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巴东:温暖护航让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2024-06-28 18:54 来源:网络 点击:

巴东:温暖护航让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八百里巴东,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山”盘踞,长江、清江“两江”横贯,在赋予巴东独特的自然景色的同时,给巴东人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残疾人的出行更是难上加难。面对“办证”这一事项,让很多残疾人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一困局,确保国家惠残政策及时、全面的落实到残疾人身上,巴东县残联积极推动残疾人办证改革,形成残疾人办证“1+4+X”模式,让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一站办理”让残疾人办证更便捷

“一直知道巴东残联一站式办理残疾人证做的好,今天自己真正感受到了高效办理残疾人证的便捷,感谢残联办证工作人员为我解决了大难题,我明天也能顺利入职了!”5月30日,刚拿到新换领的残疾人证的王某喜笑颜开地说。

原来,王某接到通知,6月1日要到恩施慧宜眼科报到上班,临行前才发现自己残疾人证已经到期,这样将会影响自己入职起薪。一筹莫展之际,王某联系了巴东残联办证工作人员,办证工作人员立即为他开通一站式办理业务,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残疾鉴定及出证办结。

今年以来,巴东县残联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最大限度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并将残疾人证“一站办结”工作通过长江巴东网公示公告、县残联系统工作群、“追梦人”微信群等广而告之, 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优化残疾人证办理流程,创新残疾人证办理方法,合并相关工作程序,这些都让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不再有障碍。

“上门评残”让残疾人办证更舒心

水布垭镇蛇口山村,距离县城近90公里,从村里到县城,需要转乘两次汽车,最便捷也要六、七个小时,这对残疾人来说,到县城办证或换证就更不方便了。村里一组82岁的残疾人李章玲老人,其残疾证早已到期,但需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残疾评定,因自身身体原因,李章玲老人一直没能完成残疾证评残更换工作,残疾人“两项”补贴也停发,心里十分着急。

得知情况后,县残联和县卫健局等多部门组织残疾鉴定专家,为老人进行了上门评残服务,帮助老人更换了残疾人证,其残疾人“两项”补贴又可以续发了。“没想到,在家里就能换证,这个政策太好了。”李章玲乐呵呵地说。

据介绍,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可向村(社区)提出书面申请或电话申请,经村(社区)初审后报乡镇登记,经核实后安排专家上门评残,并统一办证、邮寄发放。

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三轮上门评残,累计为400多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了上门评残服务,实现特殊残疾群体办证不出门的愿望。

“跨省通办”让残疾人办证更智能

除了让县内残疾人办证更加便利外,针对县外居住残疾人办证难问题,巴东县残联开通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残疾类别/等级变更等6类跨省通办业务,申请人可在现居住地的鉴定机构开展鉴定,鉴定结果两地互认,再由县残联录入信息、制证,邮寄到当事人指定地点。

“感谢县残联开通了跨省通办业务,不到30分钟,我在成都市残联就为儿子办好了残疾人证。”现居住在成都市的谭先生感叹道。

今年5月,谭先生一直为儿子的残疾人证发愁。原因是他们一家户口都已迁移到成都市,但儿子的残疾人证当初未迁移,依然在巴东县残联,原以为必须本人回巴东才能办理,在电话咨询县残联后,告知可实施跨省通办。谭先生遂按巴东县残联告知的程序,在当地残联提出申请,通过网上资料共享,不到30分钟,两地残联就完成了残疾人证迁移工作。

截止5月底,已有百余名残疾人享受到了跨省通办的便捷。除此之外,巴东县残联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与医疗鉴定机构对接沟通,建立网络视频评残类别目录,对残疾特征明显、适宜进行网络视频评定的残疾种类适时推行网络视频评定,实现残疾人证“网上办”“远程办”。

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便利残疾人证办理,目前全县正投资打造残疾群体线上服务平台,通过鄂汇办APP即可实现新办证及到期换证。同时,力争实现在本地即可开展言语评残,让更多残疾人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享受到各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