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暨大厦大教授和六神磊磊这样说……
中大暨大厦大教授和六神磊磊这样说……
6 月 7 日,2024 年高考首日,万众瞩目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新鲜出炉。羊城晚报第一时间邀请大咖点评高考作文题。
2024 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大咖点评
人工智能体现的是人类尊严
彭玉平(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人工智能给这个时代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带来了喜悦和恐慌。
人类在无力与有力、无能与可能、有限与无限之间,需要重新寻觅和确定自己的位置。但 " 人工智能 " 的前缀是 " 人工 ",这多少意味着人类对智能的操控性始终在离合之间。借助科技的力量,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甚至超越人类的部分活动,包括部分智力活动。如人工智能在具备相关的素材之后,就可以写出一种有模有样的诗歌,这令不少诗人们感到恐慌。但模式化诗歌的缺陷是天然存在的,再强大的人工智能,也不可能取代李白与杜甫,这就是个性的力量,这就是作为人类自信的底蕴所在,这也是 " 智能 " 前之所以要前缀 " 人工 " 二字的原因所在。
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无法回避,但也不必恐慌。这世界的主人永远是人类,人工智能说到底,体现的是人类的尊严。
考题给的材料文字充满着弹性,如说 " 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快能得到答案 ",这就意味着许多的问题,人工智能还是无能为力、望而却步的,而这种 " 得到答案 " 的快速,终究是人类赋予的功能。" 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这句话也充满着迷惑性,要注意不能被带节奏,而是要自出判断。
常规的问题、普适性的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确实变少了。但人类的特点就在于永远在思考,永远在关注瞬息万变的社会,所以也永远在提出问题,所以问题不可能越来越少,而只可能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人工赋予的智能没有止境,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才是无限的。
" 智能 " 终究体现的是人类的智慧,人类继续生存,智能才能不断拓展。没有人类,何来智能?为人工智能送去的掌声是一时的,为人类智慧送去的掌声是千古的。(整理 | 记者 陈亮)
时代青年应 " 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 " 不能依赖人工智能解决问题
胡伟(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创意写作中心主任)
这次作文题让同学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同学们要具备较强的感受、观察、想象、分析能力,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要关注科技的最新进展,要了解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新挑战,要有自己对科学发展的深思熟虑。
这个作文题主要可以从四个方向来思考:
第一是关注媒介素养,注重考教衔接。与教材中跨媒介阅读的学习任务群相关。
第二秉承了去年高考作文命题材料极简的方式,在审题上降低难度。
第三是从思辨性思维的考查方向入手,重视学生的思辨思维的考查。在写作上强调,言之有理,引导学生做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年。
第四是跟现代网络时代、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写作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引导学生做胸中有天下的新时代青年。
同学们写议论文时要论点鲜明,论据典型新鲜,论证逻辑清晰。同学们要思考问题的本质,问题是否只是简单的查询,还是包含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
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中,我们要提高自我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知识有深度与广度,在快速获取答案的同时,我们还要深入探究问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增加了对技术的依赖,我们还要提高创新能力。技术的进步可能产生一些新问题,如加剧了数字鸿沟,出现了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等问题。同学们可以思考未来技术可能如何进一步改变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我们如何准备迎接这些变化。
" 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一方面说明数字化时代下急剧的变化催生了大量新问题、新矛盾,一方面说明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我们等待答案的时间更短、速度更快。但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最优?这需要我们发挥判断力、洞察力、决断力,对信息和观点加以理解、分析、综合,再得出符合实际情况,有效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不能完全依赖于人工智能。
同时,时代持续发展,社会需要进步,客观上总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不能期待问题越来越少,原地躺平,作为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应该 " 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 ",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中,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国家贡献聪明才智。
