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向海清:被孙俪每月资助500元,上大学后写长文控诉:她太抠了

2024-09-21 23:56 来源:网络 点击:

向海清:被孙俪每月资助500元,上大学后写长文控诉:她太抠了

2006年,韩寒在博客中发文:“普通人在市内养大型犬都不允许,凭什么孙俪就能在上海养狼?”

这一句反讽将向海清和孙俪反目成仇的事件推上热搜。

向海清原本是孙俪和妈妈资助的一位贫困山区的学生。

然而上大学后,向海清在一篇6000字的长文中写下了这样醒目的字眼:

“她们完全有能力控制我在上海的一切,人穷志不短,要有尊严啊!连狗都不如的人有尊严吗?我没有了人格,没有了尊严,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来折磨我。”

这篇长文让孙俪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演艺道路险些暂停。

她和向海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2002年3月,重庆卫视正在播放《希望在山区》的纪录片。

影片中有很多来自重庆山区的贫困学生,向海清就是其中一位。

导演希望通过这档节目让社会各界人士给予这些学生帮助。

碰巧孙俪在电视上看到了向海清的片段。

当时她正在广西拍摄电视剧《玉观音》。

想到自己是明星,她不想虚张声势,于是让妈妈邓丽芳来联系重庆卫视的热线电话。

这一年向海清刚刚上高一,因为家庭贫困,母亲又患有疾病,他一直在退学的边缘徘徊。

孙俪就和妈妈商量每个月资助他500块钱。

这笔钱先是到节目组,再转到村长手上。

当村长拿着500块钱送到向海清家里时,他们全家人都哭了。

这件事也被向海清写在6000字的长文里,并说道“这一幕我永生难忘!”

十几岁的向海清,第一次感觉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因为资助都是匿名的,他只知道对方叫邓女士,根本不知道是孙俪的母亲,就连节目组也不知道。

有了孙俪每个月的资助后,向海清的压力减轻了许多,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500块钱。

那可是2002年,这笔钱足够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了。

况且孙俪母女对向海清的帮助不仅停留在金钱上。

她们经常从上海买书籍资料寄给他。

邓女士知道向海清妈妈有哮踹, 特意从上海买了药给他邮过去。

到这时,向海清对邓女士满是感恩。

在他心里,邓女士仿佛就是他全家的恩人。

事情到现在来看,一切都还很和谐。

直到2004年,向海清高考失利。

孙俪和妈妈在信中鼓励他不要灰心。

“孩子我劝你复读一年,继续考大学,一定要走出大山!”

邓女士还出钱供他继续复读。

如果没有孙俪和妈妈的帮助,以向海清的家庭条件,很难支持他复读。

可惜,向海清把她们母女的资助当做了理所应当。

2005年,向海清再次参加高考。

邓女士在信中建议他考到上海,并推荐他考上海水产大学。

也许当时孙俪母女想着在一个城市能好好照顾他。

高考成绩出来后,向海清没有辜负邓女士的期待。

他考上了大学,终于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2005年9月份,向海清背着行囊踏上前往上海的火车。

全新的生活在等待着他,全新的人生也即将开始。

开学当天,孙俪和妈妈亲自去火车站接向海清。

直到这时,向海清才知道原来一直资助自己的是孙俪。

初次见面,邓女士和孙莉给了向海清一个拥抱。

在她们眼里早就把向海清当做家人了。

尤其是孙俪,这些年给他寄过很多学习用品,在心里一直把他当亲弟弟一样对待。

此时向海清的心情也难以言表。

孙俪还和母亲亲自把他送进学校,为他缴纳学费和住宿费,整理好床铺才离开。

新的城市,新的同学,新的生活。

向海清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邓女士临走时对他说:“在学校好好学习,生活费不够了再找我们要,不用太节俭。”

这句话让向海清在上海活的更加有底气。

也渐渐忘记了自己来求学的初衷。

开学第一天他在学生会竞选了职位。

这本是一件好事,结果第一个月光打电话联系同学就用了90多块钱的话费。

2005年,很多人的话费才十几块钱。

邓女士一个月都用不了这么多,于是就对他说:“你又没有参加工作,怎么有这么多电话要打?好好学习最重要,不要当班干部浪费太多时间。”

这句话让向海清很不高兴,他觉得自己连进学生会的权利都没有吗?

