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白:一个被杨永信“电击”过的孩子
独白:一个被杨永信“电击”过的孩子
2019年9月8日,重庆石桥铺3名十二三岁的女孩从18楼一起跳下,当场身亡,有人怀疑,很有可能与网络游戏有关。2018年重庆忠县某学校,两名初中女生因迷恋上一款“自杀游戏”相约一起跳了楼。
该事件对绝大部分局外人来说,仅仅是一时的震惊、惋惜和遗憾,但留给其父母亲人的却是永远难以弥合的巨大精神创伤。
我是2013年因痴迷网游被父母送进临沂网戒中心的,在中心我亲眼目睹了很多孩子的脆弱、敏感、扭曲和极端,暴力、自残、自杀、吸毒是我们的标配,正是杨叔的“电击”和“洗脑”让数千孩子人性复苏,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而我则顺利考上大学,进而毕业参加工作,并有了一位非常漂亮贤淑的妻子及一个可爱的女儿。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她们如我一样,有幸遇上杨叔,被杨永信“电击”,被杨永信“洗脑”,或许悲剧不会发生。
从2009年到2016年,再到2019年,成功救治了数千名问题孩子和家庭的杨叔被别有用心的游戏商和恶媒谣记彻底污名化,莫须有的“摧残青少年”的罪名被强加到了杨叔的头上,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个别当权者竟然为平息舆论,自保乌纱,不辨是非真伪,关停网戒,调离杨叔,这是何等的悲哀?毁掉一个杨永信不足为奇,但千千万万的问题孩子呢?在生命和所谓的“电击”之间,我们如何选择?
2016年10月,微博“哇塞侠”发表了我的独白《一个被杨永信“电击”过的孩子》,在青少年自杀悲剧不断发生的当下,我委托头条号“网梦醒来”重新发表这篇文章,希望能还原一个真实的杨永信,更希望在世卫组织把游戏障碍正式列入精神疾病、国家卫健委发布游戏障碍防治专家共识的背景下,恢复临沂网戒中心,让杨永信继续救治网瘾孩子,善莫大焉!
针对2016.8.7号游戏开发商雷斯林掀起的“杨永信电击戒网瘾事件”临沂卫健委做出的公开声明
离开临沂网戒中心三年了,作为曾经的盟友,我依然与中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临沂生活的日子里,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大的变化,但直到离开那里,回到学校,走进原来的生活,才发现一切真的大有不同——我变了,由内而外的质的变化。
记得2012年的时候,在高中生活的压力下,我选择了通过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着实心里很空虚,可仍旧不愿面对现实的困难与挫折,只有在上网的时候才会忘记所谓的痛苦,久而久之便网瘾严重,不能自拔。当时除了去网吧上网,真的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让我觉得好受一点,连最喜欢的篮球都不怎么打了,更别提对亲人造成的伤害。面对父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劝说,自己早已无动于衷,甚至仇视憎恨,浑浑噩噩地在那个自我的世界里过了大半年的时光,十八九岁的年纪,就这么虚度了。直到2013年初来到临沂,才算是改变自己的真正开始。
刚开始和初来乍到的盟友一样,拼命抵触反抗,极端地憎恨中心,也想着早点出去,然后有朝一日可以报复这个地方,杨永信怎么能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呢?但是当你冷静思考,可以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时候,事情显然有了变化,相对之态度也会发生改变。所谓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电击”,实际上就是低频脉冲治疗,我经历过,可并非那样的魔鬼化,痛是有的,但不是不能忍受,更不会“电死人”,我见过同期住院的和返院分享的那么多盟友,没有一个因所谓的“电击”而有任何伤害或有后遗症。不要刻意去放大它,其实就像手术一样,在中心待的久了,就会懂得治疗带给人的积极一面,那就是理性和改变,封闭的心灵会敞开,错误的认知会更快得到纠正,正能量的理念会得到强化及固化。
没有亲身经历过改变的过程,很难体会我与父母在中心所感受到的积极氛围和正能量的感化,这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
杨永信,他用网戒中心的模式来重新塑造了我的性格,我更愿意称他为杨叔,因为打心里确实很尊重他。杨叔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仅是他敬业的工作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是他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换来了网戒中心十年6000多家庭的希望与重生。
