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71岁老人第18次参加高考成“钉子户”,鸡汤最终熬成了毒砒霜

2024-09-02 13:02 来源:网络 点击:

71岁老人第18次参加高考成“钉子户”,鸡汤最终熬成了毒砒霜

#头条创作挑战赛#

“2018年6月5日,沈阳,康连喜,这个生长在辽宁省阜新市韩家店西瓦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因每年参加高考而被许多人而熟知。对于康连喜来说,一年一度的高考就像他人生的一个舞台,只有在每年的这几天里他才能跃入大众的视线中。对于即将迎来的第18次高考,他仍乐此不疲,领到准考证后的他难掩喜悦之情。”

10年前也有看到过类似的新闻,我被这样老人的精神所感动,他有梦想,有目标,锲而不舍,简直是我们08年考生的榜样,冲刺高考的正能量。10年后,又看到这样的新闻,不知道是不是和10年前同一个主人翁呢,很有可能,只不过10年后,网络发达,各大媒体开始疯狂报道“励志”时发现变味了,这根本就是用18年熬制的一碗毒鸡汤!

1977年高考恢复,老人高考错过了,第二年报上了,但是遗憾落榜了,于是一直考到2018年。他只有一个信念:高考改变命运!政策不变就考到死……

把时光倒回十几二十年前,高考真的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因为考完包分配。和村里的父辈们聊天,总有一两个叹气的:如果那年高考再多考2分就好了,就2分,现在不至于就在家里种地了。也有说复读的,只是越复读,考得越差,终于放弃了……

一晃40年过去了,老人还是放不下高考,没有家,没有子女,没有好的生计,更多的是捡破烂,高考成了唯一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71岁老人踏上高考的舞台,万众瞩目,这是老人一年中最闪耀的时刻,他终于走进了考场,他是一个考生,更像是一个“明星”,一个事情坚持18年,不论成败,这坚持的本身就很伟大!

40年过去了,教育制度还是通过高考选拔人才,只不过高考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高考了,教育的口号也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样的坚持有意义吗?似乎已经用有没有意义来衡量了,对于老人来说这是习惯,这是活下去的一个信仰,因为——明年还要继续参加高考。

这有和“愚公移山”有点类似的感觉,现实生活中愚公是没有办法把山移走的,他想只要不停挖山一定会平,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下一辈谁能控制呢?下一辈说不准会搬家,下下一辈说不定开发成了旅游景区呢?谁知道!精神可嘉,不可效仿。

老人之前17次高考,最好成绩303,有大学录取过,后因专业不好放弃了,要考重点大学。这实在是有愚公移山的感觉,高考制度没变,但是高考的内容是不停在变的,这样的高考是没有尽头的,除了对于他自己,对于别人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的,实现了什么都好说,但是明知到死实现不了呢?

鸡汤虽好,搁置久了飘到天上再洒落在地上就成了砒霜。为坚持点赞,为坚持感叹,40年蹉跎一生,18载又出多少英雄好汉……(作者同村汉)#头条看见每一种生活##健康科普我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