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卖海鲜年入十亿,资本大佬支持的海上鲜递表港交所

2024-06-17 01:23 来源:网络 点击:

卖海鲜年入十亿,资本大佬支持的海上鲜递表港交所

蓝鲸新闻 6 月 14 日讯(记者 徐晓春)海上鲜创立仅两个月,叶宁就拉来了波导股份实控人徐立华及宁波富商汪海明入股,发展约十年时间,这个 80 后小伙靠卖海鲜年入 10 亿,海上鲜递表港交所。

从撮合海鲜经销商和下游加工方的交易开始,到目前直接以供应商的身份进行海鲜销售,海上鲜收入规模一度超过 10 亿元,但海鲜销售业务毛利率却仅为 2.4%。相比之下,海上鲜为渔船装 Wi-Fi、辅助渔民办理贷款业务却贡献了公司大部分的毛利。

但将渔业带进互联网 + 时代的故事引起了资本极大的关注,2015 年至今海上鲜共完成了 6 轮融资,共计融资 4.04 亿元,公司引入包括雷军的顺为系、卓尔系资本以及地方国资等投资方入股。

卖海鲜最不赚钱,给渔船装 Wi-Fi 贡献近 4 成毛利

2009 年,叶宁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获工程学士学位,次年 6 月,叶宁取得浙江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2011 年 7 月,叶宁以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作为学生时代的收尾。2015 年回国后的叶宁在家乡宁波创立海上鲜,理工科出身的叶宁意图将渔业带进互联网 + 的时代。

到目前,海上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海鲜销售、燃油及油品销售、海鲜撮合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海上通信及 IT 解决方案以及租金收入六大板块。2023 财年,海上鲜实现营业收入约 9.14 亿元,其中海鲜销售业务实现收入 7.58 亿元,占比约 83%。

最早期海上鲜开展的海鲜业务采用撮合模式,也就是类似房产中介,为上游海鲜贸易商以及渔民寻找客户,也为下游海鲜加工商等寻找货源。这种模式下,海上鲜按照海鲜交易价值的 0.3% 进行抽成,近三年海上鲜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71.2%、73.4% 和 88.3%。

不过,目前海上鲜将海鲜业务基本由最初的撮合模式过渡至直销模式,2023 年财年,海上鲜撮合服务收入仅剩 3000 元。同时,海鲜销售业务收入不断扩大,2023 财年海上鲜直接以供应商的身份销售海鲜取得收入约 7.58 亿元,占全年收入比例达到 83%。

2021 年、2022 年以及 2023 年,海上鲜的海鲜销售业务收入分别为 6.74 亿元、8.87 亿元和 7.58 亿元。通过直销模式进行海鲜销售的海上鲜增大了收入规模,但毛利率却只有 5% 左右,其中海鲜销售是公司毛利率最低的业务,仅为 2.4%。2023 年,海上鲜靠卖海鲜最终实现的毛利仅仅只有约 1819 万元。

奇怪的是,2023 年主要的海鲜销售业务收入规模下滑时,海上鲜销售人员薪酬却不降反增。2023 年公司给予销售人员薪酬福利等支出由 2021 年的 375 万元增长到 942 万元,直接导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由 648 万元增加到 1243 万元,近乎已经翻倍。

最终,在主要的海鲜销售业务收入规模下滑,费用支出不减反增的情况下,海上鲜净利润也面临缩水。2021 年、2022 年以及 2023 年,海上鲜净利润分别为 4534.2 万元、3412.3 万元和 3580.3 万元。

卖海鲜不赚钱,海上鲜最赚钱的反而是给渔船装 Wi-Fi。2023 年,海上鲜收入占比第二大的业务是海上通信及 IT 解决方案服务,简单来说就是给渔船装 Wi-Fi,使得渔业经营者能够在海上作业期间进行通信及获取外界的信息,海上鲜认为这一业务能够增加为平台增加用户粘性。

去年,海上鲜靠给渔船转 Wi-Fi 取得收入约 3337.7 万元,该业务毛利率高达 80%。2023 年,海上鲜通过这一业务取得毛利约 2670 万元,占公司当期毛利比例约 37%,比公司辛辛苦苦卖近 8 亿海鲜的利润还多。

