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北魏权臣尔朱荣是如何上位?最后结局如何?

2025-04-14 02:31 来源:网络 点击:

北魏权臣尔朱荣是如何上位?最后结局如何?

北魏末年的朝堂之上,出现了一位权臣尔朱荣,极盛时期的尔朱荣可以公然废立皇帝,俨然是实际掌权者。528年,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亲手扶持孝庄帝元子攸登上皇位,权势达到巅峰。

但仅仅两年后,尔朱荣就被羽翼丰满的孝庄帝诛杀,顷刻间尔朱集团土崩瓦解。其后,虽有其党羽打着为尔朱荣复仇的旗号发动叛乱,但终没有形成大气候,尔朱家族从此衰落。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盘点尔朱荣的上位史,看一代权臣的养成。

一、家族实力雄厚

尔朱荣并非中原人士,而是出身契胡民族,居于北秀川,也就是今山西境内。从先祖尔朱羽健到尔朱荣,一共经历五代人,家族积累对尔朱荣的助力功不可没。

北魏初年,大局未定,尔朱羽健率领其部落臣民跟随拓跋珪四处征战,立下汗马功劳。为表彰尔朱羽健,拓跋珪赏赐北秀川一带作为封地,尔朱家族开始发迹。太武帝拓跋焘曾想把条件优越的南秀容赐给尔朱羽健,但被拒绝。

北秀川位于柔然与北魏的接壤地带,游牧与农耕文明相交织,民族构成极为复杂。尔朱家族作为部落首领,保持着游牧与原始的部落习俗,同时也蕴藏着较为强大的军事实力。

尔朱羽健逝世后,尔朱郁德(尔朱荣曾祖)继任酋长,并且和北魏勋贵贺氏家族联姻。到了尔朱荣祖父尔朱代勤这一代,家族联姻的范围更是不断扩大,其侄女婚配皇帝,史称敬哀皇后。

尔朱荣的父亲尔朱新兴被朝廷封号梁郡公,叔父娶清河长公主,弟弟世隆娶北魏大族女奚氏,尔朱荣自己也娶了宗室元英之女。尔朱家族在北秀川放牧养马,积累了大量的家族财富,于此同时,尔朱家族通过贿赂和联姻,结交勋贵,政治实力膨胀。

所以说,尔朱荣的政治活动离不开家族支撑,家族权力关系网是尔朱荣崛起的基础。但是除过家族权势,虽说尔朱荣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奸臣,但他的个人才能也不容忽视。

二、尔朱荣个人才能

北魏末年,北方发生六镇起义,尔朱荣趁此收编六镇降民,在平定葛荣的过程中就收纳六镇余部二十多万人,军事实力进一步膨胀。

北魏初年,为抵抗北边柔然入侵,朝廷专门在边境也就是今内蒙古一带设置六镇,以此扩充边防。但是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六镇军人地位下降,待遇及升迁也远不如洛阳当地士兵。

随着矛盾升级,六镇不断爆发起义,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人在平定起义的过程中,实力不断强大,为北魏覆灭埋下祸根。

然而此时,虽说尔朱荣实力强大,但他还需要一个“正统”的理由,才能出师南下掌握政权。恰在此时,胡太后的一系列举动,给了尔朱荣借口发动河阴之变。

北魏孝明帝元诩5岁即位,尚不能处理政务,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其母亲胡太后手中。胡太后早年任用贤人,平反冤案,政治才能突出,但是当孝明帝亲政后,胡太后唯恐大权旁落,便命人毒杀其子。

由于孝明帝只留下一女元姑娘,胡太后便诈称元姑娘为“皇子”,并亲自扶持尚在襁褓中的元姑娘继承皇位。几天后,胡太后便废黜元姑娘,立宗室子弟元钊为幼主。

胡太后的一系列操作,让天下臣民大为震惊,同时也给了尔朱荣向洛阳进军的机会,其表面是为维护大魏“正统”,实则暗藏祸心,想要掌握北魏政权。

公元528年4月,尔朱荣自晋阳(今太原)南下,诛杀胡太后以及幼帝元钊,立元子攸(孝庄帝)为帝,其后又屠杀文武百官2000多人,历史上把这次朝局变动称之为“河阴之变”。

