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大荔冬枣介绍

2024-10-30 20:35 来源:网络 点击:

大荔冬枣介绍

大荔冬枣,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荔冬枣生产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毫米,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大荔冬枣肉细嫩,果肉乳白色,口感细嫩酥脆;味香甜。

201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大荔冬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12月17日,“大荔冬枣”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大荔冬枣具有四大特征,果个大,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克,果面平整光洁;果皮薄而酥脆,完熟期呈浅黄片状赭红色;肉细嫩,果肉乳白色,口感细嫩酥脆;味香甜。

内在品质

大荔冬枣含人体所需的19氨基酸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含可溶性固形物34-38%,维生素C352毫克/100克,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

产地环境

大荔冬枣生产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光照时数2385.2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12℃,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毫米,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

历史渊源

西汉时期(前202年-8年),大荔枣树遍生,所产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富有弹性、味道脆甜、液汁多。官府以土贡名义敬献朝廷,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成为皇室贡品。作为中国“红枣种质天然资源库”,大荔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枣乡”、“全国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生产情况

据大荔县林业部门不完全统计,2015年下半年,大荔县全县冬枣面积已经达到2万公顷、产量30 万吨、产值30亿元,枣农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

大荔县建成大荔安仁万亩有机冬枣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许庄周家千亩冬枣示范园区等一批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大棚冬枣示范园,建立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8个,4万群众参与冬枣生产。2018年以来,大荔县新增冬枣面积3.4万亩,大荔冬枣远销东南亚。

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大荔冬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大荔冬枣生产区域位于东经109°43′-110°19′,北纬34°36′-35°02′,主要涉及中国陕西大荔县高明、两宜、范家、双泉、许庄、安仁、朝邑、埝桥、冯村、城关、平民、赵渡、下寨、羌白、官池、苏村、韦林等17个镇。

各位喜欢吃大荔冬枣的,不论在哪里买的时候,对比一下价格,一分价格一分货,买之前可以在百度查一查当日冬枣价格,低于这个价格的一般都是外地冒充或者品质不好的,最近就在头条链接和淘宝中发现有这种。关注我,不定期给你们讲讲冬枣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