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用48年逆袭,“白卷英雄”张铁生的传奇人生

2025-03-27 19:15 来源:网络 点击:

用48年逆袭,“白卷英雄”张铁生的传奇人生

谈到高考的历史,提起当年各地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最有名的,就是1973年被推荐参加高考的˝白卷英雄”张铁生。

许多人误解张铁生参加高考时交了白卷,其实,张铁生只做了会做的题,大部分物理化学题他都不会做,按考试成绩他录取无望,但张铁生又不甘心。

他想解释自己不会做题的原因,希望老师能酌情考虑,因此在卷子的后面写了一封信,内容是:

数学几何题和卷上的物理化学题大部分都不会,只能干瞪眼看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不愿意胡乱答题,免得老师判卷浪费时间。

张铁生高考成绩:语文38,数学61,物理化学6分,考试成绩不是零分,也不是白卷。

张铁生何许人也?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的一生遭到了很多磨难,后来他过得怎么样了?

张铁生,1950年出生于辽宁兴城。

由于1973年高考时物理化学考试成绩只得了6分,几乎交了白卷。

他心有不甘,在试卷背面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考得不好的原因。

在那个时期因此成为著名人物,俗称"白卷英雄"。

文革结束后被判有期徒刑15年,出狱后通过艰苦创业成为企业家。

2012年5月,禾丰牧业发布招股说明书 ,张铁生持有3200多万只原始股,2014年7月30日,最后一只新股禾丰牧业(732609,现编码为603609)在上交所正式发行,发行价5.88元。

按发行价计算,张铁生的持股已高达1.89亿元。

目前,张铁生退休在家,安居晚年生活。

从交“白卷”到成为亿万富翁,他是怎样逆袭成功的?

从入狱到创业,他是怎样从失足走向人生的巅峰的?

1968年10月,张铁生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农村插队落户。

他被分配在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正值18岁的张铁生血气方刚,为人机智,乐观热情,很快就与农民打成了一片。

刚到农村,对干农活一窍不通,他就虚心向农民学习,不怕苦,不怕累。

很快他就掌握了干农活的技巧,干出活来还是有模有样。

他很勤奋,做事也很认真,加上他有高中学历,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经常帮助农民朋友,大伙都对他赞不绝口。

由于在生产队中表现出色,受到大家的好评。

不久后,张铁生就被社员推举成了第四生产队的队长。

他充满理想接受重任,表示绝不辜负大家的希望,以实际行动为广大青年做榜样。

1973年,张铁生扎根农村在枣山大队劳动了5年,这五年里他任劳任怨积极为农村做贡献,五年的插队锻炼是他青涩稚气的面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成熟的模样。

在农村张铁生不仅能吃苦又肯干,还善于与人沟通,并且又有领导能力,他从一个学生到成为生产队长,付出了比别人多的汗水和努力。

不久后县里下达了工农兵学员指标,选拔优秀青年上大学,领导首先就想到了他。

1973年6月,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

1973年6月30日,在参加物理化学考试时,他脑子一片空白,仅做了3道小题,得了6分。

他心有不甘,在卷子背面写了《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这封信让他一炮走红,他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现在读这封信,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考得不好,是因为忙于大队生产,做为生产队长的他抽不出时间去复习功课。

1973年报纸刊登了这封信,受到了各大媒体的报道,这一年,张铁生破格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

他被称为“白卷英雄”,文革结束后,张铁生却因这件事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1991年10月16日,41岁的张铁生刑满获释,走出监狱,他对所有的事都感到陌生,觉得自己被时代抛弃,对前途感到渺茫。

出狱后的张铁生极其不适应眼前的生活。

那段时间,他几乎很少出门,每天就呆在家里,戴一副墨镜,谁也不见。

那时人们通讯用呼机,大哥大,他根本不知道,思想落伍于时代,自己都感到恐惧。

他感到自卑,更不愿见人,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

大家担心张铁生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劝他自谋工作。

刚开始他只能替人去干些跑腿的工作。同年12月22日,他和相恋了15年的恋人沈阳农业大学讲师董礼平女士在辽宁省兴城县结婚。

婚后,为了生活他必须找份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

他一筹莫展,他希望辽宁省葫芦岛市政府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

等待安排工作期间,张铁生来到妻子董礼平那儿,得知妻子怀孕了。

1992年11月12日,42岁的董礼平剖腹产下一个4.4公斤的女婴,张铁生发誓当一名好父亲,决定自己去创业。

妻子董礼平介绍张铁生认识了自己的学生金卫东,金卫东毕业后下海在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做预混剂(畜牧饲料)销售,1992年担任北京康地公司东北地区经理。

