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毙俘国民党9中将55少将的周希汉为何仅授中将?国民党将军水分大

2023-12-13 12:21 来源:网络 点击:

毙俘国民党9中将55少将的周希汉为何仅授中将?国民党将军水分大

周希汉将军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解放军军史上的传奇将领,开国中将周希汉。

周希汉将军的传奇经历包括但不限于:8岁会抽烟,15岁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曾在一场战役中毙俘国民党9名中将55名少将,被刘伯承元帅称为“赵子龙”……

01、唯一被红军“开除”的开国将领

周希汉,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周家坳村;1927年只有14岁的周希汉就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15岁的周希汉正式加入参加红军。

说实话,周希汉将军参加红军的时间比后来许多开国上将至少要早2到3年;比如开国上将韩先楚就是1931年才正式参加红军的。

不过周希汉将军在红军时期最传奇,也是最幸运的经历是他是唯一被红军“开除”的开国将军。

1931年春,尽管只有18岁,但是已经是红军团级干部的周希汉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被红军“开除”出了队伍:原因是有人举报他是富农。

周希汉

八辈贫农的周希汉觉得这简直是开国际玩笑,于是他很愤怒的和保卫局的同事理论,可是由于他当时的革命引路人丁茂贤的父亲是前清道台,丁茂贤也被当做了混入红军队伍的地主份子处理,自然周希汉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周希汉先是稀里糊涂地被关了一个月后,被保卫局的同事开除出了红军。临走时保卫局的同事给了周希汉一张路条:周希汉系富农出身,开除回乡生产,沿途放行。

周希汉拿着路条,难过了一夜,最后决定自己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开除,他要回老家找组织,让组织上再给他开证明,他还要回来继续干红军。

结果就在他回乡开证明的这几个月时间,张国焘就制造了许多起冤案,为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如果周希汉不是回乡重新开证明,就凭张国焘的为人,周希汉恐怕凶多吉少。

几个月后从老家麻城拿到了贫农证明的周希汉再次加入了红军。

红九军军长何畏

02、曾被军长连打几枪,差点就没命了

周希汉将军在军事上的引路人是徐向前徐帅,徐帅很喜欢周希汉这个肯动脑子的年轻人;周希汉开了证明再次参加红军之后,徐帅就没让他下部队,而是留在自己身边做参谋。

因为一路有徐帅的指点,周希汉军事素养提高得很快,同时,徐帅为人谦逊,喜欢“就事论事”,这也养成了周希汉爱说真话、敢说真话的习惯。

周希汉后来被调到红九军担任作战科科长,当时红九军军长是张国焘的心腹何畏,身为黄埔五期毕业生,又是华侨出身的何畏根本看不起自学成才的“土包子”周希汉,经常不按照周希汉这个作战科长制定的作战计划自行其是。

有一次因为一次指挥失误,何畏不顾实际情况,一定要把错误归咎到周希汉头上;周希汉不是不能承担责任,但是周希汉受不了别人冤枉自己,哪怕领导都不行。周希汉见何畏还在喋喋不休指责自己,脾气上来了当众和何畏争论,并且指出了指挥失误的人是何畏。

何畏要面子,被周希汉这么当众一数落,当即恼羞成怒掏出枪就对着周希汉连开数枪;不过实话实说,何畏虽然脾气大,但是还是有基本理智的,他开枪目的就是为了吓唬吓唬周希汉;但是周希汉根本没怕,即便是何畏对自己开了几枪,周希汉还是没有认怂,还梗着脖子陈述自己的道理。

最终何畏还被周希汉的硬骨头给折服了,后来反而愿意主动听周希汉这个作战科长的了。

缴获日军辎重的陈赓与参谋长周希汉

03、因为太耿直,多次丧失担任部队主官的机会

周希汉将军在解放军中的成长轨迹很有意思,他没有当过营长而当科长,没有当过团长而当旅长,没有当过师长而当军长。

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周希汉的脾气过于耿直。实话实说,这也影响了后来他的授衔。因为在战功都差不太多的情况下,谁评上将谁评中将,很多时候就要看个人履历,周希汉将军没有做过营长、团长,尤其是在红军时期没有做过营长和团长,这就造成他和开国上将失之交臂了。

前面说了,周希汉被开除后重回部队,结果没能回老部队,被徐帅要到身边当起了参谋;这当然是徐帅爱才惜才,保护周希汉;毕竟当时周希汉之前那个团的团长和政委都被张国焘关起来审查了。

但是,这也使得周希汉失去了担任营级主官的机会。

后来年仅21岁的周希汉就当上了红九军的作战科科长,应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如果一切顺利,周希汉可能担任一段时间作战科科长后就会下部队担任团级主官。

但是就在这个当口,爱说真话、敢说真话的周希汉又因为说话直接得罪了张国焘,被免去了作战科科长职务,调去当油印科长;虽然经过徐帅的斡旋周希汉还是保住了作战科科长的职务,但是红九军不能待了,只能去红三十一军当作战科科长。

要知道红三十一军是新组建的部队,政委詹才芳将军授衔时授的是中将,而红九军副军长授衔时授的是上将。

如果不是周希汉将军为人太过于耿直,导致多次得罪张国焘,他要是在长征前担任过正师级职务,那么他授上将可能性就很大了。

晚年的周希汉将军

04、毙俘国民党9名中将55名少将

周希汉将军最传奇的经历当属在淮海战役时期,他曾经一战就毙俘黄维兵团的9名中将55名少将,堪称解放军军史上毙俘敌军将军最多。

很多网友就表示,就凭此次战功,周希汉就应该评上将。

这里兰台并没有贬低周希汉将军战功的意思,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之所以老拿“一战毙俘国民党9名中将55名少将”说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周希汉将军没在解放战争初期当师长,而当军长的时间又太短了,虽然他作为参谋长参与了若干重大战役,但是毕竟不是主官啊。

另外,兰台多次说过,国民党系统军衔分为职务军衔以及铨叙军衔两种,国民党将军退休是按照铨叙军衔领取退休金的,而职务军衔则一旦不担任该职务就没有了。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方面实在拿不出什么激励手段了,只能搞军衔大派送,什么少将团长、少将游击支队长(营级)满天飞,这些少将,他们的铨叙军衔说不定只是少校和上尉。

这可不是兰台胡说,廖耀湘大家知道吧?廖耀湘当上国民党新六军中将军长半年后,他的铨叙军衔才从骑兵上校提拔为少将。

所以,周希汉将军“一战毙俘国民党9名中将55名少将”确实很经典,军史留名;但是要说周希汉将军靠“一战毙俘国民党9名中将55名少将”就能评上将就夸张了。

客观地说,周希汉将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有点可惜,但是也是实至名归,并没有什么不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