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社群直播、打卡听课,“神奇”保健品如何唬住老年人?

2024-07-31 03:56 来源:网络 点击:

社群直播、打卡听课,“神奇”保健品如何唬住老年人?

" 劝也劝不住,劝多了还影响家庭关系…… " 每当想起家中痴迷购买各类保健品、" 神奇 " 效果食品的老人,陶莉就挺犯难。记者调查发现,有类似困扰的子女和亲属并不少。老人之所以愿意相信购买各类 " 神奇 " 产品,除了宣传诱导的原因,也与早已设计好的听课、发红包、" 考核 "、限时优惠等多种手段套路相关。

上瘾

看直播一买一大堆

当婆婆第三次让陶莉回到东五环外,拿点儿羊奶粉带走时,她感到事态有些严重了。" 每次都是给五六罐羊奶粉,让我拿给爸妈吃。问老人到底买了多少罐,也不说。" 陶莉跟老两口唠嗑,才听闻有的邻居老人,单次羊奶粉购买量都超过了 100 罐。

从前年起,公公婆婆就通过邻居介绍,知道了一个网上团购直播间。直播间几乎每天都会开设两到三次活动推销各种产品。如果只是购买羊奶粉,陶莉不会如此在意。这两年,除了各种名称和包装的保健品、营养品,家里还不断冒出香油、香皂、蜂蜜、玉米糊等日常生活类产品。" 有的宣称有机,有的说是巩固提升记忆力,还有各种神奇功效。每次一买就买一堆,吃不完又送给我们…… "

陶莉说,自己试着劝过几次老人,但老人认为这是在否定他们的认知,也不让多问。" 根本就劝不住,劝多了还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最让她心烦的是,前不久老人做了一个手术。当天上午老人刚出院,下午就坐到了桌子前拿出手机,继续看直播," 可以说已经威胁到老人身心健康了。"

和陶莉一样心累的,还有上班族莫红玲。莫红玲家有一位 70 岁的糖尿病老人,大约几个月前,老人同样是经过楼下邻居聊天推荐,开始加入社群直播 " 听课 " 购物,各种保健类产品也买了不少。更揪心的是,如今一旦晚辈问到老人在直播中买了什么东西时,老人都显得很抗拒。" 确实劝不住,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套路

" 讲课 " 中不断发红包

为什么老人会对社群直播如此痴迷、背后藏着什么?调查发现,一些保健品和生活用品的直播活动背后,原本就设计好了各种 " 请君入瓮 " 的游戏规则。

" 我家老人是大学毕业,算‘高知’了,但现在挡不住他们买东西的劲儿。" 陶莉说。之所以老人会有如此大的执着,与固定打卡上课,逐渐被 " 洗脑 " 有关。

老人所在的直播间,几乎每天会举行几场直播活动。在直播过程中,除了讲解需要推销的各类生活保健类产品之外,工作人员还时不时在群里发放红包。

" 发红包不是固定时间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出来了,老人们为了抢红包需要一直集中精力听课。" 陶莉介绍,在 " 讲课 " 的同时,直播间工作人员也会鼓励老人们记笔记,记下某款产品的特性、功能或者重点。随时可能来临的提问环节,往往提问的就是当天讲授的内容。" 老人们回答正确,也会有相应的奖励。每个红包都三五毛钱,但老人会觉得这是好事,一天到晚就抱着手机…… "

调查发现,鼓励老人按时打卡听课、做笔记、抢红包、回答问题……这些设计考究、环环相扣的 " 推销 " 手段,成为面向老人的直播活动的一种惯用模式。

" 每次只有几分钱。两个多月以后,老人很兴奋地告诉我,听课抢红包‘抢’了 6 元多。" 听到这样的 " 炫耀 ",莫红玲内心五味杂陈。她知道,发红包也好,记笔记也罢,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吸引老人 " 听课 ",在直播间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一场一场的直播 " 讲课 ",会潜移默化影响老人的判断。

诱导

角色分工 " 饥饿营销 "

通过各种渠道 " 拉人 " 直播 " 听课 " 之外,直播间中的角色分工和 " 饥饿营销 ",是让不少老人下决心 " 买买买 " 的关键。

记者发现,或许是由于各平台管理尺度、平台选择的因素,这类面向老人的直播团购活动,直播通常选在相对不知名的平台,或社群内直播视频语音聊天的形式。单次直播活动的时间,通常维持在 1 个小时以内。直播间角色分工和饥饿营销,是两个重要因素。

陶莉家中的老人回忆,推销蜂胶片剂保健类产品时,直播间里有 " 孩子 " 现身说法称吃了该产品后,提高了记忆力,最终考上了知名重点大学。而为了推荐一款能够 " 促进睡眠 " 的特殊材料被子,直播间中也有 " 专家 " 和 " 医生 " 现身说法。

以 " 有条件 " 的优惠价和名额有限来进行 " 饥饿营销 ",是另一种手段。莫红玲家的老人,在连续听课 " 考核 " 达标一个月后,以实付 100 元左右的价格买到了一款 " 原价 " 约 1000 元的糖尿病特效贴。

陶莉家老人之所以购买了不少香油,除了看重宣传的 " 有机 " 特性之外,还因为产品在该社区的名额有限。" 一开始就介绍这个香油有多好,而后就拿社区分配的名额有限、与厂家申请等为由,诱导老人交定金下单。"

混乱

产品质量功效 " 有病 "

面向老人的直播间兜售的各类 " 神奇 " 产品是否可靠?记者调查发现,其中有的产品就是普通类糖果,有的生产厂家因产品质量问题,去年刚被罚款。

多位家属向记者展示了老人购买的一些保健类产品。以一款磷虾油为例,正面包装有品牌和磷虾油凝胶糖果的字样。

" 在直播间里,对老人说可以净化血液,也是按照药品那样去给老人做科普的。" 莫红玲说,但是她查阅以后发现,这个磷虾油凝胶糖果就是保健品。记者看到,这款产品瓶身上包含了产品名称、类别、配料表、生产日期等多个信息,并无任何功能类字样,也无 " 保健品不得代替药品 " 等提示字样。

老人购买的 " 神奇 " 香皂、香油等产品,问题同样不少。记者在几大电商平台查询家属提供的老人购买的产品,发现售卖信息十分有限。某品牌香油,瓶身并无 " 有机 " 等标签字样,通过商业平台查询,该香油的生产单位 2023 年 11 月曾被执法部门行政处罚,违法事实为 " 生产销售不合格。"

而一款椰油香皂,正面印有 " 自然清肤 强力去污 除菌止痒 " 的字样,执行标准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无法检索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