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知名万亿地产巨头,被24名前员工实名举报!回应来了→

2024-01-31 16:04 来源:网络 点击:

知名万亿地产巨头,被24名前员工实名举报!回应来了→

1 月 25 日下午,一份《关于绿地集团强制集资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举报信》(以下简称举报信)在网络平台传播,举报人自称是 24 名绿地集团中原事业部的前员工,举报信的末尾留有个人签名、身份证和手机号码。

网传的举报信

当日晚间,绿地集团方面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对于部分离职员工反映的持股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沟通,全力妥善处理。"

要求干部必须买股份?

" 富有计划 " 引争议

该举报信称,2019 年 7 月,绿地集团下发《关于实施的通知(沪绿发〔2019〕97 号)》,要求全部管理干部必须购买持有不低于规定数额的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

其中,中层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及以上干部,在 2021 年底前,应全部增持至不少于 300 万股;总监级及以上三级管理干部,应全部增持至不少于 60 万股。增持资金,可完全自筹,也可按照 1 ∶ 1 的配资比例,由集团提供融资支持。

按照 " 富有计划 ",24 名举报人作为绿地集团三级管理干部,必须购买不少于 30 万股,总额合计 948.29 万元,接受配资借款总额合计 908.39 万元。从而得到的,是员工持股平台上显示的每人不少于 30 万股(3000 份额),合计 698 万股(69800 份额)。

该举报信还称,绿地集团向员工提供借款,以持股平台格林兰合伙公司的名义向员工发放贷款,让员工加杠杆参与混改企业的持股。

据举报信所述,绿地集团为了落实 " 富有计划 ",对于部分迟迟不同意按要求持股的员工,该员工的直接上级、上级的上级,以及负责该项工作落实的财务总监等人被轮番施压直到按要求持股为止。而《关于印发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16〕133 号)》规定,实施员工持股应坚持 " 符合条件的员工自愿入股 " 的原则

据介绍,员工持股平台每年有 4 次交易机会,上述举报人是在 2019 年 10 月按 2.66 元 / 股的价格购入股份。2020 年 1 月开始,股份交易价格变为 2.7 元 / 股,直到 2021 年 7 月的 7 次交易里,股价一直保持在 2.7 元 / 股。

然而,2021 年三季度后,当他们满怀希望能按照 2.7 元 / 股的价格卖出股份拿回投资款时,成交价却被定在了 1 元 / 股

2023 年初,绿地集团通知持股员工,可以按照 3 元 / 股的价格减持股份总数的 10%,减持价款分三次支付。但直到 2024 年 1 月 4 日,兑付并没有顺利进行。

绿地集团:客观上面临一些新情况

将充分沟通,全力妥善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绿地集团方面表示,长期以来,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是绿地重要的体制机制特征,不仅为绿地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动力和活力,也带动了一大批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红利、创造美好生活,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行业调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周期,资本市场也出现长达三年多的下跌行情。包括绿地集团在内的众多企业,股价均出现大幅回调。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绿地集团员工持股的改革实践,客观上面临一些新的情况

绿地集团方面表示:" 对于部分离职员工反映的持股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沟通,全力妥善处理。"

事实上,绿地集团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在房企内部并非孤例,部分品牌房企也有类似员工持股或项目跟投制度。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以项目跟投、股权激励等为主的员工激励制度,在房企内部比较常见。

然而近几年,随着房地产销售增速下滑、企业债务承压,房企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日常运营和偿还债务,这也导致部分房企员工当初跟投的资金出现收益率下降甚至亏损状况。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部分头部房企在跟投项目的认购总额已在逐年下跌,相关激励规则也进行调整。

官网数据显示,绿地集团总资产达 1.3 万亿元。而据上海市国资委网站,绿地集团系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企。

截至 1 月 26 日中午休市,绿地集团股价微涨 0.85%,报 2.37 元。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 |刘颂辉

编辑|段炼   魏文艺   杜波

校对 |王月龙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