实际上,自河阴之变后,尔朱荣就掌握了北魏政权,甚至尔朱荣还想自立为皇帝,但因为所谓“天象”便不了了之。

三、尔朱荣大肆在朝廷布局

进入洛阳后,尔朱荣为维系手中权势,开始大肆在朝廷布局势力。

首先,尔朱荣大规模提拔亲信,同族以及部下都获得高位。比如尔朱荣自身受封为太原王,其弟尔朱世隆担任领军将军和左卫将军,部下高欢被任命为晋州刺史,势力集团基本覆盖整个朝政。

其次,尔朱荣重视联姻。尔朱荣长女就婚配孝庄帝元子攸,小女儿嫁给孝庄帝侄子陈留王。因为孝庄帝是尔朱荣一手扶持,可以说没有尔朱荣,孝庄帝就只是一个普通宗室子弟,所以其女尔朱宇娥也是跋扈异常,甚至对孝庄帝说出:“天子由我家置立”这种话。

不仅如此,尔朱荣多把军事要塞和膏腴之地赏赐给其亲信,担任地方刺史、行台、都督等职,可以说掌握着一方军政大权。这些地方和中央的势力,维系着尔朱集团的荣耀,因为尔朱荣走向辉煌,也因为其走向没落。

但是尔朱集团本身也存在很多矛盾,内部各派纷争不断。尔朱荣集团内部势力主要有三股:一是尔朱家族;二是六镇降民;三是元魏和代北(山西)豪强。

尔朱荣起家之时,只有8000契胡武装,讨伐六镇起义获得了20万降军,这些降军实际是尔朱荣军事集团主力。但是,同北魏政权一样,尔朱荣犯了一个大错,其对军队成员待遇不同,亲属待遇最高,六镇则最低。

尔朱荣在世时,尚能凭借其个人才能统率整个军队,一旦没有新的强权人物,集团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此后的史实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公元531年,不堪忍受尔朱荣压迫的孝庄帝在经过严密部署后,诛杀了尔朱荣以及集团二号人物元天穆。

孝庄帝在诛杀尔朱荣后,并没有迅速肃清其余党势力,在经过短暂错愕后,尔朱集团打着为尔朱荣复仇的旗号,控制洛阳并绞杀孝庄帝。

虽然为尔朱荣报了仇,但尔朱集团内部却政见不同意,矛盾重重,也没有出现一个凝聚各方的领导人,最终被高欢各个击破,尔朱家族走向覆灭。

可以这么说,尔朱荣死后,其集团成员仍然占据着北魏朝政的关键位置,但因其内部矛盾丛生,最后还是没能重建辉煌。

结语

从河阴之变走向巅峰,到被孝庄帝诛杀,尔朱荣仅仅当了三年的权臣,在此之后,宇文泰和高欢作为新一代权臣又迅速崛起。

尔朱荣被诛杀后,实际上军事大权还掌握在尔朱家族手里,但最终还是被高欢利用内部矛盾击破,并于532年另立新皇孝武帝元修。

可以这么说,尔朱家族经过100多年的军事和经济积累,在尔朱荣时期达到顶峰,但又在三年后迅速衰落。

在这个过程中,尔朱荣的个人才能不容忽视。尔朱荣先是派兵攻取肆州(在今山西),权势日渐膨胀,开始不受朝廷控制,后来又镇压葛荣和关中地区的起义,军事实力突出。虽然后世都认为其是奸臣,但他的军事才能却不容小觑。

可以这么说,尔朱荣入了洛阳以后,凭借其手中的权势关系网迅速掌握整个北魏政权,但其集团过度依赖尔朱荣。随着尔朱荣被刺杀,集团内部各自为政,迅速变成一盘散沙,最后被击破,尔朱集团彻底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尔朱集团能为维护“正统”发动河阴之变,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其他势力也能趁机崛起。

参考文献:《魏书》《北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