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走向极端,宣称将实施更狠制裁

2025-06-08 09:23 来源:网络 点击: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走向极端,宣称将实施更狠制裁

特朗普又在放狂言了。他在艾奥瓦州的共和党初选中胜出后,竟然宣称如果他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他将对中国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包括对所有中国的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

这是他在“对华贸易战”中的最新狂招,也是他在“美国优先”政策下的最大赌注。

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从2018年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了近六年,在任期间,他对中国发起了五轮关税攻击,涉及的商品金额近3000亿美元。

他的目的是要迫使中国在贸易、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方面做出让步,以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保护美国的产业。

他还试图利用“中国话题”来获得选民的支持,为自己的当选造势。

然而事与愿违,他的“贸易战”不仅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反而给美国和全球经济造成了损失。

根据联合国的报告,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每年多付了约460亿美元的额外费用,而且大部分关税都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

同时,美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缩小,反而在2020年创下了12年来的新高。

美国的农民、制造业工人、出口商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不少人失去了工作。

美国的“贸易战”还引发了全球贸易紊乱,影响了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

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也没有动摇中国的发展信心,反而激发了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坚持了以对话协商为主的应对策略,同时加快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在疫情期间展现了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复苏能力,成为全球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多边合作,推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加强了与欧盟、东盟、非洲等国家的经贸往来,构建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也没有得到欧盟等盟友的响应,反而让欧盟等国家对美国的合作意愿下降。

欧盟认为,与中国“脱钩”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因此欧洲没有跟随美国的步伐,而是选择了与中国保持对话合作的态度。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曾提出了“去风险化”的概念,强调欧洲要增强自身的经济抗压能力,而不是搞“脱钩断链”,更主张实现“战略自主”。

从这一角度而言,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不仅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目的,反而让他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

尽管特朗普在任期间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缩小中美贸易逆差,但这一做法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

中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和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得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降低,而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则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成本。

另外,特朗普的贸易战并未获得欧盟的支持。相反,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引起了这些国家的反弹,导致美国与其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紧张。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被批评为短视和自私,忽视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政策的偏执性质可能导致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减弱,同时损害了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和增长。

对于中国而言,即使特朗普未来有可能再次入主白宫,也无需过分忧虑。

中国拥有应对各种挑战的坚定信心和能力,同时拥有赢得国际合作的智慧和魅力。中国不谋求对任何国家的胁迫,也不接受来自任何国家的压力。

中国的声音代表着世界的财富,而非噪音,更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摒弃了零和游戏的思维,致力于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特朗普发起的“对华贸易战”策略,被视为一场胜算不高的赌博,或者说是一次缺乏远见的冒险。

其“美国优先”的策略被批评为危险的偏执表现,以及错误的政策选择。

这些行为不仅未能为美国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