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倡导领导干部当“编外校长”、“编外院长”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倡导领导干部当“编外校长”、“编外院长”
《新华每日电讯》2024 两会特刊 3 月 6 日刊发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署名文章《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
文章指出,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各级党政 " 一把手 " 高度重视教育和医疗,倡导领导干部当 " 编外校长 "、" 编外院长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持续抓好防学生溺水工作,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让各族群众有了更加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下为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高度重视、亲切关怀,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制定 3 年上台阶、8 年大发展、15 年大跨越的 "3815" 战略发展目标,把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统一起来,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现。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抓实系列三年行动,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全省经济总量继 2018 年迈上 2 万亿元台阶之后,2023 年又迈上 3 万亿元台阶。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发展的结构在变、动能在变、质量在变,全省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首次超过五成、达 50.4%,其中农业投资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超过 14%;以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电子行业增加值连续 18 个月实现 25% 以上的增速,成为工业第四大支柱行业;我们推介的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全网阅读量超过 260 亿次,全年接待游客 10.42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 1.44 万亿元,旅游业成为拉动消费、带动发展、促进增收的重要引擎。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实施 "3815" 战略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有力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找出路。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大力创建联农带农机制,总结推广孟连牛油果产业 "334" 利益分配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占 30%;蒙自蓝莓产业 "622" 农民集体企业合作共赢模式,农户占收入的 60%;还有会泽 " 三个组织起来 "、宾川 " 企业联产业带农民 "、永仁 " 幸福里 " 劳务用工平台等做法。关键一条,就是把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组织起来、整合起来、联动起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以组织化融入市场化,以市场化带动群众增收。2023 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 14.8%,人均纯收入 8500 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我们将坚持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做实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推动农业科技人员下乡下田,培养大批离土不离乡的致富带头人,不断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坚持立足云南区位优势,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 " 一带一路 ",着力抓好中老铁路运营和沿线综合开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23 年,成功举办第 7 届南博会、2023 中国国际旅交会、2023 腾冲科学家论坛、2023 全球华商聚云南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云南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创新开行 " 沪滇 · 澜湄线 "、" 澜湄蓉渝欧快线 " 等国际货运班列,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2900 多万人次,运输货物 3300 多万吨,发展远超设计预期,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我们将加快对内对外大通道建设,用好 " 滇中 + 中老铁路 + 磨憨磨丁 +N 个产业园区 " 等开放组合,着力打造中老铁路沿线共享发展样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绿色发展样板、沿边睦邻安邻富邻发展样板,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各级党政 " 一把手 " 高度重视教育和医疗,倡导领导干部当 " 编外校长 "、" 编外院长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持续抓好防学生溺水工作,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让各族群众有了更加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 年,全省 74.3% 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主题教育期间完成民生实事 1.43 万件,建成 374 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我们将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全面推行走流程、体验式工作方法,以 " 用户思维 " 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社保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当前,云南已迈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生态美丽、开放奋进的新气象,这是中国新时代伟大变革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缩影。从一域看全局,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云南贡献。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 追求者一周转账20万!女子起疑报警,警方:全是电诈受害人的钱
-
2024-03-08 03:35:50
-
- 越南女首富恐面临死刑
-
2024-03-08 03:33:35
-
- 雷军的“保时米”要来了,全国首批直营店开始装修,首店落于北京王府井
-
2024-03-08 03:31:19
-
- 深圳楼市火了?新盘售楼处人声鼎沸,有人600多万全款买二手房……
-
2024-03-08 03:29:03
-
-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反对让学生逢雨停课、逢雪停课
-
2024-03-08 03:26:47
-
- 张小泉提拔95后,董事长儿子上任副总,年轻人要“整顿”百年老字号?
-
2024-03-08 03:24:31
-
- 热搜第一!关于东方树叶包装,农夫山泉回应
-
2024-03-08 03:22:15
-
- 《自然—通讯》:研究证明海绵才是人类的最远亲戚 而不是更复杂的栉水母
-
2024-03-08 02:15:23
-
- 英国学者发现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巨大大狐蛛
-
2024-03-08 02:13:18
-
- 北美知更鸟因气候变化提早了迁徙至北极的时间
-
2024-03-08 02:11:14
-
- 美国小型潜艇在巴哈马海域深海巧遇1.8亿年前史前巨鲨——钝鼻六鳃鲨
-
2024-03-08 02:09:09
-
- 美国极危物种“加州神鹫” 雌性可以以单性繁殖形式完成生育
-
2024-03-08 02:07:05
-
- 非洲马拉维湖发现第一个夜间活动的丽鱼物种
-
2024-03-08 02:05:00
-
- 兵蚁将身体连接在一起形成脚手架 防止其他蚂蚁从陡峭的地形上滚下来
-
2024-03-08 02:02:56
-
- 科学家发现两种海蛞蝓可以将头脱落 然后再生出完整的新身体
-
2024-03-08 02:00:51
-
- 在加蓬卢安果国家公园首次观察到黑猩猩在野外对大猩猩的致命攻击
-
2024-03-08 01:58:47
-
- 极度濒危的王摄蜜鸟正失去它们独有的叫声 或严重影响交配能力影响繁殖
-
2024-03-08 01:56:42
-
- 特斯拉德国工厂负责人回应纵火:未对员工、环境造成任何风险
-
2024-03-07 18:05:45
-
- 复星医药:本集团实际对外担保金额折合人民币约265.41亿元
-
2024-03-07 18:03:29
-
- 102岁“全球最潮奶奶”去世
-
2024-03-07 18: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