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后的罗布人

2024-11-22 09:08 来源:网络 点击:

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后的罗布人

罗布人是指被中国官方划归为维吾尔族的一支,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操维吾尔语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生活在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尉犁县西南的琼库勒牧场,罗布人村寨的土著居民。距县城36公里,距库尔勒市80公里。此处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与渭干河在这里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望无际。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或采野麻、或捕哈什鸟剥皮为衣,不识风经礼拜”的生活。食烤鱼、讲罗布泊方言的罗布民族就生长在这里。”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他们是古代罗布泊地区居民的活化石。在北魏《魏书.吐谷浑》、清《回疆志》、《西域闻见录》、《兰州辑略》等古书中均有记载。

清朝以前,罗布淖尔水边,生活着400到500户罗布人。因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与外界隔绝,他们没有严密的社会组织,没有武装,没有文字,讲着浑浊的罗布语。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叁赞大臣阿尔衮率军追剿准噶尔沙拉斯部众人马,在搜山巡湖时才发现罗布人。从此收入清朝臣民。清政府用伯克制对他们进行管理。189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到罗布泊探险时还得到罗布人首领昆齐康伯克的协助。

据记载1797年,卡拉、米兰发生天花传染病,夺去了大部分罗布人的性命。外出的罗布人不敢回村,四散流亡,一部分逃至和田地区的洛浦(洛浦是罗布的音转),一部分逃至铁干里克、墩阔坦及轮台的南草湖地区。到1887年在罗布,群克两庄的罗布人只剩下74户,后转移到阿布旦庄。1921年沙雅县女巴依(财主)阿西罕阿吉为她的12000头羊建草场,在尉犁县琼买里村附近拦塔里木河水,致使其改道,突破铁门堡,冲入孔雀河故道,使塔河水流入了罗布泊。塔河下游断水,住在阿布旦的罗布人不得不南迁米兰。从清代开始,因用伯克制对罗布人进行管理,又与维吾尔族杂居,逐渐维吾尔化,开始了农、牧业生活。罗布人多长寿,今天尉犁县和若羌米兰民族连还生活着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岁罗布老人。罗布麻是塔里木盆地特有植物,是优质的编织原料,楼兰出土的3800年前的女性干尸就穿着用罗布麻织的衣物。经现代工艺生产的罗布麻布,透气、牢固、手感好。。

几千年来一直与罗布人相伴共生的一种夹竹桃科的野生草本植物——罗布麻很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罗布人世代披罗布麻为衣,以罗布麻茶为饮,保健治病的药也都是依赖这种原生植物,后人把这种跟罗布人生活如此密切的草本植物取名为罗布麻。

1987年全国37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中,新疆有近900名,1989年全国评出健康百岁老人19名,新疆又占6名,新疆被国际自然医学界认定为全世界第四个长寿区。如今孔雀河畔的百岁寿星比比皆是,鹤发童颜,耳聪目明,百岁老人在当地做新郎也不足为奇,更别提下地干活、打鱼等农活。他们不吃水果蔬菜,不食咸盐,缺医少药.却很少生病, 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外专家多次考察探索,终于揭开了长寿奥秘——除了远离城市污染外,更因为他们健康奇迹完全得益于天赐大漠神物----罗布麻茶,常年累月用罗布麻叶、花泡茶饮用,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效果。缔造了罗布泊百岁老人比比皆是的奇迹;创造了楼兰美女千年不朽的现实。

罗布人崇拜太阳。部落内建有原木制的太阳图腾祭坛,围绕太阳图腾有八颗星。这八颗星表示自然现象如象征风、水的原木图案,或者跟他们生话息息相关的“大头鱼”、“羊”,或反映部落时代相传的“女人”和“小孩”、或者反映他们的朴素的哲学思想“手”的图案,罗布人认为手能创造美好生话,绝不能拿别人的财物,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闻名遐迩的罗布泊“太阳墓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葬制,说明罗布人死后也不忘太阳之神。

罗布人是很好客的。如果你到了罗布人家中,这里除了会有大碗的酒、大块的手抓肉,还会有音乐,有歌舞。罗布女子会为你弹起都塔尔,唱起悠扬的民间歌曲,还会有穿着花裙子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音乐尽情起舞,这时候的快乐一定会感染你,让你禁不住加入其中。罗布人的歌舞是罗布人古今生活的再现,同时也是罗布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世代传承下来,风格独特,品种有不同于内地的“狮子舞”、“拉面舞”以及各种形式的麦西莱甫。上古从遥远的波斯传到西北凉州、西域的龟兹。

尽管他们吃着很简单的食物,穿的依然是罗布麻制成的粗衣,他们依然很快乐地生活在这里。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即罗布语,但是现已经失传了。现在的罗布泊和罗布人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罗布人与外界的联系在渐渐增多,懂得了种些棉花等作物,有了集市,他们也学会了买卖,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