同学们写记叙文时,要适当使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景物描写等,让文章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合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表达方式,让文章文采飞扬。
青春飞羽翼,写作动心魂。写作丰富人生,写作净化灵魂,写作是星辰大海,是梦想之舟,是飞翔之翼,是情感之丝!今天的高考生,未来可能会有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篇文 " 的高手。祝大家妙笔生花,圆梦今夏。(整理 | 记者 陈亮)
在 " 困难 " 地享受 " 益处 " 的同时,人工智能也会给人们带来焦虑
苏琼(话剧研究专家、厦大中文系教授)
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甲辰龙年 ChatGPT 和智能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消息弥漫,技术进步给世人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然而,文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人,在 " 困难 " 地享受 " 益处 " 的同时,更能体验到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现代性焦虑。这个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对人文科学与文科生太不友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应对使用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时的挫败感、乏力感与孤独感。网络世界贩卖焦虑赚取流量的流言,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日益加深,每个人都深陷于 " 围城 " 之中,成为愈来愈孤独的难以交流、沟通、合作的个体。" 先进 " 技术与智能机器人可能在战争中发挥的 " 优势 ",及其可能给危机四伏的当下世界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都会给渴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人们带来更多的精神焦虑。(整理 | 记者 孙唯)
紧扣 " 问题 ",在表达上求新
六神磊磊(作家,著名自媒体人)
题目很贴合时事,但是不太关注科技新闻的同学可能会受点影响。
" 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这是题目关键句。这看似是个开放式提问,其实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基本上你不大可能回答 " 是 ",那样风险很大,也不好把握。现在最通行的立场是:人工智能是挑战,但人类的创意无可替代。不流行长 AI 志气灭人类威风。
所以,不要去花费时间去选择立场,不要轻易去挑战判卷老师的认知。与其在立场上求新,不如在表达上求新。
写作时不妨扣住 " 问题 " 这个词,把它的内涵挖掘、延展一下,往好了去解释,别真的去聊人类以后会遇到什么新问题,而是展开更为积极的想象。例如可以说 " 问题 " 其实代表好奇心,代表人类的思考,代表我们探索未知的精神,进一步叩问世界秘密的动力和激情之类。
怎么在表达上求新呢,可以运用诗词。你可以说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提出问题去了解世界," 问渠哪得清如许 "" 江畔何人初见月 ",都是人类对世界、时空的思考,闪烁着智慧云云。今后哪怕人工智能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只会进一步激发好奇,让我们去探索更大的问题。加一点诗意的,过去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成了常识,不再新鲜,但是新的《十万个为什么》正在谱写。
总之别去跳坑,自己铺条平坦的路走。(整理 | 记者 孙磊)
统筹 | 记者 蒋隽
整理 | 记者 陈亮 孙磊 孙唯
-
- Opt1 每瓦性能提升2.6倍、机架密度升3倍,Intel 3开山之作不简单
-
2024-06-09 03:07:24
-
- 广东因地制宜建成古树公园179个,古树“老有所依”、守护“绿色乡愁”
-
2024-06-09 03:05:08
-
- 八十年前的百团大战:八路军部队编制你了解多少?
-
2024-06-05 03:22:15
-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野火 居民被迫撤离
-
2024-06-05 01:51:59
-
- 妻子被遗忘在服务区,4公里路为何不“蹭个车”
-
2024-06-05 01:49:42
-
- 韩国女艺人朴敏智最新时装杂志写真曝光
-
2024-06-05 01:47:25
-
- 女子半夜拍蚊子走出158步吓坏老母亲引发网友热议
-
2024-06-05 01:45:07
-
- 巴方称以军在约旦河西岸打死2名巴勒斯坦少年
-
2024-06-05 01:42:49
-
- 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未批先建占用耕地 以生态修复之名挖湖造景
-
2024-06-05 01:40:32
-
- 韩国男团ATEEZ最新杂志写真成员特写帅气
-
2024-06-05 01:38:15
-
- 韩国歌手DinDin最新杂志写真曝光帅气不羁
-
2024-06-05 01:35:57
-
- 女子在后背上纹了一只凤凰,灯光交映下发生神奇的一幕!
-
2024-06-05 01:33:40
-
- 世界上最能蓄水的树,一棵树能存2吨水,是当地人的生存保障
-
2024-06-04 20:53:16
-
- 世界上首只在热带出生的北极熊被安乐死
-
2024-06-04 20:51:11
-
- 世界上妙不可言的石头,最神奇的一个在中国,可屹立千年不倒
-
2024-06-04 20:49:07
-
- 世界上最甜的水果,甜度是白糖的30000倍,几乎人人都尝过!
-
2024-06-04 20:47:02
-
- 世界上最大的螃蟹叫“杀人蟹”,全身长达三四米,但对付不了人类
-
2024-06-04 20:44:58
-
- 世界上最靠北的首都之一,与中国之间只隔着一个国家
-
2024-06-04 20:42:54
-
- 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男人至少要娶三个老婆,他们却不乐意?
-
2024-06-04 20:40:49
-
- 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换头手术”,耗时18小时花费7千万,现状如何
-
2024-06-04 20: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