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苏联解密档中的古拉格群岛,世界最大的人间地狱?

2023-12-12 05:06 来源:网络 点击:

苏联解密档中的古拉格群岛,世界最大的人间地狱?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军在西部溃退,一个师一个师地投进去,立即被战火吞噬。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想到了古拉格,那里有上百万的青年罪犯,而且许多人过去是忠勇无畏的苏共党员。于是,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又变身为士兵,投入苏德战争第一线。

苏军许多部队设“惩罚连”,古拉格囚徒们编入“惩罚连”,执行最危险的任务,例如充当冲锋的第一波,或在雷区用身体排雷。史料中没有提及多少古拉格囚犯被送上前线,然而根据西方学者的保守估计,大约100万人被直接送上了前线。俄罗斯历史学家尤里耶洛梅夫的研究表明,从1942年9月至1945年,有近50万的囚犯被送进“惩罚连”服役,36%的官兵战死。剩余的人并没有因为战功而减刑或释放,而是在大战结束后旋即遣送回劳改营。

从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至1944年12月止,苏联全国劳动营管理总局释放了334万人。被释放的人主要是触犯劳动纪律的工人和不太严重的经济犯,以及军官和各类技术人员。与此同时,苏联全国各劳动营接收了255万名新犯人,主要是投敌和为德军工作的人员。

二战期间,大批苏联人流落到苏联西部边境以外,或是被俘送到德国做苦工,或是从德军占领区被掳往欧洲干活儿。1945年2月1 1日,根据雅尔塔会议的结果,美英苏三国签署了遣送协议,规定美英两国政府必须遣送在欧洲其他国家境内“滞留”的苏联公民。欧洲战争结束后,美国和英国的民政部门向驻扎在欧洲同盟国的军队下达了“立刻驱逐所有200万苏联公民”的命令,该行动同时包括已经获得所在国国籍的原苏联公民。行动从1945年开始至1947年结束,持续近两年,300万苏联公民被勒令返回原先所在的国家。

据1990年苏联解密的档案,有超过150万幸存的苏联战俘被遣送至古拉格。然而这样的古拉格劳改营并不是劳动改造类型的劳改营,而是对战俘“洗脑”的“过滤营”。1945年,苏联共有近百所“过滤营”,接纳了至少400万原苏联战俘和平的战俘被重新审查;10%的平民和22%的战俘送进古拉格;剩余的5%的平民和1 5%的苏联战俘送入监狱关押。

在1929年到1953年的24年间,至少1 400万人被监禁于古拉格,多达700万苏联公民流放到垦荒地区。在苏联内务部转型为俄罗斯国家安全局的过程中,大量关于古拉格的文件被解密,其中部分文件对不同时期监禁于古拉格的人数作出了精确的统计:1934年于古拉格服刑的囚犯数量为510307人,1953的服刑人激增至1 727 970人,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为捌巴。虽然有数百万人在古拉格遭罪,而古拉格仍然在苏联保密机制掩护下悄然无声,直到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发表《古拉格群岛》,在西方世界中激起轩然大波,古拉格的面目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年生于高加索基兹洛沃茨克教师家庭,1 941年从罗斯托夫大学数学物理系毕业,同年应征入伍,因作战有功,两次获得勋章,升至炮兵连长,军衔大尉。1945年2月在前线被捕,罪名是与友人通信中“批评斯大林”。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罪判处8年劳改。

劳动力来源在古拉格服刑时的索尔仁尼琴放到哈萨克斯坦。1957年宣布他“无犯罪事实”,恢复名誉,在梁赞市中学当数学老师。1962年发表描写苏联集中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作品受到赫鲁晓夫的推崇,从此出名。翌年接连发表《玛特辽娜的家》等3个暴露社会阴暗面的短篇小说。

在《古拉格群岛》一书中,索尔仁尼琴以白描手法,未加渲染,真实地描述了他在一个惩戒营的服刑过程,以及古拉格的产生、发展和逐渐灭亡的过程,把读者带入一个正常人无法想象的20世纪的人间地狱。人类几乎所有的冤狱都是在刑讯中产生的,古拉格也不例外。为了将无辜的人们投入劳改营,契卡想出各种各样的折磨方法逼迫犯人承认自己头上的莫须有罪名。例如呵痒,就是把犯人的手脚绑起来或按住,用羽毛往鼻子里呵痒,囚犯立马便天旋地转,产生一种感觉,仿佛是在往脑子里钻孔。再如臭虫隔离室,在漆黑的木板钉的匣子里,繁殖成百成千只臭虫,将犯人关进去并扒掉衣服,顿时间饥饿的臭虫便爬到犯人身上,起初犯人还猛烈地同臭虫战斗,过了几小时以后就精疲力竭,乖乖地让臭虫吸血了。

还有下面的办法:扒掉犯人下身衣服,仰卧在地上,两腿又开,帮手们坐在犯人的腿上、抓住犯人的手,女侦查员站到叉开的两腿中间,用自己的皮鞋尖踩住犯人,有节制地但是越来越用力地往地上压,而且直视犯人的眼睛,一遍一遍重复自己的问题或提出出卖他人的建议。如果没有过早地踩得稍稍用力些,犯人还有15秒钟喊叫出来,说一切都招认!

索尔仁尼琴列举了31种刑讯方法,从心理折磨到肉体摧残,无所不用其极。索尔仁尼琴写道:“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毫无人性的人们有什么东西发明不出来呢?”契卡人员用刑时,往往使用各种方法,在生理上耗尽犯人的体力,在精神上彻底摧垮犯人的侥幸心理,需要什么口供就能得到什么口供。对此,索尔仁尼琴在书中充满深情地说:“我的兄弟!不要责怪那些因此失足的人,不要责怪那些成为弱者而在不该签的东西上签了名的人——不要向他们扔石头。在如此残酷的刑讯之下,又有多少人能挺过来呢?”

1953年5月,马林科夫政府实施大赦,局限于非政治犯和审理时间不超过5年的政治犯,因而大部分古拉格囚犯被释放;随后所有政治犯的释放工作于1954年和大迁徙运动在苏联各地陆续展开。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使当局告别斯大林主义,赫鲁晓夫领导的新苏维埃政府开始释放囚犯,关闭营地。1960年1月25日,苏联内政部20号命令正式结束古拉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