当听说网上有人抨击和诽谤杨叔的时候,我也浏览了一些负面说法的文章和报道,大多都是赚眼球赢点击率的爆料文章和非理性的谩骂、诋毁、甚至人身攻击的流言和帖子,还有围观群众留下的“义愤填膺”的不客观评论。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看待出现这种事情的背后,不否认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同情和担心接受治疗的网瘾孩子,但始作俑者却是不良游戏商家或别有用心的媒体利用大众的同情心理,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埋没大义良知,披着“正义”虎皮,蓄意误导舆论攻击否定中心和杨叔的做法,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而最可悲的是被不良商人所利用的游戏玩家们,既是网游的受害者,又是他们的炮灰、马前卒。
毛主席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实情况到底是怎样,还是要问在中心经历过改变的家长、盟友们,还有他们生活圈子中的亲友师朋,对当事人去中心前后回到学校或单位的真实表现的评价,以及他们对中心的理解和看法。评论事物的是非不可能一棍子打死,不留余地彻底否定它,网戒中心十年来的成功事实摆在那里,毋庸置疑。我相信党和政府不会为“蚍蜉”所左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即将出台就是最好的解答。
再说一下心理课堂的大点评环节,这才是盟友们真正触动心底深处,促使自己改变的关键。我们每天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大点评课堂上度过,听心理医生也就是点评师对具体个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中心每天都会有事情发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被反映到点评师那里,或者是盟友们写出关于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反思或者隐藏心魔的晾晒,总之在问题背后就是难以改变的盟友身上的“病根”。
如果不找出自己问题所在,也就无法真正走出心中的阴影,活在自己已经建立的错误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之下,积重难返。网瘾不除,何谈自己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通过点评师的点评,我们可以有效地找到问题的所在,对症下药,其实就是自私作祟,幼稚执拗的心理偏念害了自己。
当年的我,被杨叔送了四个大字“心理缺钙”,也就是心智上的不成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低下。伴随的当然还有低频脉冲治疗,看你怎么看待了:你要是觉得是惩罚呢,就会心生恨意并抵触改变,而我是这样认为的,通过治疗和点评,我意识到问题关键之所在,而治疗就是突破和转折,让自己在痛的基础上切莫忘记“心理缺钙”带给自己的负面作用,肉体上有点疼痛是次要的,但精神上受它的反复折磨就是自己的原因了。从内心的阴暗面走出来,柳暗花明,海阔天空;陷进去,万劫不复,痛苦轮回。为何不想开一点呢?我便选择了积极向上的道路。
我从外抗到内抗,从消极改变到积极主动改变的过程是比较短的,因为自己很快就从中受益了,我当年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要高考,因为网瘾休学在家,而就是在中心改变的这两个半月,表现积极向上,因而得到杨叔的肯定,他鼓励我回学校参加高三冲刺,复习48天,我最终考上了警校本科侦查专业。而后我又主动与父母回临沂补全了剩下的疗程,才打点行囊前往大学校园。可以说在中心的时间丝毫没有耽误我的学习生活,反而高效促进,让我考上大学,全都是中心改变的成果和功劳。如今的我毕业在即,距离考研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希望梦想依旧能在中心理念指导下早日实现。全力以赴,问心无愧!
继网戒中心经历过2009年的炒作风波后,由不良游戏商家引发的关于对网戒中心以及杨叔的负面评论和报道越来越多,甚至有个别没有被成功改变的盟友,怀着一种报复心理及主观恶意来攻击中心,发布不良言论,甚至污蔑杨叔,实在令人费解。各种行为背后无非是肆意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对治疗手段的误解,还有对杨叔和中心的恨意。然而为了博人眼球,大肆渲染自己在中心的“不公正待遇”,是非常不客观的。凡是进入中心的盟友,无一例外都是问题孩子,或者三观出现严重问题的人,所以未能成功改变离开中心的盟友,对中心有不当言论也是正常的。
理性看待中心,正确认识中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如果中心不存,杨叔不能再继续网戒事业,挽救网瘾少年和苦难家庭的责任又会落到谁的肩上,谁又能担当的起呢?又会有多少父母心碎,多少少年沉沦,又有多少家破人亡,支离破碎的社会悲剧出现呢?
