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勘探发现至少12种深海新物种 包括海苔、软体动物和珊瑚
大西洋勘探发现至少12种深海新物种 包括海苔、软体动物和珊瑚
研究团队发现生活在深海的珊瑚群。
“马丁萨”生长在黑色珊瑚上。
(报道)据东网:深海有不少未知生物等待人类探索。来自大西洋周边13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在大西洋深海展开超过5年勘探后,近日公布发现至少12种深海新物种,包括海苔、软体动物和珊瑚,并发现该区录得约35种生物种的纪录。
名为“the Atlas”的计划集合海洋化学、物理及生物等约70名专家,在北大西洋进行40多次探索,研究海洋环境在全球暖化和人类过度开发深海下如何转变。团队发现多种新物种,包括一种名叫“马丁萨”(Epizoanthus martinsae)的珊瑚,它生长在400米深海的黑色珊瑚上。
领导计划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罗伯茨(Murray Roberts)教授表示,研究发现完整的深海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一样,深海的生物多样性需要受到保护。研究提到,全球人口增加,出现更多深海捕鱼及钻油等活动。深海生物研究可以寻找可用的资源,同时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海洋。
相关报道:大西洋发现12支新物种隐藏在深海之中
(报道)据新浪科技(叶倾城):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通过五年间对大西洋深海进行全面勘测研究,发现了12种新物种。他们表示,由于此前海底环境未被深入勘测,一些海苔藓、软体动物和珊瑚物种一直没被发现。
研究人员警告称,这些新发现的海洋生物可能已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使海洋逐渐酸化,尤其导致珊瑚骨骼被腐蚀。参与此项研究的科学家强调称,现在开始保护这些特殊物种以及它们的栖息环境还为时不晚。
据悉,大西洋深海勘测任务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
1、新物种:至少发现12种深海新物种,同时,研究小组还在之前不为人知的深海区域发现大约35个新物种记录,需要进一步核实。
2、气候变化:海洋变暖、酸化和食物供应减少,将显著改变和减少适合深海物种的栖息地。
3、热液喷口:科学家在亚速尔群岛发现一片海底温泉,热液区是具有相对高生物生产力的重要区域,在广阔的深海中孕育着复杂的生物群落。
4、海洋深渊:英国利物浦大学海洋化学家乔治·沃尔夫教授指出,可以这样说,未来海洋探索的道路仍很长,我们勘测到的月球和火星表面地图甚至比地球海底地图更全面。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进行深海勘测,你都会发现新物种,它们不仅仅是单个物种,而是长期栖息海底的生态系统。
英国爱丁堡大学默里·罗伯茨教授负责这项勘测项目,近5年的探索和调查现已揭晓海洋中一些“特殊区域”,并搞清一些神秘生物是如何幸存下来。
罗伯茨解释称,我们发现由海绵或者深海珊瑚形成的整体生态群落,它们形成了“深海城市”。它们支持生命存在,所以这里对于鱼类产卵繁殖非常重要。如果这些海底生态环境遭受人类活动破坏,鱼类就没有地方产卵,整个生态系统功能就会逐渐丧失。
这就像理解雨林是陆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环境,深海也是如此,有一些重要区域需要保护,最重要的是,它们彼此相互联系。
缓慢的洋流
该海洋勘测项目涉及来自大西洋周边13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他们结合了海洋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发现,观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对深海捕捞和矿产开采的增加,海洋环境是如何变化的。
对洋流和海底化石沉积的研究表明,北大西洋主要洋流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已急剧减缓。罗伯茨教授称,该现象的影响十分复杂,但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可能正在减少,因为洋流是将广阔深海中不同栖息环境连接在一起的高速公路。
深海黑暗区域
挪威特罗姆瑟大学自然资源经济学家克莱尔·阿姆斯特朗教授说:“通过勘测深海环境,可使我们理解到人类可能失去什么,深海是人们眼不见心不烦的区域,我们并未真正意识到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构成怎样的破坏,以及最终的后果。”
随着全球人口骤增、环境污染加剧,以及深海商业活动的兴起,将逐渐填补我们对深海环境的认知。阿姆斯特朗称,海洋不是无穷不尽的资源,保护和了解海洋环境,是未来非常困难的事情。
神秘地球生物人类大西洋新物种动物海洋英国生态科学气候月球火星生命鱼类化石科学自然地理探索
-
- 利用冷战核试爆定年 发现鲸鲨可能活到一百岁
-
2024-03-05 08:43:57
-
- “活化石”澳大利亚肺鱼基因组测序完成 或揭示陆地生命进化线索
-
2024-03-05 08:41:53
-
- 地球上叫得最大声的鸟类——白钟雀
-
2024-03-05 08:39:49
-
- “炸弹放射性碳定年法”测定112岁的小鲤牛胭脂鱼打破淡水鱼最长寿纪录
-
2024-03-05 08:37:44
-
- 新西兰附近太平洋海域首次拍摄到三种会发光的鲨鱼:铠鲨、灯笼乌鲨和南方乌鲨
-
2024-03-05 08:35:40
-
- 金花蛇属树栖“飞蛇”能滑翔 但一种过树蛇属澳洲蛇类竟然会跳跃
-
2024-03-05 08:33:35
-
- 国产崛起?全球智能穿戴出货量小幅下跌,小米、华为逆势上涨
-
2024-03-05 04:29:58
-
- 当飞驰的高铁遇到历史古建,超惊艳!
-
2024-03-05 04:27:42
-
- AI催生美国最火爆房地产——数据中心
-
2024-03-05 04:25:26
-
- 南极考察站如何运行?如何支撑科学研究?
-
2024-03-05 04:23:11
-
- 今年首个被否“行长”,这家村镇银行拟任行长被认定不合格,开年已有三名银行
-
2024-03-05 04:20:55
-
- 专注纳米材料研发,「碳寻新材料」实现单壁碳纳米管量产
-
2024-03-05 04:18:39
-
- 明起,横琴封关运行,这些事项要注意
-
2024-03-05 04:16:23
-
- 刚刚,特朗普输了!
-
2024-03-05 04:14:07
-
-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建议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垄断行为
-
2024-03-05 04:11:51
-
- 正式封关运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启新篇章
-
2024-03-05 04:09:36
-
- 研究发现马来熊会模仿玩伴表情 像人类一样
-
2024-03-05 01:09:24
-
- 研究发现一些鸟类经常食用松露
-
2024-03-05 01:07:19
-
- 新研究指濒危灵长类动物面临感染COVID-19的风险更高
-
2024-03-05 01:05:15
-
- 红额狐猴把有毒马陆当药膏擦?动物似乎能利用植物与其他动物来治疗病痛
-
2024-03-05 0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