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浙江大学拟关闭离校校友邮箱,关闭的是割舍不下的“求是情”......

2024-06-03 22:35 来源:网络 点击:

浙江大学拟关闭离校校友邮箱,关闭的是割舍不下的“求是情”......

zju.edu的邮箱后缀一直是浙大人的标志,包括弗雷赛斯,我们成立于2015年的浙大校园,自然也把zju.edu加在我们每一条推文的底部,以为纪念。加上我们的理念,“科研共享,共求真理”,所以就有了freescience.zju.edu.cn。

今晚学校信息中心通知要关闭了,虽然在海外研究机构,离校后的邮箱都会常规被关闭,但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失落异常。

而这种失落,甚至有些许“抗议”的情绪,显然不是小编一个人的感受,在校内论坛cc98,讨论声浪很大,以至于管理员出面说明。

2019年,同样是信息中心,还着重地表示,浙大邮箱在毕业后仍然可以作为校友邮箱,终身免费使用。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浙大校友都对这一举措反应巨大呢?这里分享校友“一帆悬”的感想,相信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恳请保留浙大校友邮箱

保留我们的情之所系

晚间忽闻浙大邮箱将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且名为“暂停”,实为“永停”,心情复杂。有几点心里话,不工修辞、不修边幅地讲一讲,实在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1.邮箱废止,转移资料殊为不便。既然通知的目标群体是离校人员,那么使用浙大邮箱的时间至少也有数年,往来邮件多则上千封。虽然给予了六个月的“优容期”,准予备份资料,但时间跨度长、信息量大的邮件搬运,很费周章不说,更重要的是,即便把附件下载好、将文字复制下来,也毕竟失去了“信箱”这一载体,哪怕翻出附件文字,也没有当年的感觉了。

2.邮件地址不仅用于收件。在当下,邮箱号如手机号,不仅用来接收邮件,也是各网站、各平台注册的途径,乃至就是用户名本身。废止邮箱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资料可以腾挪,用户名却是难换,打击面实在过广。

3.邮箱终身使用,确是信息中心曾经承诺。就在发布暂停离校人员邮箱服务的同一公众号,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2019年1月19日的推文中便在最上方写明,“每一个申请上网帐号的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帐号同名@zju.edu.cn的邮箱,毕业后还会作为校友邮箱终生免费使用。”事关信诺,不可不察。

4.如有困难,可以共襄解决,不必一刀切。我深知,为校友提供邮箱本非义务。我也提醒自己,“习以为常”四个字并不能等同于正当性。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自己看到消息后“心情复杂”,而非愤怒云云——毕竟没有付费,除了对校方承诺的信赖外,也没有愤怒的权利和基础。心情复杂,更多的是难过。难过于这条通知像晴天霹雳而下,让人没有防备,没有预料——以至于我一时很震惊,是遇到了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了,让学校要采取这样甚至有些“极端”的措施?如果确有困难,也请信息技术中心提出来,哪怕简短的知会也好。并不是说,我们有何等请求权基础,可依据何等规范要求学校知会,而是说,如果确有困难,我们可以试着解决——电邮使用生态不佳,我们知道后自发地提醒、维护;哪怕是学校缺钱维护的话,我们也能帮一点是一点。我愿意的。

4.恳请保留我们对浙大的一丝联系。希望@zju.edu.cn不止被看作没有温度的字母,希望浙大邮箱不止被视为一堆堆“0”和“1”垒成的数据集合。我即便在毕业后,即便在有了企业邮箱后,也更常用这浙大邮箱,真的,不是因为它多么的易用。即便这邮箱算不上我与浙大最后一丝联结,恐怕也是不容忽视的精神寄托了——邮箱中有数百封各院系与图书馆的讲座预告,有我每一次预约图书的痕迹,有与各位老师或是嘘寒问暖,或是往返诘问的沟通过程。邮箱忠实地记录着我在浙里的一点一滴,每看到它,我便感到“浙大人”三个字物理化的切实真实。即便,即便真的认为,毕业了,离开了就没必要看作“浙大人”了,可是,校歌中不是还有一句,“尚亨于野,无吝于宗”吗?

唉!有什么要求,你提,只是不要用一纸冷冰冰的通知,把我的情之所系抛了出去,弃若敝屣。

2021年3月22日

最后还是请学校领导慎重考虑,考虑呵护下所有浙大校友的求是情怀......

以上内容来自公众号“一帆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