还有一次他花170块钱打了乙肝疫苗,然后就给邓女士打电话多要一些生活费。

邓女士察觉不对劲,就给向海清辅导员打了通电话。

在电话中辅导员说向海清申请了助学金,每学期都有6000元,平时还在办公室给辅导员当助理,每个月有300元的补贴。

再加上孙俪每个月打给他的500元生活费,平均下来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有1000多元。

这在十几年前已经不少了。

然而向海清还会隔三差五的向她们母女追加生活费。

似乎他忘记别人对他的支持并不是理所应当。

接连几次被打电话要钱,让孙俪对向海清大失所望。

她觉得一直无条件的资助他,反而会磨灭他的斗志,助长他的不劳而获。

于是,孙俪和妈妈断绝了对他的资助,也不再接听他的电话。

等向海清发现资助中断时,他打电话过去询问。

结果电话直接转接为语音留言。

这下向海清才明白,原来大明星孙俪和自己断绝联系了。

从02年开始到05年结束,4年的资助到此为止。

02

2006年,《希望在山区》的工作人员邱朝举回访当初接受资助的孩子。

向海清对邱朝举说:“资助我的人是演员孙俪。”

邱朝举听见此事又惊又喜,他让向海清把他们这几年发生的事都说出来,然后录制一期节目。

结果向海清向邱朝举大诉苦水:“我刚上大学没多久,他们就不再资助我了。”

然后,向海清就写出了那篇长达6000字的文章。

文中表达了对孙俪和邓女士的感谢,同时也指责她们言而无信,口口声声说会资助他到大学毕业,结果大一就中断了生活费。

还在文中提到是孙俪母女要他来的上海,结果到上海后又不管他。

打电话找邓女士要钱,邓女士却对他说:“你怎么这么烦人啊,家里养的狗都比你听话。”

这篇文章他只交给了邱朝举,没有给第二个人。

邱朝举答应向海清不会外传,结果他转身就把这篇文章发在网上。

虽然文中没有指名道姓是孙俪和邓女士,但还是有网友猜到了。

于是,“孙俪资助门”事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很多人说她作秀、假慈善、抠门等等。

再加上向海清的文章大部分都在讲自己是个弱势群体,在上海生活有多么不容易。

整篇文章都没有提到怨恨孙俪,一直在感谢,但一字一句都充满了怨恨。

无数个反问句,把孙俪和邓女士推向舆论顶峰。

“她们完全有能力控制我在上海的一切,这不是很容易吗?”

“我渴望有人帮助我,让我顺利地度过学习的难关,回想自己所经历的事,我不觉得我做错了什么啊。”

“我给自己找到错的地方在于太年轻太淳朴了,大山深处的我无能力去面对这复杂社会中复杂的人!而一个弱势贫穷的我又怎样能主宰这一切呢?”

“我深深的反省是我太幼稚了,我都不懂得用言不由衷的话和人交往!但是做正直的人有错吗?我真不知道答案!我想这就是乡村和城市的差别吧!也可以说是农村人和城市人的一个碰撞吧!”

没有一个字带攻击性,没有一句脏话,但每一个字都在骂孙俪。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绿茶”。

此文发出后,孙俪在舆论中占了下风。

毕竟向海清一直以弱势群众自称,大明星孙俪和他差距太大。

更有网友因为文中向海清的表述,指责邓女士咄咄逼人。

难道贫困生就不能进学生会吗?难道贫困生就不能当班干部吗?

甚至有人说孙俪资助贫困生只是为了立人设,

捐点小钱博取一点观众缘。

眼看舆论越来越激烈,孙俪的工作被迫暂停。

媒体打爆了电话。

孙俪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说了一句:“我现在和我妈都睡不着觉,我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然后,她关掉手机不与外界联系,其他事全权交给经纪人处理。

记者只能从经纪人口中了解孙俪本人的态度。

以下为记者和孙丽的对话。

记者:孙俪为何始终不愿意对此事作出正面回应?

孙俪经纪人:她不愿意多说,说我为你做这个做那个,说自己好人家不好,怕打扰对方的生活,毕竟他还要上大学。

记者:孙俪母女和向海清之间的纠纷是怎样产生的?

孙俪经纪人:有些媒体引用向海清的信,说孙俪因为他月消费超过500块,中途停止对其资助。实际上,学费是大头都给你交了,我想孙俪母女也不会在生活费上过于克扣。我敢保证,每个月给他的钱绝对不止500块。作为家长,孩子的开销大了,妈妈说他了,谁家不这样呢?2002年,孙俪还是个小女孩都肯拿钱资助,这会儿怎么会跟他计较呢?

记者:孙俪的母亲有没有在通电话时说过“我养的宠物狗都比你听话”?

