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之战:柴荣御驾亲征、一战称雄,成为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之役
高平之战:柴荣御驾亲征、一战称雄,成为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之役
公元954年,后周北境割据势力
公元954年二月,北汉主刘崇领兵三万,会同契丹大将杨衮万余骑,联合进逼后周。
刘崇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即迅速推进、直逼大梁,一举消灭后周:
周世宗柴荣新立,后周朝野人心动荡,乘其不备,对其发动闪电战;
沿着潞州、泽州南下,不避险隘、不攻坚城,径直向后周都城大梁挺进。
刘崇以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会同契丹杨衮,自晋阳(今太原)出发,经团柏南(今祁县东),到达梁候驿(今祁县南),直逼后周潞州(今长治)。
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带领两千步骑兵前往迎战,李筠则带领大军驻守太平驿,遥相呼应。
穆令均曾多次与北汉军队交手,战绩不俗。张元徽不想与他硬碰硬,与穆令均交战不久,就假装战败北逃,将穆令均引入包围圈。
穆令均不知是计,率兵追击,结果中了埋伏,力战而死,后周士卒千余人被俘虏或斩杀。
李筠逃回潞州,据城自守。
双方初次交战,行军线路图
五代十国乱世,朝代更换犹如走马灯,你未唱罢我已登场。文臣武将换东家,就跟换衣服一样。
北汉、契丹联军在周太祖郭威新丧之际,气势汹汹来犯,已经给后周文臣武将们多了一个可供选择的东家。加之初战不利,后周朝野人心涣散,充满动摇和不安。
周世宗柴荣新立,在后周缺乏号召力。听闻北汉主刘崇亲自带领大军,会同契丹大举来犯,准备御驾北上,亲自率兵抵抗。
此举受到朝廷内外重臣的极力反对,“十朝元老”冯道在听闻柴荣自比唐太宗时,甚至当面讥讽道:“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当得了唐太宗啊?”
此时,周世宗柴荣显现出其“果敢刚毅”“神武雄略”的本性,他力排众议,三月十一日从大梁出发,日夜兼程,迅速奔赴北线。
双方行军线路
柴荣安排了三路军队,从三个方向挺进:
正向:樊爱能、何徽、李重进、白重赞、史彦超、符彦能等作为主力,先行奔赴泽州,等待柴荣到来。
东向:符彦卿、郭崇,从磁州固镇进发;
西向:王彦超、韩通,从晋州向东进发。
柴荣的战略意图也很明显:
稳定军心:此战关系后周生死存亡,柴荣新立、根基不稳,必须亲自带队迎敌,以鼓舞士气,避免初战不利导致诸军一溃千里。
占据要塞:迅速派遣军队倍速前进,经怀州、天井关,进驻泽州,扼守太行天险,力求与北汉军队决战在泽州以北,也就是太行山天险以北地区。
争取全歼:安排了符彦卿、王彦超各率一路兵马,向北汉军后方挺进,试图将北汉军全歼于潞州以南地区。
柴荣的战略、胆略和行动显然超出北汉主刘崇预料,他怎么也想不到,柴荣刚刚登基,就敢带领大军离开都城。
刘崇此时还不知道柴荣亲自率军前来,还打着跟柴荣决战于大梁城下的算盘。
他乘胜包围潞州后,围而不攻,只留下少量部队围困潞州,大部队继续向南快速挺进,直逼泽州。
三月十九日,后周、北汉前锋部队在高平城以南遭遇。两军短兵相接,北汉军队败退回撤。
柴荣担心北汉主力军队遁逃,于是督促各路军队极速前进。
当时,北汉主刘崇驻扎在巴公原,排开阵势准备迎击后周军。
周世宗柴荣带领前锋队迅速追击,行军速度过快,把河阳节度使刘词带领的后军甩丢了。
柴荣追击到巴公原时,刘崇已经摆好阵势:北汉主刘崇率领中军,驻扎巴公原;大将张元徽带领左军,位于刘崇东面;契丹大将杨衮带领右军,位于刘崇西面。总兵力约4万人!
