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扒一扒民国京城四少,除了他们谁敢妄称四少!

2024-12-05 11:02 来源:网络 点击:

扒一扒民国京城四少,除了他们谁敢妄称四少!

前几年“流传”的京城四少分别是:汪小菲,汪雨,王珂,王烁。其实他们只是与女明星绯闻比较多,有了些名气,大家给起名京城四少。其实,民国也有京城四少,无论从外貌,学识,财力,家庭背景等都碾压现在的京城四少,我们一起去看看民国京城四少的历史。看看土豪与富二代的差距!

1,皇亲国戚(红豆馆主溥侗)

年轻时的溥侗

爱新觉罗·溥侗,别号红豆馆主,"民国四公子"之一。父爱新觉罗·载治,乃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曾孙,过继于道光长子隐志郡王奕纬为嗣,世袭镇国将军、辅国公,兼理民政部总理大臣。溥侗精于古典文学和文物鉴赏,并通晓词章音律。溥侗自幼在上书房按部就班地读经史,学作诗文,钻研琴、棋、书、画,收藏金石、碑帖,精于治印,酷爱剧艺。对于昆、京艺术,生、旦、净、末、丑兼工,并对戏剧音乐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无所不通,世人尊称为"侗五爷"。在世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为后人创作了大量的戏曲。

红豆馆主溥侗

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十三日(阳历十月四日)颁定清朝第一首法定国歌,也是历史上第一首法定国歌,由严复作词,一等镇国将军溥侗作曲,郭曾炘修订,颁行六天后武昌起义。1927年曾任"乐律研究所"所长,后被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校聘为教授,讲授昆曲。1934年,赴南京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期间,溥侗未随政府内迁,住在上海,曾在汪伪政权任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2,大收藏家张伯驹

年轻时的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微博)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等。张伯驹对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痛心不已,为了收藏文物,他不遗余力,甚至倾家荡产,直至最后一贫如洗。他的藏品件件都是国宝级的,多为绝版孤本,解放以后全部无偿献给了国家。就这一点,文学家和史学家就应对他大书特书,就应让他彪炳青史。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是光绪三十年进士,同时也是袁世凯哥哥的内弟,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跃的人物。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作为筹划者之一,组织更变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

3,少帅张学良

年时的张学良

张学良(1901-2001),人称“少帅”,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自诩“平生无憾事,惟一爱女人”。1928年6月,张学良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同年12月,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父亲张作霖是民国初年有名的大军阀,以武勇于乱世之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大军阀。

4,津北帮主袁寒云

袁世凯之子袁克文

袁克文(1889—1931),昆曲名票,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江湖有称“南有杜月笙、黄金荣,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由于从小天资聪颖获得父亲袁世凯的偏爱,甚至一度成为“太子”的准人选,袁克文便养成了挥霍、任性、骄奢的花花公子性格,但最牛的是不仅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不善理财,挥金如土,后来竟至贫寒落魄。

看了这些是不是瞬间觉得“京城四少”差距之大,民国四少可是响当当的历史人物,不知道现在的京城四少再过几年会不会没人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