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出炉:全国前十强广东占四席

2024-04-06 04:10 来源:网络 点击:

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出炉:全国前十强广东占四席

近日,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与上奇数科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泉州)论坛上联合发布《2024 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记者梳理发现,广东有 12 个产业集群入榜,其中,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惠州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进入前十强。

高端制造业占比近七成

国家先进制造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等,近年来全国各地密集出台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以广东为例,早在 2020 年,广东就提出要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今 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四成。

记者了解到,《报告》选取了全国 2000 余个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基于 6 项入门标准及企业总量、绿色工厂、产业链覆盖度等 29 项评价指标,最终选出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数据显示,百强产业集群汇聚了 180.1 万家民营企业,贡献了近 5 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 家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以及 1800 家上市公司。

根据《报告》数据,此次上榜的百强产业集群涉及 20 个省份(省、自治区、直辖市),呈现高度集聚于东部城市的特征,其中,江苏、浙江、广东上榜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 17 个、16 个、12 个,合计占比 45%,安徽、江西、福建、山东、上海 5 个省份上榜产业集群数量在 5 至 8 个之间。

上榜产业集群有何特点?在上榜的百强产业集群中,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动力电池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占比近 70%,入选数量位居前三的行业分别为新能源汽车(12 个)、装备工业(11 个)、生物医药(11 个),同时还有晋江纺织鞋服产业集群、台州精密制造产业集群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从创新能力来看,90% 的产业集群参与了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累计授权专利 48.7 万件,新能源汽车、装备工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集群专利授权量占比近五成,位居产业集群前列。从股权融资来看,集群平均融资金额超百亿元,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领域民营企业融资活跃。

另外,百强产业集群的产业链覆盖度达到 88%,凝聚力、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其中,动力电池、纺织服装、新能源、家居家电、电子设备及终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行业的产业链覆盖度超 90%,形成了上海的生物医药、合肥的新型显示、宁德的动力电池等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 " 产业名片 "。

广东产业集群秀出硬实力

广东上榜企业有何特征?从百强排名来看,广东有 4 个产业集群进入前十强,有 6 个产业集群进入二十强;从地域分布来看,深圳有 4 个产业集群上榜,广州、东莞、惠州各有 2 个,佛山、中山各有 1 个。上榜的广东产业集群涉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泛家居、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新型显示等产业,彰显出广东深厚的产业基础。

入选的产业集群分别为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东莞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惠州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佛山泛家居产业集群、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东莞泛家居产业集群、中山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广州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广州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深圳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

记者了解到,如今,广东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 8 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作为广东第一大支柱产业,其产业规模连续 32 年位居全国首位,更让广东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去年的一组数据更是彰显广东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 " 硬实力 ":2023 年,广东手机产量 6.49 亿台,占全国产量 41.5%,彩电达 1.11 亿台,占全国产量 57.3%,无人机产量约占全国市场的 95%,手机、彩电、无人机等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一,智能音箱、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技术终端载体上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与此同时,在智能制造产业,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成为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智能装备集聚区域;在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数和上市企业数等关键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广州、深圳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增长极;等等。

今年,广东聚焦二十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产业基础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强、有望形成千亿级、万亿级产业规模的产业方向,谋划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未来材料产业集群、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这也意味着广东正形成一幅传统产业焕 " 新 "、新兴产业聚 " 势 "、未来产业谋 " 远 " 的新质生产力格局。

根据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到 2030 年,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广泛培育向未来产业布局的大中小企业,创建 5 个未来产业科技园,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引进并使用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和企业家,在若干领域增强战略优势;到 2035 年,基本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文、图 | 记者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