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如生物」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生物基皮革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贻如生物」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生物基皮革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36 氪独家获悉,生物基皮革制造公司「贻如生物」近日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由星空资本领投,线性资本、旦恩资本和奇绩创坛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选址常州的工厂一期建设(共三期),人造皮革规模化量产及商业交付。当前,公司已启动新一轮融资。
贻如生物成立于 2021 年底,于 2023 年 4 月完成由线性资本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去年公司重点引入三部分成员:有 iGEM 等竞赛经验的合成生物研发人才、人造革材料及配方开发团队、发酵工厂负责人。现阶段团队规模约三十人,随着规模化量产工厂落地,今年将拓展至六十人左右。
" 当前,我们通过对于全生产流程的优化,实现了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可以实现在大部分场景下的生物基材料的成本优势。" 贻如生物创始人苏睿对 36 氪介绍道:生产成本之所以能大幅降低,来源于菌种开发、原料选择、菌体发酵生产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
首先,贻如生物选择了能够适应极端环境的特殊真菌,鲁棒性很强,节省了后续的灭菌及降温等成本;同时,选用方便集中收购、存储的农业废弃料作为生物原料,降低原料成本;再者,针对新菌种的特性,对发酵罐进行了定制改造。据介绍,当前整个生产环节,最快可以在 8 小时内完成。
在研发思路上,去年苏睿和团队也做出了较大调整。核心是将生物基皮革置于 " 人造皮革 " 这一万亿规模的赛道去理解," 技术要适应人造革成熟的干法涂布生产工艺,适配现有人造革的产线,才有可能更大规模地进行量产。" 苏睿讲道,因此贻如生物推翻了以往的发酵工艺,转变为以生物质发酵生产皮革 " 浆料 " 的形式,将产品开发定位到 " 浆料 " 上,可以适配现有的人造革产线,实现生产切换和快速量产。
2023 年,贻如生物重点研发了适配人造革产线的全套工艺,并完成了试生产。据介绍,贻如生物的皮革放大量产工厂已选址常州,规划皮革制造年产能约 1000 万平方米,产值设计约 2 亿元人民币(分三期投资)。
来源:贻如生物
人造革这一完全竞争的市场,生产规模大、能耗高、污染重;头部公司和下游相对分散的经销商并存,且不同应用场景(如鞋、包、汽车配饰等)对应着不同的人造革原料供应商。
贻如生物将人造革行业的客户需求归纳为三点:cheaper、better、greener。首要是为下游降本增效,提供成本更低、性能一致的皮革材料;同时,新型生物制造和循环发酵系统,能够实现 " 绿色生产 ",节省能耗、降低碳排,符合当前的政策引导方向。对于品牌商而言,应用科技感更强的生物基材料,塑造更符合 ESG 需求的品牌概念,也可能提高产品溢价。
" 如果客户需要 100% 生物基,我们有一套完整的材料开发方案,可以实现生物基含量越高,成本反而更低,当然需要在成本和材料性能间找到平衡。" 苏睿介绍道," 此外,我们开发了一套循环发酵系统,通过藻类处理大量的废水废气,同时提取一部分藻类发酵产生的纤维,加入到皮革生产线中。因此贻如的皮革能够做到 100% 生物基且‘负碳’排放 "。
微藻循环发酵装置
现阶段,贻如生物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第一种,直接向下游经销商或品牌商销售不同档次的皮革材料,性能一致,同时供应价可低于市场行情;第二种,与大品牌商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为之提供浆料和技术,支持其加工皮革,以供应商上游的角色间接但快速地进入大品牌的供应链。
2024 年,随着量产工厂的落地、投产,贻如生物第一批量产产品有望面市,商业化拐点或将在明年到来,实现数千万元收入。
就第二种商业模式,贻如生物已与业内头部企业旷达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低碳、生物基的人造革制品,应用于汽车行业。除汽车内饰方向,在鞋服领域,贻如也与多家知名运动品牌供应商完成了生物基皮革应用的性能和量产验证,最快明年初产品将批量上市。
近年来,生物基皮革是备受关注的研发方向,海外研发出蘑菇皮、菠萝皮、大麦皮等环保材料,性能与成本对标真皮材料。贻如生物现阶段开发的生物基皮革,在成本、观感、手感、力学性能等方向,对标不同需求场景的人造革,以满足更广阔市场需求。据介绍,当前人造革对应的市场规模约是真皮的 3-4 倍,且仍在持续增长中。
投资人观点
星空资本创始合伙人李力女士表示:很高兴能作为领投方参与到贻如生物的本轮融资,我们非常看好合成生物学在新材料领域的未来前景,尤其看好生物基皮革在 ESG 时代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商业潜力。贻如生物团队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执行力。生物基皮革涉及到合成生物学和材料学相关的极度交叉学科,每个环节都可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团队凭借其极强的开拓性思维和执行能力在各个重要环节上实现技术突破,打通了从菌种筛选、微生物发酵到材料制备全流程,实现了 100% 生物基皮革,并成为该细分赛道的行业引领者。相信本轮融资后,贻如生物将在生物基皮革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上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
- 激光雷达迷雾,车企还需要它吗?
-
2024-03-31 06:54:46
-
- 剧变一年,安踏告别安踏
-
2024-03-31 06:52:30
-
- 韩国围棋,脆弱生态长出大树
-
2024-03-31 06:50:14
-
- “一个金茂府”已经不够打了
-
2024-03-31 06:47:58
-
- AI迎来Uber时刻,初创公司如何构筑新护城河?
-
2024-03-31 06:45:42
-
- 雷军揭秘小米SU7:小米不怕“卷” 未来汽车都是AI加持的
-
2024-03-31 06:43:26
-
- 小林制药警示录,不仅说给日企听
-
2024-03-31 06:41:10
-
- AI社交来了,微信慌了吗?
-
2024-03-31 06:38:54
-
- 线上金店也跑路?消费者薅羊毛反遭卖家“关门大吉”,电商平台或存漏洞
-
2024-03-31 06:36:38
-
- 二十年前教你拆家的男人,如今仍是互联网的goat。
-
2024-03-31 06:34:22
-
- 新研究表明像太阳的恒星在银河系中的数量可能要比以前认为的更多
-
2024-03-31 00:30:13
-
- 《自然》杂志:研究揭示木星大气加热背后的机制
-
2024-03-31 00:28:08
-
- 日本无人探测器“隼鸟2号”成功降落小行星“龙宫” 或解开海洋起源之谜
-
2024-03-31 00:26:04
-
- 月球盆地地壳发现陡坡 内部冷却释热力不断“缩水”造成
-
2024-03-31 00:24:00
-
- 《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NASA地质学家新研究揭示数十年前的地轴轻微偏移之
-
2024-03-31 00:21:55
-
- 木星并不是地球保护者 这个巨大的气体星球向太阳系内部投掷太空岩石
-
2024-03-31 00:19:50
-
- NASA NICER望远镜记录双星系统SAX J1808一次巨大X射线能量爆发
-
2024-03-31 00:17:46
-
- “光谱-RG”天体物理观测台借助俄ART-XC望远镜在银河系发现新的X射线源
-
2024-03-31 00:15:41
-
- 俄罗斯新太空望远镜Spectr-RG的发射因设备检查延缓推迟到5-6月
-
2024-03-31 00:13:36
-
- 系外类地行星Kepler-1649c的艺术渲染图
-
2024-03-31 0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