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龙,同为“武侠泰斗”,为何两人名气上相差甚远?
金庸和古龙,同为“武侠泰斗”,为何两人名气上相差甚远?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金庸根据自己十四部成名作名称首字取得一副对联。
其中每一部作品拎出来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相较于金庸作品的广为流传,古龙的知名度便没有那么高了。
金庸晚年西装图片
若是不关注古龙的路人,即使刻意去想脑海中似乎也只有楚留香、李寻欢等寥寥几个人物,至于作品名称实在是毫无印象。
为何同为武侠泰斗的两人名气差别会如此之大呢?或许从两人各自的人生经历来看,会找到一些答案。
天差地别的成长经历导致个人风格的迥异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身浙江海宁查氏,祖父查文清是当时有名的清官,为维护百姓不惜与洋人作对。
查家在清代更是有着“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美称,就连金庸的母亲徐禄都是出身浙江豪富徐家。
金庸站在颁奖台上
这样的家境注定了金庸的作品必将脱离传统武侠的个人恩怨情仇,着眼于家国天下。
但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纵然祖上辉煌,但随着时代的巨大变迁衰败也是无可阻止的。
到金庸这一代已经注定了与官场无缘,而金庸本人也在1948年南下进入香港发展。
虽然无缘官场,但书香世家的出身为金庸打下了坚实的古典文化功底,而金庸本人也在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接受了新式教育。
金庸作品
这些经历也就使得金庸的武侠作品不单单是幻想,其中更是上知天文,下含地理包罗万象,知识的丰富程度令人赞叹。
一部武侠小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代入感,如果全然虚构就缺乏真实,而若全然真实又了无生趣。
而金庸正是凭借着丰富的知识,使得他的作品在虚幻的构架上填入真实的细节,这也是金庸作品代入感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庸的早年经历了家世的衰落、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的爆发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金庸图片
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青年,金庸对于时代的巨大变革尤为深切,所以这也就为金庸作品中主角着眼于家国天下奠定了基础。
所以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哪怕最终战死襄阳也要实现这个理想。
这种家国责任感,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不谋而合,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1950年,金庸进入大公报担任副刊编辑,除却编辑身份金庸还有一个新闻作者身份主持《下午茶座》栏目。
金庸漫画形象
编辑和记者这两个职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逻辑缜密,所以金庸的作品中情节环环相扣,人物的所作所为皆有缘由。
相较于前辈金庸人生的按部就班,一切都处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之中,古龙则是自幼经历着世间最底层的人情冷暖。
1938年古龙出生在香港,而古龙的父亲熊鹏声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是一名武侠小说家笔名“东方客”。
金庸悼念图片
俗话说文人多情,但文人也最无情,古龙出生后不久古龙的父亲就抛妻弃子与张秀碧同居。
1938年的香港,古龙的母亲却要独自抚养三女两子,其境况的窘迫可想而知。
所以幼年的古龙常常忍饥挨饿,加上身材矮小受人欺负自然就是家常便饭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生存古龙注定不可能当一个好孩子,所以中学之时古龙就常与社会帮会人士为伍。
对于父亲熊鹏声,古龙心中唯有无尽的怨恨,为此古龙特意声明与其断绝父子关系,自称上将熊式辉之子。
金庸接受采访
如果说金庸是在江湖外凭借想象来写江湖事的话,那么古龙就是身在江湖写江湖之事。
所以古龙笔下的人物忠义重于生命,《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作为名满天下的大侠,名声、财富、地位皆远超龙啸云,但却与龙啸云结为兄弟。
后来更是将李园等一众家产让与龙啸云,因为龙啸云喜欢指腹为婚的林诗音,就连未婚妻都让与龙啸云了,一切只为其救命之恩。
我们或许无法理解这种做法,因为我们不是江湖人,江湖人以忠义为生,他们本就因身无一物迫于生存成为江湖人。
金庸与其作品人物漫画形象
他们有的只有着满腔热血与忠肝义胆,这是他们最后的筹码,所以江湖人一旦失去忠义就是失去了一切。
作品风格的不同注定了其作品的传播力度
金庸的武侠看起来是真实的,但读到最后才发现这是理想,古龙的作品看起来充斥着浪漫,实则是在书写人性的真实。
无论是其中期扛鼎之作“射雕三部曲”还是晚年的《鹿鼎记》,其故事发生在真实的朝代,其人物的行为皆有迹可循,看似真实实则是成人童话。
郭靖生父郭啸天被陷害而死,郭靖的母亲逃亡大漠诞下郭靖,即使这样郭靖作为一个异族穷小子仍逐渐成为了一代大侠。
古龙在沉思
而郭靖成长中本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比郭靖本人更加重要的是其成长过程中不断涌现的贵人。
我们绝大部分人生来都是普通人,而以郭靖为代表的金庸作品主角就以其自身的成功,化解我们对现实的不甘与愤懑。
所以即使不喜欢武侠小说的人也不会拒绝金庸的武侠作品,金庸用其深厚的功力构建了一个精神上的欢乐乡。
古龙的作品读起来像诗一样浪漫,但读起来却充斥着及时行乐的悲凉,因为故事是虚幻的而人性却是真实的。
李寻欢为报答救命之恩,将未婚妻林诗音与家产李园让与龙啸云,如此大恩换来的却是龙啸云的恶意。
青年古龙形象
因为没有一个男人可以容忍自己喜欢的女子是别人让给自己的,也很少有人能将李园这么一笔天降横财归还原主。
当江湖逼得龙啸云不得不归还的时候,那么贪念与愤怒就会吞噬昔日的重恩,甚至因为这种忘恩负义做法更加极端,以此证明自己并无过错。
真的会有李寻欢这样的人吗?也真的会有李寻欢与龙啸云这样的故事吗?