那时,北京康地公司需要扩展东北市场,有着经营头脑的金卫东认为张铁生曾是名人,如果来到康地公司,会给公司带来名人效应。

接触过程中,金卫东意识到张铁生不认识呼机和"大哥大"等通讯工具,与社会脱节。

尽管如此,金卫东还是打算让他进北京康地公司。

而张铁生思想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一听说要他给外国人打工,便一口回绝了。

无奈金卫东将张铁生介绍给辽宁省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老板黄经理。

辽河饲料公司是辽宁20世纪末最大的一家饲料公司,黄经理担心张铁生能否适应私营企业的管理,但他碍于金卫东的面子,同意让张铁生过来试试。

见面后,黄经理发现张铁生是一个勤快而办事干练的人,决定让他先在公司下属的一个工厂办公室做一名小职员,处理一些杂事。

有了工作后,张铁生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他不再自卑,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

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十分投入地去做每件事。很快,他的能力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1992年秋天,为了开拓沈阳市场,公司决定在沈阳设立办事处。

老板认为张铁生的能力不错,便决定派他到沈阳并担任办事处主任,负责沈阳的市场开发和售后服务。

由于在监狱生活了十五年,他的思想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工作上遇到了很多困难。

一次,张铁生带员工汪洋到沈阳一家大型国有养鸡场推销饲料,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样品,请负责人过目。

不想,那位负责人手一摆,看也不看就说:"我们不需要这个。"

张铁生心想养鸡场怎么不需要饲料呢?后来,他才弄明白那位负责人生气的是,他没有做自我介绍。

张铁生那时最怕介绍自己,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这时,另外一位业务员也找到了那位负责人,那位业务员把名片递过去,然后介绍自己的产品,产品就顺利推销出去。

张铁生认识到了名片的作用,他赶紧给自己设计了一款名片,第一次将"张铁生"这三个字推销出去。有了名片后,销售工作好办多了。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张铁生开始学习市场营销知识。

他买来市场营销方面的书,认真钻研书中内容。

他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半年后,销售业绩从零上升为几十万吨的销量,张铁生也在工作中自信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张铁生带领沈阳的团队把销售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公司总部怕张铁生业务做大了不好控制,便从总部派了一名经理来沈阳接替张铁生。

于是,张铁生离开了沈阳办事处,而办事处没有了他的支撑,工作无法开展,不久就被撤销了。

1993年4月,张铁生找到金卫东,想和他一起创办饲料公司。

金卫东正有此意,他又邀请丁云峰一起参加。

这样,由金卫东、张铁生、汪洋和丁云峰四人控股的天地饲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张铁生开始了创业之路。

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的张铁生在做饲料推销的同时,开始学习饲料的配方。

为了学会饲料的配方,张铁生虚心向金卫东和丁云峰学习。

半年后,张铁生不但掌握了电脑的系统操作,而且对饲料的配方也了如指掌。

1993年底,金卫东和丁云峰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便先后退出天地饲料厂,两个重要股东的退出,使刚成立不久的饲料公司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他们两人的退出,使张铁生心头非常沉重。

那时,资金不足令这个刚刚经营的小公司困难重重。

就在张铁生没有资金周转的时候,出于对张铁生的信任,沈阳辽河养鸡厂的厂长汪文平给他们预付了10万元货款,想订购一批饲料。

汪文平说:"货款就先存在你那里吧,什么时候有货了,你就什么时候给我发货。"

张铁生用这笔钱在郊外租了一个厂房启动生产,没有技术人员,他亲自跑到北京,请教先前的合伙人丁云峰。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丁云峰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无偿教给了他如何配制饲料的技巧。

很快,张铁生的天地牌饲料投产了。

由于经验不足,产品问题较多。

1994年7月的一天,张铁生正在检查刚刚生产出来的饲料。

突然,保安冲进来说外面有几个养鸡的农民来闹事。原来是那些农民家里饲养的小雏鸡吃了天地牌饲料,不但没有长大,反而一只只地瘫了。

张铁生马上赶到出事的养鸡场,将生病的小雏鸡拿回检验。结果,发现鸡饲料因生产质量把关不严,氟的含量超标了。

张铁生赔给遭受损失的农民工6万多元现金。

随后,许多供销商纷纷要求退货。为了稳住市场,张铁生将自己关在家里,研究解决饲料中的问题。

他终于解决了饲料配方的难题。

由于天地牌饲料发生过问题,推销饲料的难度就更大了。

并且,台湾大成饲料已进入沈阳市场。

于是,他采取"跟进"的推销战略,就是将天地饲料的价格定位于比台湾大成的饲料价格低50元,大成销售到那个市场,天地饲料就跟到哪里。

由于天地饲料的价格低,而且配方又经过优化,克服了以前的问题,因此,天地牌饲料很快在沈阳站稳了脚跟。

到1995年,天地饲料已经占据了沈阳绝大部分饲料场。

1995年6月18日,金卫东等人在沈阳正式注册成立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初,为了公司的发展,天地饲料正式并入禾丰公司,张铁生和合伙人汪洋以参股10%的形式,进入禾丰公司的管理层。

