-
2022-08-27 11:10:05
-
- 陷入造假争议的“美女分析师”,究竟啥来头?谁在办选美赛?
-
2022-08-27 11:08:11
-
- 山东小伙从欧洲骑马回老家刷屏!网友:上一次主角还是唐僧…
-
2022-08-27 10:55:37
-
- 二孩家庭有这个共同点?班主任家访有特别发现
-
2022-08-27 10:53:43
-
- 专骗老年人,这些普通食品都被宣传能治病!一批典型案例曝光……
-
2022-08-27 10:51:49
-
- 一二折的网售图书,是正品吗?
-
2022-08-27 10:49:54
-
- 野泳被船桨打断腿,男子忍痛游到河边求救
-
2022-08-26 13:41:33
-
- 男子上演“水上漂”?仔细一看发现 ...
-
2022-08-26 13:39:38
-
- 骗子诈骗 300 万买彩票中 1450 万:追回 1250 万
-
2022-08-26 13:37:44
-
- 女子在青岛海面上漂浮 12 小时,第二天早上才被发现,万幸 ...
-
2022-08-26 13:35:50
-
- 反应神速!少年一把捞起一个娃
-
2022-08-26 13:33:56
-
- 故技重施!核酸过期,女子持场所码截图欲蒙混过关进地铁
-
2022-08-26 13:32:01
-
- 失踪 68 个小时的 3 岁男童获救,村民夹道欢呼
-
2022-08-26 13:30:07
-
- 男子每日打嗝上千次,检查发现竟是患上这种病!
-
2022-08-26 13:28:13
-
- 这种野生菌,1 公斤 1000 元了!游客竞相购买!什么这么香?
-
2022-08-26 13:26:19
-
- 他抄起板凳直奔幼儿园,网友:这大哥能处
-
2022-08-26 13:24:25
-
- 张家界天门山双程索道游览 C 线暂停开放,A、B 线可正常游览
-
2022-08-20 0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