我们都知道这是虚构,但仍不免为此悲伤,因为故事是假的,但其中的人性碰撞却是真的,相似的故事在世界上无处不在。
中年古龙形象
金庸和古龙同为一代武侠宗师,但他们的方向却截然不同,一个是给你讲述童话,一个却给你讲述生活。
童话每一个人都愿意读,因为生活太难,我们需要精神上的宽慰,读的人甚至不需要懂,所以金庸的作品注定了其传播的广度。
古龙用童话讲述生活,没有经历过生活的人很难有共鸣,而且生活注定了不美好,所以古龙的作品有深度就注定了失去传播广度。
运营者的不同导致其名气注定有所差别
2018年金庸逝世,享年九十四岁,从1955年的成名作《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封笔之作《鹿鼎记》,金庸所有的作品皆由本人运行。
而金庸为了其作品的质量问题,更是从1970年到1980年,整整修缮了十年,因此注定了其作品无一不为精品。
金庸伏案写作
而古龙从1964年写成名作《浣花洗剑录》到1980年逝世,总共不过十六年时间。
古龙本人又极其嗜酒,写作也多为其稿费而写,所以写作过程不免有注水情节,加上逝世突然更是来不及修缮,其作品自然良莠不齐。
加上古龙写作多为随心所欲之作,写到一半弃书不写更是家常便饭,这也导致古龙的不少作品都是他人续写或者是冒名之作。
以上这些原因都极大的拉低了古龙作品的水平,所以单从从作品平均质量上来说,金庸作品平均水平要高于古龙。
古龙西装图片
再一个原因就是改编问题,文字和画面是有差距的,金庸因其编辑与记者出身,所以其作品在改编时难度较小。
加上金庸本人一直健在,即使改编出现困难,请金庸本人解释往往就会迎刃而解。
古龙的作品像诗,但其精神内核却是书写人性的冲突,所以导致每一个读者的理解皆有不同,很难达成统一意见。
文中大量的心理描写,与其“无招胜有招”的功夫特点更是令其影视化根本达不到文字的表达效果。
金庸图片
古龙又逝世的早,这也就导致古龙笔下的江湖改编起来困难重重,即使强行改编,也失去了文字的韵味。
再一个就是经营者的不同,金庸作品版权由其本人掌握,影视改编缺少版权冲突问题。
而古龙去世后,其作品由其子女代为管理,加上古龙作品冒名顶替者众多,又有许多作品由旁人叙写,所以版权一直定位模糊。
关于古龙作品版权纠纷官司更是层出不穷,影视公司改编古龙作品自然要受到其版权影响。
金庸悼念图片
改编作品影视化本就为盈利为出发点,相较于古龙的版权纠纷,影视公司自然更为偏爱版权归属明确的金庸。
运营者的战略选择不同也使得古龙与金庸作品名气天差地别,当古龙子女还在着眼于版税收入之时,金庸已经瞄准了庞大的内陆市场。
八九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之际,金庸本人作为数次历经时代转变的人,其眼光尤为毒辣,借此机会金庸作品迅速影视化占领了内陆市场。
金庸手持其作品图片
而古龙作品无论是进入时机还是改编的数量都远不如金庸,这也使得大部分人提起武侠第一印象是金庸而非古龙。
社会身份地位不同使得作品传播力度不同,金庸名门世家出身,本身又是社会评论家与新闻工作者,加上其博士的高学历。
这些都为金庸武侠作品无形中提高了身价,使得金庸武侠与其他武侠相比高雅不少,读金庸的书社会接受力度较大。
而古龙从小混迹黑道,本人又嗜酒如命,其婚姻情况更是一团乱麻,相较于金庸的伟光正,古龙作品天然就带着一丝地摊文学的气息。
社会上对于古龙的作品接受力度自然是不如金庸的,这也是金庸作品流传更广的原因之一。
谁才是一代大侠?
