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去年轻松赚50万,今年10个剧本全被毙”,这个风口也不好赚钱了?有从业者坦

2024-03-18 06:46 来源:网络 点击:

“去年轻松赚50万,今年10个剧本全被毙”,这个风口也不好赚钱了?有从业者坦言:同质化导致高达98%的淘汰率

在 " 月入十万不是梦 "" 两部剧收入过亿 " 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挤入短剧。

今年春节,抓住 " 财富密码 " 的短剧正在掀起一股新的掘金潮。据艾媒咨询预测,2024 年短剧市场规模超 504 亿元,2027 年将超 1006 亿元。

造富诱惑之下,人人都想来赚短剧的钱。相比短剧拍摄、投流等高成本 " 玩法 ",越来越多普通人瞄准了 " 写短剧 " 这个低门槛的赚钱新机会。

在社交平台上,一边是越来越多的短剧平台编辑在线 " 吆喝 " 收剧本;另一边则是金融从业者、网文作家、大学生等纷纷 " 跨界 " 写短剧。

"我们这边很多兼职的短剧编剧来自各行各业,甚至还有未成年人,但只要你能写出来卖出去,这个钱就是你的。" 某知名短剧平台剧本编辑米花(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一部 5 万字的短剧剧本,保底价 1.5 万元,如果一不小心成为爆款,还能享受源源不断的分成收入,在当下供不应求的短剧市场,怎么看似乎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短剧编剧的钱真的好赚吗?虽然 " 围城外 " 的人看着月入 10 万元不是梦,但对于 " 围城内 " 的人而言,月月入 10 万元正在变得遥不可及。人人都来写短剧的热潮背后,这个生意的真实生态和未来风口又在哪里? 

人人都来写短剧   " 有未成年人拿家长身份证来签约 "

" 收短剧剧本!保底 1.5W 起加分成!"" 海外短剧收稿 2W 起 "" 单本 1.5W 起,分成千 5 起 " ⋯⋯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短剧平台编辑在线 " 吆喝 " 收剧本。

米花就是其中的一员。她的社交平台不仅成为收剧本的 " 广告地 ",邮箱里更是挤满了短剧剧本。" 我昨天收到了 20 个剧本,前天有 5 个,平均一个月在 200 本。"

在成为短剧剧本编辑之前,米花写网络小说。半年前,爆火的短剧让她心动,想要赶一赶这波风口。米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都说短剧是赚快钱,但只要这波钱我能赚到就可以了"。

在米花的社交账号上,有不少人询问价格,推销自己的剧本。米花观察到,向她投稿的短剧作者无论是年龄跨度还是行业跨度都很大,"甚至还有未成年人,拿家长的身份证来签约"。

从金融跨界而来的李梦(化名)早在 2022 年就押注了短剧赛道,95 后的她现在是一家短剧剧本工作室的负责人,过去一年多他们一共写了 30 多个剧本。工作室的十多位编剧,基本是 Z 世代,最小的是 2004 年,还在读大学

造富诱惑之下,人人都想来赚短剧的钱。有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分享自己写短剧的收入,一位网友称自己接触短剧 6 个月,三个剧本共卖了 3.6 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位从业者、行业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市面 80 集— 100 集的短剧,其剧本大概在 5 万字,剧本售卖的保底价格基本在 1.5 万— 2 万左右,个别头部爆款编剧的剧本价格大概 5 万元;而分成基本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七之间。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编剧帮创始人杜红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相比电视剧、电影的职业化编剧,短剧编剧一开始更多是一些网文创作者或新人编剧,入门门槛相对比较低,但也在短期内给了很多人一个新机会。

不过,李梦却并不建议毫无基础的新人再进来了," 太耗时间成本了,而且今年开始,不是你自己摸索、自己研究就能研究出来的 "。 

1 人负责大纲 5 个枪手代写 去年赚 50 万元很轻松

对于当下频频引发热议的 " 短剧编剧月入 10 万 " 的话题,多位受访者均向记者指出,这样的编剧肯定有,但不会月月都入 10 万元

"2023 年,我差不多赚了 50 万元,比较轻松,就是写剧本,没做其他的。" 跟着风口走的李梦在谈及 " 成功秘籍 " 时告诉记者,"我们就是随大流,跟着市场走,什么火爆、排行榜上什么类型多,我们就写什么没有去考虑所谓的高质量,说实在的,因为高质量可能是一些个人编剧要去考虑的,工作室还是以赚钱为考量 "。