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网瘾”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今天看来,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现在低头族随处可见,人们走在街道边,坐在地铁里,又或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游、刷微博、发朋友圈的现象司空见惯。但是大家无法体会到,网络游戏让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背后,是受害少年的亲人绝望无奈、以泪洗面、生不如死的痛苦。我的父母就只有我一个儿子,他们对我倾注了他们所有的爱,当我毫不爱惜自己,沉迷网游自暴自弃的时候,他们的那种痛苦折磨更甚。后来每当我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多么伤害他们,我就对当初的自私放纵悔恨不已。纵然时光消逝,脑海里还是觉得这是一道很深的伤痕,经久不去。
网瘾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想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该用现实中的每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自己得出答案。那些觉得“网瘾没那么可怕,网戒中心却很可怕”的人们,真的应该走进临沂网戒中心,亲自去瞧一瞧、看一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血淋淋悲惨凄凉的现实。你们在批判杨永信“摧残”孩子,在谴责家长们不会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你们所同情的这些孩子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网瘾戒治综合干预模式-杨氏模式 科技成果鉴定会,各位专家领导与网瘾孩子们的合影
临沂网戒中心十余年来,接收的孩子不单单有网瘾,还有赌瘾、酒瘾......甚至还有毒瘾。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光是走入了误区,而且有的已经在偏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监狱或者地狱的大门;不仅仅是青少年,还有业已成家的大龄男女;不光有小学生中学生,还有名牌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网络成瘾背后的心理问题,到底有多么可怕,单是一句两句或者是分析精确的统计数字,是看不出来的。当你真的沉下心来看一看杨永信戒网瘾的社会效益,我觉得用功德无量来形容毫不为过。
我以自己亲眼所见为例:2013年初,曾有四名上海某大学的高材生在中心改变,他们全都是因为沉迷网游荒废大好青春而休学辍学;还有退役的军人,转业后不务正业,沉迷游戏丧失心性而来中心改变的;因为花巨资玩游戏导致偷摸抢骗、逃学厌学的,打架斗殴、早恋同居的,甚至有自杀冲动的未成年学生更是数不胜数......离开中心的时候,他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真该让你见一下他们进出中心的精神面貌的变化,你不禁赞叹中心的神奇之处,杨氏网戒模式对健康人格的塑造,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离开中心的盟友们,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不光有考学升学,年级第一,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有在部队立功授奖的军人,有在一线打击犯罪的警察,有在天空翱翔的飞行员,有在商场上努力奋斗的老板......做学生的刻苦努力,工作上班的兢兢业业,劳动创业的不辞辛苦,这一切都是杨叔用他的模式换来的,带给大家无穷无尽的受益。怎能把网戒中心抹黑,将杨永信冠以骂名?!现实摆在那里,清者自清,再多的流言蜚语掩盖不了十余年来六千多家庭洋溢在脸上的灿烂笑容,湮灭不了大家对杨永信的衷心感谢和美好祝福,打击不了中心众志成城坚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数千名孩子的美好未来都是从这里起步,临沂网戒中心是广大盟友和家长们永远依赖的“家”!
杨氏模式综合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创新性,居国际先进水平,建议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的范围。
最后,作为中心的受益者和拥护者,我不否认自己的观点或许带有主观色彩的一面。不过,如果你想得到自己客观的结论,诚心地希望你能走进临沂网戒中心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看是否像网上谣传的那样洪水猛兽。杨永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心到底是不是所谓的监狱、地狱,很多时候真的是三人成虎,千万不要被舆论蒙蔽了双眼。从盟友角度浅谈临沂网戒中心,言论或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包容谅解!
-
- 演员张丹露:一生挚爱梅艳芳的赵文卓,养育私生子为何最终娶了她
-
2024-09-27 00:26:38
-
- 嘻哈之神2Pac被枪杀案-一个具有美国特色的街头悬案
-
2024-09-27 00:24:22
-
- 1944年,松花江“坠龙”事件,百人目睹黑龙坠落消失,真相如何?
-
2024-09-27 00:22:05
-
- 2009年澳洲林珺案:15岁女孩全家半夜惨遭杀害,她却与凶手同居2年
-
2024-09-27 00:19:49
-
- 八路军129师究竟有多牛?抗战中歼敌42万余人,当之无愧的主力师
-
2024-09-27 00:17:33
-
- 98洪灾 堤在人在 堤亡人亡!九江百姓跪求:不要跳了家没有你们重要
-
2024-09-27 00:15:17
-
- 《巴黎圣母院》对历史来讲有什么意义,当中的建筑有着什么象征?
-
2024-09-27 00:13:01
-
- 全国各省出兵抗日,哪支最能打?邓公:川军意志坚、桂军战力强!
-
2024-09-27 00:10:44
-
- 离我们很近的美国第七舰队
-
2024-09-27 00:08:28
-
- 中国人的血不会白流,十二年前湄公河惨案,如今已御贼于国门之外
-
2024-09-27 00:06:11
-
- 精选国内外八大特色文旅小镇
-
2024-09-27 00:03:55
-
- 副省长女儿孟军:下嫁任正非,生下孟晚舟,离婚后淡泊名利
-
2024-09-27 00:01:38
-
- 从“陪酒风波”到“爱的抱抱”,“黑泽志玲”的人生远比想象精彩
-
2024-09-26 23:59:22
-
- 张子强接过8位富豪绑架名单,果断划掉霍英东,直言此人勿动
-
2024-09-26 23:57:06
-
- 05届“超女”:选秀元年,属于她们的时代还不曾落幕
-
2024-09-26 23:54:50
-
- 小米手机性价比最高的是哪款手机?
-
2024-09-26 23:52:33
-
- “湖南孝子”吴永宁:为挣10万给母亲看病,不幸从263米高楼坠亡
-
2024-09-26 23:50:17
-
- 从武三思告密、婉儿被毁容开始的恩怨情仇|上官婉儿与武三思
-
2024-09-26 04:20:50
-
- 钟月林:70年的陪伴,一生情,诠释了什么是真爱
-
2024-09-26 04:18:34
-
- 东方第一哨和珍宝岛(下)
-
2024-09-26 0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