客观上来讲,古龙作品的名气却是是不如金庸的,但对于两者来说若知道有人会纠结于此,恐怕都会哈哈一笑。
金庸作为一代武侠泰斗,但他除去武侠小说家的身份,其社会评论家、新闻工作者等身份恐怕更受金庸自己认同。
他书写的江湖不仅仅是为成人的世界提供一个消愁的地方,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更是金庸一直想表达的地方。
中华民族百年来历经苦难,民族自信心被外来的西方文化逐渐侵蚀,金庸用他的方式来引导国人树立起爱国情怀。
古龙青年照片
起到这些作用才是金庸真正开心的地方,就像书中说的一样,金庸用他的方式实践他心中的侠客精神。
而古龙若是得知有人还为他的名气不如某某人而抱不平,恐怕更是饮酒大笑。
古龙书中的主角始终秉持着及时行乐的精神,而古龙本人更是将及时行乐实践到极致。
古龙在台湾能够与文坛一众大佬成为至交好友,与其豁达豪爽重义气的性格也密不可分。
金庸书法作品
三毛、林清玄、倪匡等人都曾说若是有古龙万分之一豁达,生活中也就没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由此可见古龙的豁达,因此关于金庸古龙两人的名气之争,实在是大可不必。
那么两人究竟谁才是大侠呢?也许从生活经历上看,古龙距离武侠小说中的侠客更近一点,但两人都是大侠,就如同其书一般,风格迥异而已。
金庸的侠客精神是着眼于国家民族百姓,而金庸的一生经历也无不与此有关。
1958年,金庸创办《明报》,金庸除去在上面连载自己的武侠作品之外,其社会评论更是一针见血,点明百姓之难处。
古龙与朋友们在一起
以种族关系为例,金庸曾这样写道:“何为蛮夷戎狄、五胡乱华?不过是种族‘轮流坐庄’。”
所以在《天龙八部》中,萧峰为平息宋与契丹的战争,不惜自杀谢罪以此逼迫契丹皇帝立下誓言不再生战事。
《鹿鼎记》中,才会有康熙读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儒的文章后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叫好,并说与前朝相比,如今治下百姓日子更好。
而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儒得知后默然无语,显然是认可了这一番话,由此可见金庸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的。
在读者替自己作品的文学性而争辩时,金庸明言,武侠小说毕竟还是娱乐性质居多,但也不必一笔抹杀,恰如其分最好。
而金庸的武侠作品读者群体之庞大数以亿数,其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又怎么单单能用文化范围来批判呢?
由此可见,金庸本人的通透与洒脱,既然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有利,那么是否具备文学性,又何必去争论呢?
这是属于金庸的侠客精神,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神雕侠侣剧照
而古龙的侠,则在于其情义重于生命与其面对苦难的豁达。
有人问古龙为什么喜欢喝酒,古龙曾这样说:“我喜欢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和朋友们一切喝的情义与氛围,这种感觉只有酒能达到。”
所以在喝酒时古龙对好友倪匡说:“如果有一天有人砍你,那么肯站在你面前为你挡刀子的只有我古龙一人。”
对好友三毛说:“是不是有人欺负你,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为你出头。”
三毛听后感动不已,因为她知道古龙这么说,是真的可以这么做的人,这是属于古龙的侠,君子一诺轻生死,何须千金鼓侠气。
如今斯人已逝,惟愿两位大侠一路走好。
-
- 台湾首富郭台铭简历简介及语录
-
2025-02-13 06:18:09
-
- 9.7,国产综艺史最佳!诸神之战!炸就完事了
-
2025-02-13 06:15:53
-
- 作家陈岚又喷江歌母亲,吃着“人血馒头”一路黑红
-
2025-02-13 06:13:38
-
- 网游万氪神豪有多猛?给一款游戏充值1个亿的事情你敢信?
-
2025-02-13 06:11:22
-
- 倪萍:儿子被查眼疾,10年漫漫求医路,将黑发熬成白发
-
2025-02-13 02:02:55
-
-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四川理工为何在宜宾建校区)
-
2025-02-13 02:00:40
-
- 如何找女朋友?
-
2025-02-13 01:58:24
-
- 耿为华中年离婚失控落泪:女追男的婚姻,藏着几多辛酸
-
2025-02-13 01:56:08
-
- 蓝可儿案件始末,法医揭晓真相
-
2025-02-13 01:53:52
-
- 瞿颖回泰国定居!紧拥戴军暧昧十足,网友:国内容不下你?
-
2025-02-13 01:51:36
-
- 一起看书吧
-
2025-02-13 01:49:20
-
- 国 徽 知 识 大 全(一)
-
2025-02-13 01:47:04
-
- 中国介休市概况
-
2025-02-13 01:44:48
-
- 胶州即将撤市设区!青岛诞生—版图扩容—升级史,一次看明白
-
2025-02-13 01:42:32
-
- 曾把门店开遍全国,却在一年间蒸发300亿,绝味鸭脖是如何做到的
-
2025-02-08 19:13:23
-
- 近10年NBA历届总冠军一览,勇士独占鳌头,雄鹿臭名昭著
-
2025-02-08 19:11:07
-
- 毛启国:解读武警07式警衔肩章和非警衔肩章
-
2025-02-08 19:08:51
-
- 雍正称帝后,“四爷党”成员结局如何?
-
2025-02-08 19:06:35
-
- 千年幻想乡-八云蓝
-
2025-02-08 19:04:19
-
- 大型漫威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观看顺序及讲解
-
2025-02-08 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