虽然在时间上,看似李梦比较自由,但她却时刻绷着一根弦," 通常我一个人负责写大纲以及与售卖平台对接,每阶段的大纲定好后,就交由 5 个‘枪手’来完成细化"。

据李梦介绍,她的枪手有一定的流动性,多以兼职性质的 00 后为主,大学生群体是她最喜欢的。

不过,短剧剧本生意今年却没那么好做了。

" 今年开年时,我们向多个平台共计上了 10 个剧本,结果全部被‘毙了’。" 李梦苦笑道,这是她没有预料到的,"2023 年我们只做同质化的剧本,比如主角发生意外,就是需要‘熊猫血’,这种‘成功’我以为可以长时间复制下去,没想到同样的‘配方’今年都失灵了 "。

为此,李梦去找了做编剧以及在短剧平台上班的朋友请教," 我觉得比较迷茫,需要和他们聊天激发一下自己,但他们也很迷茫 "。

" 今年,平均每月我大概会收到 200 个剧本,但最终能有一两个通过审核就不错了。" 米花对此很无奈,严重的同质化导致了高达 98% 的淘汰率

平台选不上,编剧写不出,在僵持了几个月后,李梦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微创新。" 找我们定制的平台,要求我们做一些小的创新。举个例子,我们之前会做‘追妻火葬场’的桥段,现在还是继续做这个,不过要在这个核心上叠加一个小变化,但改动幅度不能太大,避免后期两极分化 "。 

" 几人省一顿饭钱就能拍部短剧 "   市场单天投流量超 5000 万元

不舍得给 " 优爱腾 " 充几十元的会员费,却愿意为短剧轻松掏出百元,似乎已成为当下的消费新趋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 373.9 亿元,同比上升 268%,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超 1006 亿元。横向对比,2023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 549 亿元,短剧市场规模已接近电影市场规模的 70%。

" 短剧产品给大众提供了一种情绪价值,旺盛的短剧市场也倒逼长剧行业革新。" 杜红军向记者表示,这种 " 情绪价值 " 也激发了更多投资人的兴趣。同时,短剧成本低廉且与传统长剧项目相比,有望获得回报的概率更高。

李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曾经以 8000 元卖过一个剧本," 当时缺乏经验,是以‘买断’形式卖出的,当我得知这个剧本拍成短剧后,用户付费已达到了 400 多万元 "。

"几个人省一顿饭钱,可能就凑够一个短剧的投资。" 杜红军告诉记者,原来 300 万元— 500 万元只能投一部剧,如果开播后效果不好就会赔得血本无归,而现在,相同的钱可以投 10 部短剧,赌赢的概率提高了,能给投资人更强的安全感。

多位受访对象均向记者指出," 成本控制 " 是短剧必须长期把握的核心。" 与网络电影不同,短剧未来也几乎不可能会提高制作费用,否则无法控制成本。" 杜红军向记者表示。

" 科幻类的剧本我们肯定不收,制作起来成本太高,而且在市场上的成功率也比较低。" 米花告诉记者。

如此严格控制成本的短剧,在 " 投流 " 上却毫不吝啬。在娱乐内容营销领域深耕多年的神谷文化创始人娄理畅告诉记者,现在的短剧投流市场大概单天的投流量在 5000 万元— 8000 万元之间,且根据内容受欢迎程度,这一数量还在不断攀升。

记者了解到,业内根据投流后获得的收益,选择是否持续投。" 通常投流 ROI(投流销售 / 投流成本)达到 1.2 倍才会进行循环投资。"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短剧最终是靠 " 投流 " 来实现收益的。

" 平均单部一般在 300 万元到 500 万元之间,我们接触过的项目最高费用达到了 3000 万元左右。目前平台上头部爆款短剧投流费用平均可超千万元,回报率一般是投资的 3 到 4 倍。" 娄理畅举例,目前一部收入过亿元的爆款短剧,平台投流成本可达 90%。

DataEye 预计,2024 年国内微短剧投流规模将超 420 亿元,2027 年或达 839 亿元。不过,娄理畅认为,当下短剧卷的并非投流而是对内容的把控和创新。

" 短剧市场是一个容错率极高同时投资回报率也极高的行业。但高投资并不一定会有高收益,反而一些小项目通过创新、有机会成为爆款。" 在娄理畅看来,未来短剧一定会是以精品化为主,投流价格不会有太多变化,拍摄方式及营销手段将成为新趋势。 

记者 |温梦华   杜蔚

编辑|张海妮 孙志成 杜波

校对 |刘小英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