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周星驰“打不过”王妈?这个世界怎么了

2024-06-09 03:21 来源:网络 点击:

周星驰“打不过”王妈?这个世界怎么了

这个 6 月,风口之上的微短剧行业迎来了一连串新变化。

6 月 1 日,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新规之下,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同时,微短剧整体实行 " 分类分层审核 ",将以总投资额达到 100 万元、30 万元(含)至 100 万元以及低于 30 万元三梯度进行划分,按照 " 重点微短剧 "、" 普通微短剧 " 和 " 其他微短剧 " 的不同要求进行管理。

6 月 2 日,周星驰出品的首部短剧《金猪玉叶》上线,更新两集后总播放量已经逼近 5500 万。徐志胜等喜剧明星客串、电影班底横屏拍摄、每集 5 分钟左右的片长,显然是对短剧精品化发展的一次探索。

《金猪玉叶》剧照

电影团队入局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新规之后,微短剧市场又有什么新风向?新闻晨报 · 周到记者对话多位业内人士,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周星驰 " 下场 " 成绩如何?

手机屏幕上,女孩心爱的 " 王子 " 不断发来情话;但当她转账完毕,对方立刻消失不见。人财两空的女孩,拒绝相信被骗,甚至绝望跳楼 ……《金猪玉叶》的开篇,像极了当下流行的 " 反诈宣传片 ",很快,故事迅速展开:女孩的妹妹、实习律师叶小莱决心找出 " 杀猪盘 " 的幕后黑手,这也将决定她未来的职业发展。

不仅切入点足够接地气,这部由周星驰担任出品人,易小星监制的短剧,也承载着外界的好奇与期待:电影级别的制作班底,真的能玩转追求刺激与爽感的短剧赛道?

光看数据,《金猪玉叶》的表现中规中矩。首集上线一小时,播放量突破 100 万次,四天以来,两集播放总量逼近 5500 万。相比之下,近期争议不断的 " 王妈 " 短剧《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平均每集的播放量则高达 9000 万。

与此同时,在 " 周星驰出品 " 的光环下,剧中致敬周星驰电影的细节,暗讽职场与国际形势的 " 梗 ",以及喜剧明星徐志胜的客串依然赢得网友赞许," 质地确实不一样 "。

但除此之外,《金猪玉叶》的 " 水土不服 " 也相当明显。有观众认为,剧集内容 " 又土又尬 "," 如果是冲着星爷来看,多半要失望 "。还有观众表示拍摄手法和内容都很过时," 二十年前还可以,现在过时了 "。在《金猪玉叶》的豆瓣页面上,甚至有观众感叹被骗了:" 周星驰不是导演,只是制片人,傻头傻脑的我被骗了。"

观看了《金猪玉叶》前两集后,业内人士沐阿橙也认为,该剧手法和内容 " 完全打破当下市场规律 ",表现只能说是 " 隔靴搔痒 "," 现在的竖屏短剧根本上还是男帅女美的霸总题材,可能会加入奇幻、喜剧的新元素,但万变不离其宗,需要为大家造梦,给大家爽点。这部剧呢,你看得出主创想要下沉,但又没有出现任何极致的、造梦的元素 "。

她坦言,就算是和早年易小星的《万万没想到》以及大鹏的情景喜剧相比,《金猪玉叶》都有明显差距,希望该剧后续能够继续发力,给出新意," 否则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个故事都不够极致。"

专业团队能 " 整顿市场 " 吗?

" 短剧内容形态的兴起,一定有它的社会思潮,或者说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我们不应该逆潮流而行。"

此前,在谈及入局微短剧的缘起时,《金猪玉叶》监制易小星曾形容这是一次 " 迎头赶上潮流 " 的尝试," 这和我们之前是做电影还是做其他短剧都没有关系,只是我们要尽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仅此而已。"

那么,专业团队的入局,是 " 整顿市场 " 还是 " 被市场整顿 "?

负责微短剧数据分析的方方表示,目前微短剧市场的主流是 1 分钟左右时长、几十集甚至上百集的竖屏微短剧,这类作品制作成本不高,更依赖于 " 投流 ";而像《金猪玉叶》这样横屏为主的短剧,是各大平台发力精品的尝试,整体制作成本更高,收入也偏向品牌整体植入," 这两种类型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他并不认为有必要将《金猪玉叶》与《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这类作品放在一起比较," 它们的赛道不太一样,竖屏和横屏受众的观看习惯也不一样。要评估这部作品是否成功,还要看最终分账和广告招商的情况 "。

而在编剧小臻眼中,无论《金猪玉叶》最终热度和口碑如何,专业团队的入局就是一种态度。" 关键不在于这些作品是否成功,更在于它有可能改变大家对短剧的印象,有可能提高大家的创作标准。就像前些年大牌导演进军网剧,失败的案例很多,但渐渐地,大家都默认要用电影的标准创作网剧,更多好作品就出现了。微短剧行业需要一些新的标杆,而不是重复的粗制滥造。"

新规后题材会变吗?

" 新规首日,22 万集微短剧获批,有 189 位‘总裁’、109 位‘夫人’还有 81 位‘娇妻’ ……" 与《金猪玉叶》上线一起引发讨论的,还有微短剧管理新规定上线后的市场变化。6 月 2 日,有媒体统计并报道了新规后的备案情况,满屏都是 " 总裁 " 与 " 夫人 " 的描述,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热议的话题," 微短剧果然是‘霸总’的天下!"

看来不可思议,其实有迹可循。据微短剧研究平台 DataEye 发布的《2024 年微短剧买量投流数据报告》,2024 年以来,情感、逆袭、战神包揽热投细分题材榜前三,古装、甜宠、穿越、玄幻、萌宝、重生、神医也杀入前十。

为何情感题材能在短剧市场遥遥领先?

" 它很吻合观众需求的短、快、爽,高颜值主创也满足了观众磕糖的需求。" 方方表示,这类题材和一部分网文很相似,设定通俗易懂,充满了反转和意外," 基本上不需要动脑子就能追完 "。

在沐阿橙看来,这类题材也是最易于 " 造星 " 的," 很多团队会把同一题材改头换面拍很多次,差不多的剧情,搭配不同的人。短剧观众很喜欢搭 CP,头部演员反复搭配,反正拍个一星期或者十天就是一部。"

至于新规后未来的题材选择,不少从业者也展开思考:到底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

沐阿橙认为,走过野蛮生长的阶段,早期那类刻意展现残忍手段、宣扬仇恨、血腥极端的微短剧已经不合时宜," 现在甜宠作品越来越多,这就是有意识地在切换赛道 "。她透露,考虑到商业回报,很多头部短剧演员更多地开始拍摄 " 广告定制剧 "," 品牌植入很多,赚的比一般短剧还也多 "。

小臻最近听说,有作品被认为有封建迷信色彩,备案无法通过,不建议拍摄," 那么重生、穿越、特异功能,这些未来还能拍吗?这个尺度怎么把握,对大家来说都是考验 "。她曾经多次参加微短剧相关的行业会议,听到最多的就是主管部门 " 同一标准、同一尺度 " 的管理原则," 微短剧的走红,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拍了网剧与网络电影不能拍的东西,未来这种空子肯定是不能钻的 "。

今年 1 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开展 "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 创作计划的通知,为微短剧给出了选题方向。对此,小臻认为," 微短剧 + 文旅 " 的想法很好,但对创作者而言有更高的要求," 怎么平衡可看性和文旅元素,是大家都需要解决的功课。我看了一些地方文旅推进的微短剧,完全已经变异成旅游宣传片,那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