张铁生担任集团公司商政总监兼任监事会主席。禾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净资产数亿元、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

2012年5月,禾丰牧业发布400多页的招股说明书中,张铁生为公司第五大自然人股东,持有公司3200多万股。

公司若顺利上市,张铁生持股将超过3亿。

2014年7月30日,新股禾丰牧业(732609)在上交所正式发行。

张铁生以3224万股持股,居公司第六大股东之位,所持股分占发行前总股本的6.8%。同时,张铁生还是禾丰牧业最主要的7名创始人之一。

禾丰牧业的发行价为5.88元,仅以原始股计算,张铁生的资产就达到了1.89亿元。

命运是让人无法揣摩的东西,你无法看透它驾驭它。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有勇气,从人生的低谷攀登到生命的巅峰。

张铁生虽然经历重重磨难,但他却勇往直前,敢于战胜自己,直面惨淡人生,所以,他最终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白卷英雄”张铁生:来之不易的姻缘,痴心不改,恋人苦等他15年。

1991年10月16日,41岁的张铁生刑满获释,走出凌源监狱的大门,他即将重返社会。

家人已经等候多时,在他母亲身旁还有一个女人,她就是董利平。

弟弟告诉张铁生,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女人等着他回家。

这些年他在监狱服刑,董利平会经常抽空来家里,帮母亲干点活、陪母亲说说话。

张铁生拥抱完母亲后,董利平含泪看着他,饱含深情地说了一句:"走吧,咱们回家。"

十五年的牢狱生活,张铁生已从青年到了中年,身体有些发福,头发还是那样黑,皱纹刻在他的脸上,显得有些沧桑。

他一眼就认出了董礼平,十五年未见,姑娘已不再年轻,董礼平痴情地等了他十五年。过去,董礼平是他的同学,现在,董礼平对他来说重于生命。

董礼平一句"走吧,咱们回家"感动了许多人。苦等了张铁生十五年的董礼平以妻子的口吻说出此话,这句话张铁生听得真真切切,董礼平在他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搀扶起了他,在他最无助的时候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她对他的爱世间难觅。

他握住董礼平的手不放,他要紧紧拉着这双手,一生一世永不松开。

张铁生经历世事变迁,唯一没变的是爱情,出狱三个月后,他和董礼平结婚了。

患难见真情,新娘一直等了他十五年。

为何董礼平可以等待他十五年而痴情不改呢?这还得从1973年说起。

他想起和董礼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是一九七三年九月,张铁生被破格推荐去铁岭农学院牧医系学习。

提前报到的同学听说和大名鼎鼎的张铁生一个班,都希望去接到他,而真正接到他的是董礼平。

她笑意盈盈地接过张铁生手中的提包,带他朝站外走去。当时她的脸晒的挺黑,显得牙齿很白。

当时的张铁生大名鼎鼎,问候中得知两人同班又同年,她也是知青考上的工农兵大学生,相同的经历使两人互生好感。

在铁岭农学院,他们共同学习了三年,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三年的同学生活,共同的理想,爱情在两人心中悄悄生根发芽。毕业后董礼平留校任教。

毕业后也就是1976年,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文革结束,张铁生被押送回校进行批斗,被带走时,只有董礼平一人默默相送。

深爱张铁生的她顶着压力送他一程,希望他通过改造获得新生。

送别的路上,她多想上前和张铁生打个招呼,说几句安慰鼓励的话,可是,她没有机会也没有勇气。

她默默在心里呼唤他的名字,祈祷他能平安归来。

她等他等了五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从青年等到中年,面容已不再年轻,爱情依旧充满活力。

十五年后,当张铁生出狱后,又是董礼平前来接他,还给他过了41岁的生日。

12月22日,张铁生出狱后的第78天,他和董礼平在老家兴城县城举行了婚礼。

新娘董礼平是大学老师,新郎张铁生刚刚服完刑。

参加婚礼的只有家人、亲戚和几位同学,婚宴虽然简单,却包含了两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张铁生结婚了,给了这个等待他15年的女人一个结果。

可张铁生要给董礼平的,并不只是一个婚礼,他要让妻子知道这些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在结婚典礼上,张铁生感激地对亲朋好友说,在我人生最困难时,我的老同学董礼平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最珍贵的爱情,她的高尚情操我无法报答,我感激她对我情重如山,今后,我们要相亲相爱,相依为命,手拉着手,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饱经磨难的张铁生,虽在监狱中过了十几年,但他有一个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的爱人,拥有了逆袭的人生。

很多住过监狱的人,往往会被人看不起,但张铁生却拥有一段美好的婚姻,实在是令人羡慕。

张铁生获得董礼平青睐的原因,就是他的乐观和努力,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张铁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走上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巅峰。经历了大起大落后,他才是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