毫无疑问,北汉、契丹联军赢得了战场上的先机优势。
后周前锋军队赶到,看到北汉、契丹联军阵容严整,旌旗猎猎,加上后军尚未赶到,总兵力约一万人!敌众我寡、敌逸我劳,后周诸将不禁恐惧不安。
巴公原双方对阵图示
此时,周世宗柴荣却异常镇静,坚定了必胜之志,他迅速排开阵型:
樊爱能、何徽,率领右军,居于东面,对阵张元徽;
李重进、白重赞,率领左军,居于西面,对阵杨衮;
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锐骑兵,居于中央,对向刘崇;
张永德,率领禁卫兵,居于中军后侧,保护柴荣。
不得不佩服柴荣,面对这种令人窒息的紧张形势,他还进行了“分兵”,令李彦崇带领一支部队,偷偷潜向敌军后方,把守江猪岭,扼守北汉主逃跑之路。
柴荣自己,则换上战衣,骑上战马,亲临战场督战。
双方准备交战。
北汉主刘崇见周军人马很少,不禁后悔向契丹借兵,“吾自用汉军可破也,何必契丹!今日不惟克周,亦可使契丹心服。”刘崇轻敌之心溢于言表!
契丹大将杨衮策马巡查了战场形势后,劝说刘崇,“这是劲敌啊!未可轻进!”
刘崇仿佛看到了胜利,哪还容得下杨衮的劝告!
他对杨衮说,“时不可失,请公勿言,试观我战!”杨衮听了后,非常不高兴。
此时,战场上的风向突变,东北风居然变成了南风。
古代战场上,风向和风速都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因素,不仅对弓箭射程、准确度有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参战士兵的视线。
《吴起兵法》专门讨论到“风”,指出“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即顺风时进攻敌人,逆风时坚守阵地以待敌来攻。
北汉随军出征的枢密直学士王得中,看出风向转变的潜在危险,劝告刘崇不要轻易出击,杨衮也再次劝说刘崇。
此时,刘崇已经无法听见劝告,命北汉左军张元徽率先进攻,直奔后周右军而去。
五代骑兵作战
后周右军樊爱能、何徽部,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总兵力不足三千人,加上两军遭遇时,后周军队已经产生惧战心理。
交战不多久,樊爱能、何徽就带领骑兵先行逃跑。
主将溃逃,后周右军步兵约两千人立即解甲投降北汉,伏在地上向刘崇齐声高呼“万岁”!
后周右翼瞬间瓦解!中军右侧完全暴露!
两军对阵形势
樊爱能、何徽,一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一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军职都相当高,临阵遁逃、左军溃散,影响相当恶劣!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对后周而言,稍有鼓噪,就可能全线溃散,几近成为败局。
柴荣临场督战,见军势危急,同时他看到左翼李重进部按兵不动,似乎在等待战机。
柴荣此时显示出天才般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临危不乱,亲自冒着北汉军队射来的箭簇和飞石督战!
柴荣此举果然稳定了军心。
内殿直马仁瑀跃马引弓,对后周士兵大喊道:"使乘舆受敌,安用我辈!"
马仁瑀连续射杀数十人,后周士气大振。
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乂,带领数百骑兵,冲击进入北汉军中厮杀。
在这生死关键时刻,又一个重量级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当时身为宿卫将的赵匡赢,后来的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赢对上级、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说,“贼气骄,力战可破也!”
同时,他向张永德提出了临场战术安排:“公麾下多能左射者,请引兵乘高西出为左翼,我引兵为右翼以击之。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双方对阵示意
此时,风向已经成为南风。张永德采纳了赵匡赢的建议。他率领二千骑兵射手,迅速占据高处,从敌军左侧居高临下、顺风射杀;赵匡赢率领二千骑兵,身先士卒,从右侧冲击敌军前锋。
张永德、赵匡胤果断出击,填补了樊爱能、何徽败退后右军出现的全部空缺,稳住了阵脚!
后周左翼的李重进、白重赞看到士气逐渐高涨,也忽然如猛虎下山一般,向北汉右翼杀去。
而周世宗柴荣,则带领中军,向刘崇掩杀过去!
