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庆祝建党100周年谭晓风画展在昆明谭晓风美术馆展出

2023-12-11 23:16 来源:网络 点击:

庆祝建党100周年谭晓风画展在昆明谭晓风美术馆展出

庆祝中國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和谐自然—谭晓风画展

2021年5月29日15时于

云南昆明谭晓风美术馆开幕

意出古人外 鹤于九皋鸣

----谭晓风其人其画

谭晓风有一段极为不平凡的坎坷经历。他1948年出生于四川广安。自幼家贫,父母都是没文化的农民,所以从小就没受到什么文化熏染,仅读过四年小学。“……。乞讨、挨饿、遭人白眼,饱经炎凉辛酸。他在旺苍煤矿被老家追寻而来的造反派抓住,作为“逃犯”,在那种年代里,押解回乡,将是什么下场,生死难料!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好心的矿长帮助下,得以侥幸逃脱。他逃进茫茫的大巴山,在深山里穿行八天八夜。天寒地冻、衣衫单薄、伶仃惶恐、虫蛇为伴。实在是饥饿难耐时,拔个农民地里的萝卜充饥,还留张字条,说明自己实出无奈,请求原谅,以待日后赔偿。人,落魄到这种地步,仍良心未泯,纵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潸然泪下。1972年辗转逃到云南。1974年其父得到平反昭雪,方在云南昭通结婚定居。此时虽无生命之虑,为了生存仍以做木匠、水匠、油漆匠等苦活度日。

接触他的画作,翻阅他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五味集》诗词选和《谭晓风画集》,谁会相信他竟是一个仅有小学四年级的农家子弟。一个木匠、泥水匠、油漆匠出生的画家。他中年启蒙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造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美术系,跟随苏葆桢、徐无闻等教授学习中国花鸟画及诗词。在他艺术生涯的30余年中,游历了全国很多名山大川,搜集了各种珍禽奇卉素材,结识了众多艺术名宿。纵览历代名家手迹,饱临大师名作,得徐青藤、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们之艺术精髓。博古厚今,几经消化,取其精华,创作出大量的有新意而又不失传统的,耳目一新又诗情画意的花鸟画作品。特别是他的诗词:写出了作者的人品、画品、学养。豪放篇大气磅礴,婉约篇情真意切,题画篇贴切动人。究其字里行间,韵律工整,声调铿锵,透出一种深厚的才气。在当今画坛能以自撰诗词入画者,确属寥寥无几。从一些报刊、杂志所发表他的作品、文章,云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有人称他是天才、鬼才、谭葡萄、中国鸟王,而他则戏称自己:“不过是贪才而已”,“好吃葡萄,不食禽类的‘鸟人’”!一个面对荣誉而不沾沾自喜,却是那么从容、淡定、谦虚自律的人,所以他是一个人品、画品俱佳的艺术家,也是一个地道的艺术殉道者。

也许是早年艰辛的生活,赋予了他醇厚而深邃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他对自然无尽的热爱,让他挥洒心情于笔墨之间。也许是他谈笑风生,豪气干云的个性,令他的笔墨苍茫雄浑,厚重拙朴。也许是他早已参透世事,淡泊名利,所以他的画中,总有那么一丝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味道。

谭晓风笔下的写意花鸟,并不囿于呼之欲出的小花小鸟,而是隐约中透露出宋元山水的大气势、大境界。视觉上俯仰往返,远近取舍,山水(特别是湿地)与花鸟巧妙地结合,体现了音乐化的空间感,引领观者身临其境,甚至可以悠闲地徜徉其间,呼吸到山野田园中的清新空气。还有一些作品,画面单纯素朴,或厚重,或轻盈,却自有其直指人心的力量。透过那些淡雅的色彩、含蓄的线条、诗情画意中发出来的气息,似乎可以感受到画家的性情: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是追求空灵的,但同时也是写实的;表面看来没有非常强烈的个性,而真正的个性早已化在笔墨之中。

画中描写的对象----花鸟充满着生命之动、气韵之动,而画作所启示的境界却是沉静的。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旷远幽深,而画中表现的一切,仿佛重新沉落于自然。中国绘画中特有的“静”,不同于西方艺术永不停息地追求“无限”的姿态。谭晓风在自然的一花一鸟,一丘一壑中去发现“无限”,表现“无限”,所以谭晓风的心态是悠然的,自足的,了无挂碍的,他笔下的世界,是洗尽尘滓,莹洁的世界。

他坚持传统不泥古,勇于创新不逾矩。传统功底扎实,又新意自出。他视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是民族性的最根本的体现。他用笔施墨,既有力度,又有灵气。在传统基础上,写出了自己的笔性墨趣,这既是个性,又是一种艺术境界,非笔墨出于心胸,流自心坎而不达。以传统的绘画语言,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怀,谱写洋溢时代新意的“文章”。他画花卉禽鸟,善于抓住瞬间的情状和对形色的敏锐直觉,创造出亲切而富于生命力的形质,使人感悟到时代的气息,获得醇美的愉悦。花鸟画一般适宜表现温丽清润的笔情墨趣。谭晓风不尽然于此,他常以饱蘸激情的笔墨,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意境,使画面充满和谐之美。我们从流溢的色彩,腾跃的线条和花团锦簇的视觉效果中,生生感受到一种生命博大的力度,给人予撼动心弦的生命力量。题材新颖、广泛,满目一新。画家勤于深入生活,在大自然中搜寻、感悟一切美好的东西,在脑海中贮存下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及至笔下,妙构神来,触纸成春。如:葡萄、黑颈鹤、丹顶鹤、燕子、猴子、苍鹭、雄鹰、小熊猫、小鸟,甚至一些叫不上名来的花鸟,均为他入画之列,给人赏心悦目的审美愉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雅情趣。这些作品汇集到一起,犹如一个意趣高远、风清鹤翔的世界,一道丰盛的艺术大餐。这正是谭晓风花鸟画最大的艺术魅力。

我很赞赏《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先生在央视老故事频道《写意人生》栏目中对谭晓风点评的那几段很精辟的语言:“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尤其是花鸟画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花鸟画的发展,工笔画比较多,大写意作品比较少,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艺术主题。艺术家他个人的成长缺少大的波澜,缺少一种思想寄寓,而这一点恰恰是谭晓风他所独具的,所以他的花鸟画创作里面有他自己很多个人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感怀。他把自己对社会的感悟全部寄托在他的笔端,去体现他的精神风貌”。“他能把花鸟画的创作和山水、和环境自然的生态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说二十世纪花鸟画在学术上的一种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他选择了花鸟和生态的结合,选择了黑颈鹤和自然的源流、滩涂的关系。表现的就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寄寓,而是谈到今天由于社会高度发展,科技文明的高度发展,我们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那么通过他的花鸟画作品,让我们能够重新唤起对大自然,对生命的一种热爱,我觉得这就是谭晓风他所表达的一种审美的主题。所以他的画在笔墨上形成了非常粗放、浓重、浑厚、淳朴的这样一种个性特点”。“他的画擅于用减法,用非常简约的笔墨、颜色、色彩来体现主题。从构形到色彩和用笔的处理上是以简约为主。这种简约中所体现的笔墨个性不是那种纤细的。是属于那种淳朴、厚重性的。是粗放中体现的一种笔墨个性,和他的个人情怀。也是他的花鸟画作品独具的特点”。

 艺术大师不是自封的,谭晓风不图虚名,淡泊名利,走自己勤耕苦耘、自强不息之路。就象他在央视专访结尾的总结:未来的艺术道路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淡定的心态,丰富的生活,扎实的修养。我们相信:他未来新的艺术成就将是硕果累累颂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