另外,海上鲜利润空间最大的业务是供应链管理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在中小渔业经营者等资金需求方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帮助其填写申请资料以及进行海鲜价值评估服务。2023 年,海上鲜该业务毛利率由 2021 年的 73.3% 进一步提高到 96%。

公司仅成立两个月,拉来波导股份实控人徐立华助阵

海上鲜的创始人叶宁出生于 1987 年,现年 37 岁。截至招股书披露时,叶宁直接持有海上鲜 18.39% 的股权,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叶宁还通过宁波信息、宁波管理间接持股 5.09%、4.67%。IPO 发行前,叶宁合计持有海上鲜 28.15% 的股份。

此外,叶宁还与资本大佬徐立华、汪海明达成一直行动协议,合计持有海上鲜 47.71% 的股权,形成控股股东集团。

徐立华是波导股份(600130.SH)实控人,汪海明也是知名宁波富商。二人通过宁波海禾进行对外投资,其中汪海明控股的宏康投资持股 50%,徐立华所控制的波导投资持股 35%。2015 年 4 月,海上鲜成立仅仅成立两个月后,宁波海禾即以 500 万元的对价取得海上鲜 35.7% 的股份,这也是海上鲜的天使轮融资。此前在投资者问答时,波导股份回复称海上鲜与上市公司无任何关系,只是徐立华的个人投资。

次年,宁波海禾对海上鲜进行了第二次投资,这次宁波海禾联手北斗星通(002151.SZ)全资子公司南京北斗星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南京北斗 ")共同投资 1800 万元,宁波海禾持股比例上升至 38.56%。

2017 年,宁波海禾进行了部分持股调整,公司向汪海明和徐立华各自转让了 4% 的股份,两位资本大佬通过直接持股走到了台前。

另外,宁波海禾还向叶宁、雷军系投资公司杭州顺赢分别出售了 11%、2.08% 的股份。同时,海上鲜进行了 B 轮融资,徐立华、汪海明、杭州顺赢和北斗星通合计向海上鲜增资 5000 万元。B 轮融资之后,杭州顺赢持有海上鲜 15.49% 的股份。

在此后,杭州顺赢继续跟进了海上鲜的 C 轮融资、C+ 轮融资。并且 " 雷军系 " 另一家资本成都枫桐也在 2020 年通过收购成为海上鲜的股东。到 IPO 前," 雷军系 " 大约合计持有海上鲜 11.04% 的股权,是海上鲜第三大股东。

2018 年,海上鲜的 C 轮融资由 " 卓尔系 " 作为领投方," 卓尔系 " 旗下拥有 4 家上市公司,其中卓尔智联(2098.HK)子公司武汉卓尔作为持股方参与了海上鲜的 C 轮融资,武汉卓尔以 1.17 亿元取得海上鲜对应股权。

次年," 卓尔系 "、" 雷军系 " 公司连同世界石油巨头壳牌集团旗下创投公司壳牌资本、国资背景的宁波农商、" 阿里系 " 基金杭州圆景等资本一起对海上鲜进行了 1.51 亿元的 C+ 轮投资。到目前,武汉卓尔以 18.21% 的持股比例为海上鲜第二大股东。

前期入股的知名资本方基本都持股到海上鲜递表港交所,只有北斗星通及子公司在 2018 年通过股权转让完全退出了海上鲜的股东行列。

六轮融资之后,海上鲜资金较为宽裕。截至 2023 年末,海上鲜账面存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 1.91 亿元,在业务不断调整期间,公司 2021 年末有 7205.6 闲置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但在此后,海上鲜出现经营活动现金持续净流出后,公司购买理财的金额大幅下降,2023 年末仍有 1096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明明账面大额资金留存,公司还有闲置资金投资理财,但近三年海上鲜向银行抵押借款的金额确实大幅增加,2021 年末、2022 年末和 2023 年末分别为 3600 万元、7000 万元和 1.06 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债务约 5404 万元,长期债务约 5200 万元,均远远超过海上鲜一年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