北汉主刘崇此时得知柴荣亲自出战,急于趁此机会擒获柴荣,于是命令急调张元徽从北汉左翼向中路引兵冲击。
张元徽听闻柴荣也亲自上阵,于是策马疾驰,亲自打头阵,直取后周军队阵前!
不料,张元徽战马突然摔倒。后周士卒一看摔下马的是北汉大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将张元徽杀死!
一代名将张元徽,在北汉主刘崇的临场瞎指挥下,就这样马失前蹄、横尸沙场!
北汉军队最高将领、左翼指挥官阵亡,军队士气瞬间垮塌。
而此时,南风越来越大,顺风而战的后周军队,在周世宗柴荣亲自上阵的鼓舞下,士气也越来越高涨!
后周军队继续猛烈进攻,北汉军大败!
北汉主刘崇看战场形势不利,急忙亲自挥舞赤旗收兵,然而已经无法阻止北汉军的溃败。
北汉右翼的契丹大将杨衮,看到后周军队如此骁勇善战,加上不满北汉主刘崇不听自己劝阻,于是带领契丹军队先行撤退了。
此时,北汉主刘崇还剩兵力约一万人,撤至山林深处,隔着山涧仓皇列阵,企图阻击后周军队的追击。
后周后军刘词此时赶到,与后周前锋诸军汇合,越过山涧与北汉军队再战!
北汉兵再次大败,主将王延嗣被杀,北汉军队死伤惨重,“僵尸满山谷,委弃御特及辎重、器械、杂畜不可胜纪。”
至此,高平之战画上句号,后周大胜北汉!此后,年老体弱的北汉主刘崇历尽艰辛,逃回晋阳(今太原),而柴荣则继续挥师北上,围困晋阳两个多月,后因粮草不济、契丹来援等原因,不得不停止围攻晋阳。
值得指出的是,柴荣在高平之战中的作战意图基本得以实现。
在柴荣与刘崇对阵巴公原时,曾令李彦崇带兵潜向北汉军队后方,把守江猪岭,切断刘崇逃跑线路。
不得不佩服柴荣的神机妙算!北汉主刘崇败退后,果然是从江猪岭逃跑的!
然而,遗憾的是,李彦崇在听说樊爱能、何徽等临阵逃跑的消息后,也引兵从江猪岭撤退。否则,北汉将在高平之战中被全部歼灭掉!
高平之战后,周世宗柴荣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校全部斩首,自此“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周世宗柴荣像
高平之战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
其一,经此战斗,北汉元气大伤,再无南侵之志。后周政权实现新旧交替,稳定性得以奠定。
其二,柴荣在强兵压境、人心涣散时,力排众议,御驾亲征;在战局岌岌可危、生死存亡时,身先士卒、反败为胜,由此建立了在后周的号召力,“自是政事无大小皆亲决”!
其三,激发了柴荣统一天下的志向,柴荣迅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方面等进行了系列改革,后周成为当时亚洲一大强国!
其四,柴荣决意处斩樊爱能等七十余名将校,降职“十朝元老”冯道,打破了五代时期背信弃义、全身远害的经验逻辑,自此“主乃成乎其为主,臣乃成乎其为臣,契丹不战而奔,中国乃成乎其为中国”,被视作关乎中国历史的"治乱之枢机"!
高平之战,既是周世宗登基后的第一战,也是其生平最为精彩、最为炫目的一场战斗!
我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试图探寻这场战争背后的胜负逻辑。无论是《资治通鉴》《旧五代史》等古籍,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隋唐五代史》等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反复研究,内心依旧充满疑惑,迟迟不敢下笔写这场战争!
从战争准备上讲,北汉、契丹是谋定而后动,周世宗没有足够时间“决胜于庙算”,可以说是仓促之间挥师北上!
从双方兵力分析,北汉、契丹联军总兵力约4万人,后周兵力约3万人!尤其是巴公原一战,周世宗带领前锋军队快速追击,后军无法及时赶上,双方对阵时兵力比约为1:4!
从战争进程上讲,巴公原一战樊爱能、何徽等临阵逃跑,对后周而言,近乎成为败局!转败为胜,难上加难!
