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汶川地震,从4999米高空舍命一跳的15位勇士,如今都是何待遇?

2024-12-02 23:24 来源:网络 点击:

汶川地震,从4999米高空舍命一跳的15位勇士,如今都是何待遇?

十四年前的今天,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一场8.0级的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内,山河改道、房屋倒塌,数万名百姓不幸遇难,被永远埋在了废墟之下。更要命的是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大部分地区与外界联系的线路、通道全被中断,在这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我军空降兵勇敢地站出来,成功挽救了10万百姓的生命。

解放军

1、4999米高空舍命一跃

2008年5月13号凌晨,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接到一通紧急来电,他这才知道汶川出事了。受地震影响,汶川和相邻的茂县理县三个地方的交通和通讯全被阻断,再加上当地崎岖的山路地形,我军要想通过公路进入茂县可谓是难上加难。总指挥部深思熟虑过后,决定让李振波率领的空降兵队伍先行探路。

李振波

李振波邯郸魏县人,是我国空降兵领域的开创者,不仅手把手组建起解放军空降兵队伍,还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为我国空降兵领域添砖加瓦,是最了解空降兵的人物之一。接到支援汶川的命令后,他在空降部队中精心挑选出14名身体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临时空降小分队,搭乘13号早上9点的飞机火速赶往四川。

空降兵战士们

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降落标识、看着雾蒙蒙的高山密林,这15位空降兵没人知道跳下去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就连作战经验最丰富的李振波看着窗外的湍急的河流、陡峭的地形也犯了难,他深知这次任务难度巨大,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更让战士们倍感危险的是,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避免与高山相撞,飞机必须保持在5000多米的高空中飞行,这就意味着空降兵的降落伞会遭飘移近10公里的距离,可能一不注意就会掉下悬崖或者被河水冲走。

战士们

上午十点空降军小队准备进行第一次降落。然而就在飞机抵达茂县上空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机体出现结冰的现象,等飞机降到6200米预定跳伞高度时,机舱门被牢牢冻住怎么也打不开,战士们只好先原路返回,等待下次跳伞时机。

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李振波暗想:汶川气象条件这么多变复杂,用圆伞空降固然减速效果好,但体型太大极易被汶川高耸的山川和密林挂住,危险系数过高。相比之下用翼形伞的效果要更好些。

虽说翼形伞非常考验人的技术和胆量,但它不仅面积小、操控性强,面对复杂天气也能更灵活地应对。根据这一情况,我军指挥部连夜空运来25具翼型伞,战士们争相写下战书请求出战。最终48岁的李振波选择亲自上阵,带领14名优秀战士即刻出征。

翼形伞

5月14日上午10点左右,跳伞部队再次到达茂县上空。随着雨势渐渐变小,李振波聚精会神地趴在窗边看着云层之间的缝隙观察着地形。11点37分,漫天的云雾终于飘散,顺着岷江波光粼粼的江面李振波顺利找到了附近茂县空降着的陆场,他激动地大喊:出发!11点48分,在海波5000米的高空,战士们缓缓踱步到舱门口,纵身一跃扑向茂县。

15位勇士

因为跳伞高度太高,空降队员们在高速下降的过程中均出现了呼吸困难、胸闷气喘的症状比这些更可怕的是,李振波和其余六名战士的主伞都没打开。他们在空中没有任何缓冲保护的情况下自由坠落了1500多米。危急关头,好在战士们临危不惧,随着海拔渐渐变低,用空出的右手拉开了胸前了飞伞手柄,伴随“嘭”的一声,成功打开备份伞顺利降落。

其中一名战友向海波在降落时不小心被挂在了树上,当地的民兵和灾民赶忙找来梯子将人救了下来。大家心疼地看着向海波被树枝刮伤的脸庞,压抑不知内心的喜悦之情纷纷大喊道:“大家!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救灾现场

全员顺利降落后,战士们一刻也不敢耽误,肩扛数台卫星电话徒步220公里,用六天六夜的时间先后恢复7个乡镇、55个村庄的通讯设备。并开辟12个直升机降落点,向解放军总指挥部报告灾情30余次,成功营救疏散当地数千名群众。

李振波和战友

救灾期间,战士们抱着早一分钟,就能多救一人的信念常常饭都来不及吃,实在太饿就啃几块饼干解饥。作为队伍中的老大哥,李振波更是吃最多的苦,主动将自己的干粮分给年轻的战士,年轻的战士们也是相互推让,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战友。圆满完成此次救灾任务,为汶川茂县这座孤岛开辟出一条救生大道后,15位战士又默默回到各自的岗位继续工作。

2、如今都在什么岗位上

十四年过去了,曾经被称为“空降十五勇士”的战士们如今都在做什么呢?根据记者的调查走访了解到,李振波和剩下四名战友至今仍奋斗在部队一线。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拼搏,李振波已成为我国空降兵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之一,相信在不远未来他会带领团队在重武器空投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于亚宾、李玉山、殷远则成为我军空降部队的伞训教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空降士兵。

李振波

除了继续留在部队的人外,剩下的10个战士选择转业回家,过着幸福又安稳的小日子。其中雷志胜转业回家在当地的一处街道办继续做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在生活中他始终没有忘记部队的教导,以专业的技能、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困难群众的身边,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战士王磊

战士王军伟转业后在当地警察局工作,在2013年芦山地震时,身先士卒赶到灾区参与救援。战士王磊则在老家的职业高中当起了老师,在校内他常常用自己的光荣事迹来鼓励学生参军入伍,为我国解放军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战士郭帅龙退伍后进入当地交通局工作,雷志军则回老家当了村官,由于优异的管理成绩先后担任多个职务。

战士们

虽然战士们转业后各奔东西,但只要一有时间他们便会在自己的15人小群中聊聊现状或追忆往昔,只要一回想起曾经在汶川救灾的那段日子,每个人依旧感慨万千。其实在解放军部队中,像这样的优秀战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总是默默守护着祖国,出现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英勇无畏地保护在广大人民群众身前,他们的光辉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