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哪些(十大灭绝的野生动物的介绍)

2024-04-08 23:15 来源:网络 点击:

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哪些(十大灭绝的野生动物的介绍)

很多野生动物从来没有在我们的人类的视野中出现就已经悄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动物我们刚刚发现还来不及研究就匆忙消逝,还有一些动物在人类的注目下毫无办法的灭绝,

今天我们盘点一下给我们人类留下一副动态摄影图后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给大家予以惊醒,唤起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爱心。

第一、水中大熊猫、长江女神“白暨豚”

白暨豚是地球上最大的也是最原始的淡水鲸类,它完全生活在淡水中,在长江中下游常见。

其眼睛基本退化,依赖回声定位系统,最神奇的是白暨豚的左右大脑可以分段睡眠,这意味着白暨豚可以清醒着睡觉,也可以说不眠不休,永远处于清醒状态,具有天然的生物优势,这也是白暨豚能够历经数千万年仍然生活在长江中的原因。

在我国古代,白暨豚被认为是长江渔民的晴雨表,如果看见白暨豚在小船周围跳跃,则意味着将要下雨,渔民随即靠岸停歇,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居民与长江中的白暨豚和谐相处。

然而,这种神奇的动物在现代迅速灭绝了,因为船运的发达,马达的声音干扰了它们的回声定位系统,让白暨豚失去方向,不断搁浅在岸边或者撞向螺旋桨,亦或是冲进渔网中,在几十年里,白暨豚数量锐减。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白暨豚的研究和保护,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大熊猫,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研究者曾经尝试人工繁殖,但由于数量稀少,最终失败,2002年,人工驯养环境下的最后一头白暨豚“琪琪”死亡,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了一头搁浅的白暨豚,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发现白暨豚的实体。

2006年,六国科学家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搜寻,从南昌到上海1700多公里水域中没有发现一头白暨豚。

从此,我国的国宝级动物长江女神白暨豚宣告功能性灭绝,意味着即使有残余个体也已经无法恢复种群。

第二、长江男神“长江白鲟”

2020年初,一则来自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微博刷屏了,我国最古老的水中大型动物长江白鲟灭绝了!让人扼腕叹息!

长江白鲟有着长江男神的美誉,在长江中生活了数千万年之久,是我国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其个体可达万斤之巨,是我国古代渔民最重要的鱼获之一。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长江大坝的兴建以及水上航运的发展,白鲟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其回游路线被阻隔,导致了它们的灭绝。

第三、毛里求斯国鸟“渡渡鸟”

毛里求斯岛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岛屿,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毛里求斯生长着很多与众不同的野生动物,其中渡渡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渡渡鸟是毛里求斯的国鸟,如今,在毛里求斯随处可见渡渡鸟的画像和雕塑,然而,即使是毛里求斯居民也大多没有见过真正的渡渡鸟,因为很早它们就灭绝了。

其实,很早就有东方船队到达毛里求斯,但是,并没有对毛里求斯造成破坏,直到荷兰船队到达毛里求斯,开辟了海上贸易航线,并对毛里求斯进行了开荒种田和殖民掠夺,同时,对渡渡鸟进行猎杀。

然而更加致命的影响是他们带来了猫狗等动物,这对于不会飞的渡渡鸟简直是灭顶之灾,从发现到灭绝仅仅不到二百年时间,在1690年左右,渡渡鸟就灭绝了。

另一种被以同样方式灭绝的稀有动物是毛里求斯蓝鸽。

第四、入药的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是唯一一种因为药用需求被灭绝的动物,由于中医上长期以来认为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包括阑尾炎等疾病都被广泛使用穿山甲。

但实际上其是否具有药效并未确信,从理论成分上来看,穿山甲的鳞片就是角质层,与我们的指甲并无二至。

虽然我国在最新修订的药用说明中将穿山甲移除,并将其从二级保护动物调整到一级,与大熊猫同级别,但依然难以阻止其消亡步伐。

第五、因疟疾突然灭绝的“高鼻羚羊”

高鼻羚羊曾经因为盗猎数量锐减,后来在多国国际合作下,其数量有所恢复,正当要调整其濒危等级时候,一场疾病袭击了高鼻羚羊种群。

2015年,一场疟疾袭击了高鼻羚羊种群,短短三周时间,就有超过二十万只高鼻羚羊死亡。不久,就全部灭绝了,其速度之快让人诧异。

第六、发现即灭绝的“平塔岛象龟”

1971年人们首次发现并认定一个新物种,那就是平塔岛象龟,然而不幸的是,人们发现它的时候仅仅剩余一只,被取名“孤独乔治”。

由于当时岛上引进了山羊,山羊破坏了平塔岛象龟的生存环境,后来,科学家尝试用其他象龟与孤独乔治杂交,然而并没有成功,2012年,南美厄瓜多尔平塔岛国家公园宣布孤独乔治死亡!

第七、呆萌的“笑鸮”

笑鸮是生存于澳洲和新西兰的一种猫头鹰,其形态呆萌,由于叫声像是神经般的笑声而得名。

笑鸮在地面筑巢,数量很多,欧洲人到达新西兰后带来了老鼠和兔子。

它们繁殖太快,后来又引入黄鼠狼和狐狸来控制兔子数量,不过适得其反,黄鼠狼等并没有抓兔子。

而把目标盯上了行动缓慢更加容易捕捉的笑鸮,几十年间,兔子越来越多,而笑鸮却消失的无影无踪,1914年以后,再也没有笑鸮的记录。

第八、小而挑剔的“巴基斯坦沙猫”

巴基斯坦沙猫是一种奇特的野生猫类,它们性格温顺,非常适合野生环境,也只能在野外繁衍。但是由于其外形可爱被大量捕捉用于宠物出售。

然而,人工饲养条件下沙猫却无法繁殖,因为其对环境要求苛刻,离开熟悉的环境会产生应激反应无法交配,同时,由于体质特殊,巴基斯坦沙猫容易感染家猫疾病,死亡率很高。

造成了饲养沙猫就必须在野外捕捉的恶性循环,由于沙猫价格攀升,在1940年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第九、被兔子、老鼠灭绝的“雷仙岛秧鸡”

生存于夏威夷群岛中的雷仙岛秧鸡是当地特有的物种,由于美国人引入了兔子,家兔的大量繁殖,导致了雷仙岛秧鸡快速减少,在仅存几只的时候,被保护组织转移到中途岛,数量逐渐恢复。

随着舰船到达中途岛的老鼠却以雷仙岛秧鸡为食物,很快就被灭绝了。

第十、北方白犀牛

1960年还有2000头条北方白犀牛,到2018年宣告灭绝仅仅过了58年。

随着犀牛数量的减少,犀牛角的价格快速攀升,达到每公斤四十几万元,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白犀牛被盗猎的风险。

最后一只北方白犀牛苏丹,被保护组织割去犀牛角并安排40人持枪保护,以及18名饲养员贴身照顾。然而,孤独的苏丹最终在45岁时候去世。宣告了白犀牛的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