从主帅根基上讲,刘崇经营北汉多年,根基雄厚;周世宗新立,作为郭威养子,无论在朝影响力,还是权威性,都显得根基不稳,后周正是人心动荡之际!
从地理环境上讲,巴公原没有天险可恃,双方遭遇、短兵相接,只能依靠排兵布阵、临场发挥。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柴荣却神武确断、一战称雄,完胜北汉、契丹联军,究其原因,郭威留下的政治遗产,以及战场风向的转变(天时)固然有一定影响,然而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的因素上来,即双方主帅。
高平之战,双方君主都亲自出征,是双方真正的主帅。但周世宗柴荣的表现,显然完全压制了北汉主刘崇!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抛开形而上的因素,周世宗柴荣在听闻北汉入侵后,果断北上亲征,稳固人心;巴公原一战,排出121阵型(2即中军前后备份),使得樊爱能右翼崩溃情况下,张永德、赵匡赢有余力填补空缺;在战场士气低落时,率先士卒、以身作则,使得后周士气大振!
正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言,周世宗厉害之处在于,其能“无其时而为之者也”!如果非周世宗决意北上,且在高平沙场亲自挂战袍督战,届时“河北必非周有矣”!
反观刘崇,早年嗜赌无赖,称主后复仇心切,实非有智有信有仁有勇之主。高平之战中:
刘崇未过太行天险,置潞州不顾,视为一败;
恐契丹抢攻,生死存亡之际,意气用事,不许契丹插手,视为二败;
无视战场天时之变,无法辩解诸将分析,视为三败;
临场抽调左路军总指挥,致使张元徽仓促之余坠马被杀,视为四败;
北汉军队败局显现,无法指挥军队有序撤离,视为五败。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孙子将此预测胜负的头等大事,可谓用心良苦!
-
- 追问《涉过愤怒的海》:恶、乌织和二次元
-
2024-06-20 12:56:33
-
- 以舞蹈语言诠释龙舟文化精髓,舞剧《龙·舟》在广州再度高燃上演
-
2024-06-19 09:08:36
-
- 父亲节,没想到被几个孩子的话整破防了
-
2024-06-19 09:06:20
-
- 这类银行股,要警惕
-
2024-06-19 09:04:04
-
- 舆论旋涡中的重庆农商行
-
2024-06-19 09:01:48
-
- 出货100万台以上才能盈亏平衡?荣耀逆势入局小折叠,赵明欲“以小见大”
-
2024-06-19 08:59:32
-
- “中国首次将核弹头置于高度战备状态”
-
2024-06-19 08:57:17
-
- 普京一箭三雕
-
2024-06-19 08:55:01
-
- 新能源车企开卷县级市场,三四线城市车市谁主“沉”浮?
-
2024-06-19 08:52:45
-
- 夏天吹空调,缺了这一步,真的容易吹出病!
-
2024-06-19 08:50:29
-
- 原董事长被终身禁入保险市场 国资股东加持的信泰人寿迎新局
-
2024-06-19 08:48:13
-
- 一边天堂一边恶魔!全球最刺激“无边泳池”,用生命在游泳
-
2024-06-19 02:34:25
-
- 中西部“第一”城市宝座,西安出列,这个城市或是“最大”赢家
-
2024-06-19 02:32:20
-
- 一拳超人:琦玉一拳打不死的四个人,最后一个“神级怪人”无伤!
-
2024-06-19 02:30:16
-
- 于正最受好评十部影视作品,除,延禧攻略,原来还有这些好剧
-
2024-06-19 02:28:11
-
- 五大出生于柳州的著名明星,哪一位最能代表株洲?
-
2024-06-19 02:26:07
-
- 一直被吐槽的《醉玲珑》终于结局,不过刘诗诗最后的造型太美了吧
-
2024-06-19 02:24:02
-
- 中子星合并到底多可怕?释放宇宙中最强能量之一
-
2024-06-19 02:21:58
-
- 云南省等级最高的两大火车站
-
2024-06-19 02:19:53
-
- 一张图告诉你,最佳情侣身高差是多少?你和你女朋友符合吗~
-
2024-06-19 02: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