孙俪经纪人:阿姨没有讲过这句话。孙俪老愿意压事儿,捐助别人都不愿意多说。孙俪母亲有些无奈和伤心。她们俩什么也不求,母女都是信佛的人,希望自己好,也要普及到周围的人都好。现在孙俪母亲还在捐助社区的敬老院。

记者:在新闻登出来之后,向海清和孙俪、孙母有过联系吗?孙俪经纪人:前几天是感恩节,那天张海清还发来短信,说天冷姐姐多加衣服,这些彼此的关怀一直都有。事情发生之后,他们之间没有再联系,孙俪不可能打电话去进行所谓“质问”,向海清也没有打来电话。现在,媒体介入了家庭式的一种私密关系。

记者:以后孙俪母女还会资助向海清吗?孙俪经纪人:可以鼓励成才,但不能鞭打成才。学校资助学生,也是要前几名才资助,不是说有感情就非要资助。孙俪希望他(向海清)能成才,自食其力,对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孙俪资助他的最终意愿。但孩子未必能接受这个愿望,所以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但经纪人的回应不足以平复网友的愤怒。

关键时刻,向海清的大学校友纷纷出来发声。

03

据校友透露,向海清根本就不贫困,他有学校给的补助,还有孙俪给的生活费,平日花钱大手大脚。

还把自己女友从重庆接到上海游玩了6天。

这6天所有的费用都是向海清承担。

刚开学还找孙俪要钱,想要买最新款的手机。

整个学校都没有几个人用那么好的手机。

学校的老师也站出来发声,称向海清的生活费虽然不算最多,但也是学校正常学生的水平,根本谈不上贫困。

但他的原生家庭确实比较可怜,母亲一直生着病。

可这并不能成为他理所应当找孙俪要钱的理由。

孙俪与他素不相识,能资助他读高中就已经是莫大的恩情。

毕竟孙俪也只是一个小姑娘,她没有义务承担起另一个家庭的责任。

向海清早已成年,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应该学会靠自己赚钱养家,而不是一味的寻求善心人士的帮助。

想必这也是孙俪断绝资助的目的。

她不想因为自己的资助,助长向海清的贪婪。

回看这社会上有很多学生是靠陌生人资助上的大学。

但他们在步入大学校园后,都已经开始学会自给自足,甚至还会还钱给恩人。

而向海清却理直气壮的向她人索要。

在大学校友的曝光后,孙俪的口碑逐渐回升。

反倒是向海清已经无地自容。

学校的同学都知道他在文中讽刺了孙俪,所以没有人再愿意跟他接触,免得他恩将仇报。

外界还有很多媒体到校园里寻找向海清。

在众多压力下,向海清不得不休学一年回老家山区暂避风头。

风头过去之后他才敢返回学校。

这时候孙俪站出来说:“请大家不要再聊这件事了,毕竟他还在上学。”

孙俪是善良的。

事情走到这一步还能为向海清着想。

或许是看到了她年轻时的影子,所以希望这个孩子能有个好的未来。

孙俪父母在她12岁的时候就离婚了。

父亲只留下2000块钱,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是她母亲邓女士一天打好几份工把她养大。

为了让女儿有更好的将来,无论自己工资多少,她都坚持送女儿去学舞蹈。

孙俪也很争气,15岁的时候就被选进文艺演出队。

从那时候开始,她就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并且攒够了上艺校的钱。

她希望向海清也可以自给自足,不要过度依赖外界的帮助。

很显然,向海清背离了孙俪资助他的初衷。

她资助向海清的初衷是想让他坚持读完高中,让他有生活下去的信心。

即使高考失利也没有埋怨他,还出钱让他继续复读。

并承诺会支持他读到大学毕业。

可向海清一次次让她寒了心。

还差点影响自己的演艺事业。

如果没有校友们的发言,很难想象孙俪能不能度过这关。

关键时刻,韩寒也出来发文力挺孙俪。

并且和向海清一样,用反讽的语气写了一句话。

“孙俪为什么能在上海养狼?”

毕业后的向海清没有留在上海。

很多大公司都拒绝录用他。

短暂见识过上海的繁华后,向海清最终还是回到了重庆老家。

据大学校友透露,毕业后向海清在老家的一家小公司里当职员。

早就没有当初刚到上海时的精气神。

就像他在文中说的“如果有阿姨和姐姐的帮助,我在上海找工作会轻松许多。”

的确,如果他没有和孙莉反目成仇,说不定现在孙俪就把他带在身边,又或者帮他安排一个好去处。

既然孙俪母女把他叫到上海来上学,肯定是做好长期照顾他的打算。

结果却被向海清伤透了心。

如果他当初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或许这一切都会不一样。

俗话说人穷志不穷。

在困难时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但不能利用他人的善心,满足自己的私欲。

要学会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更何况孙俪母女根本不求他报答什么,只希望他不要恩将仇报。

当然,这场“捐助门”事件中的邱朝举也很迷惑。

他本是一个热心于公益的记者,帮很多贫困学子找到了资助对象。

可这次冒然把向海清的信公布于众,既违背了他与向海清保密的承诺,又险些毁了孙俪的演艺事业。

但这并没有让孙俪停止自己的善良。

她依旧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

还曾给一家动物救助站捐赠了3辆卡车的物资。

至于向海清,她再也没有提起过。

本来像姐弟一样,结果现在形同陌路。

这一切都是向海清咎由自取。

希望他能在岁月的磨炼中学会知恩图报,能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善待每一位帮助过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