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纪伯伦《论爱》告诉我们彼此相爱,但不要让爱成为束缚

2025-06-14 05:42 来源:网络 点击:

纪伯伦《论爱》告诉我们彼此相爱,但不要让爱成为束缚

《先知·论爱》—纪伯伦

于是爱尔美差说:先知,请给我们谈爱。

他举头望着民众,他们一时静默了。他用洪亮的声音说:

当爱召唤你时,跟随他,

尽管他的道路艰难险阻。

而当他的翅膀环保你时,依从他吧,

尽管羽翼中藏着的利刃可能会伤害你。

当他同你讲话时信任他,

尽管他的言语会粉碎你的梦幻,就像北风吹荒了花园。

因为爱虽然能为你加冕,却也能将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然能让你生长,却也能将你刈剪。

他虽然能攀升到你的高处,抚弄你颤抖在阳光中的叶片,

却也能沉降到你的根部,撼动你附着在泥土中的根须。

他将你像谷穗一样捆扎起来。

他舂打你使你胸怀坦荡。

他筛分你使你摆脱无用的外壳。

他碾磨你使你臻于清白。

她揉捏你使你顺服。

然后他用他神圣的火焰来处置你,使你成为神圣宴上的圣餐。

所有这些都将是爱对你的所为,以使你知晓你内心的秘密,而那认知会让你化作生命内在的一部分。

但是倘若你在惧怕中只愿寻求爱的宁和与爱的欢愉,

那么你最好遮掩起你的赤裸逃离爱的谷场,

在没有季候的世界里,你能笑,却不能开怀,你能哭,却不能倾情。

爱所给的仅是他自己,他所带走的也仅是他自己。

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对爱而言,爱已足够。

当你去爱时,你不要说“神在我心里”,而要说“我在神的心里”。

也不要认为你能指引爱的行程,因为爱,倘若他发现你够资格,他会引导你的路途。

爱没有其他所求,只愿成全自己。

但倘若你去爱,就必定有渴望,让这些渴望是:

融化为奔流的小溪,在暗夜里唱诵欢快的曲调。

体味出过分温柔中的苦痛。

让你对爱的理解伤害到自己,

并心甘情愿地流血。

黎明时怀着飞扬的心醒来,致谢爱的又一天,

正午时沉醉于爱的狂喜中休憩,

黄昏时带着感恩归家,

然后在内心为所爱的祈祷中入眠,让赞美的歌谣停留在唇间。

当我们说爱一个人时,我们要首先问问自己,是爱她的身体、才智、还是思想中幻想的梦中情人的形象……

对别人才智的欣赏、崇拜亦不是真爱,因为那是由思维而生的,是一种随时会变化的东西。

身体的吸引不是真爱,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外在容貌会渐渐的失去年轻时候的光泽。

梦中情人的形象更是一种思维的幻象,不同于实际的情况。思维不会去爱,只会欲求。所以当对方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情人间就产生了矛盾。

于是爱的对象变成是满足自己欲望的对象。当欲望得到满足后,那种新奇感便没有了。比如:小孩子得到一个新玩具感到兴奋,但过了几天,那种新奇感和兴奋便没有了。

建立在身体吸引上、或者建立在对别人才智欣赏的爱的关系,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而且那种吸引力可能来自社会制约、传媒塑造出来的形象、甚至是自我欺骗。导致我们经常把其它东西误认为爱,例如占有、自私自利等。

但是我们也不应走入另一个极端,去否认这一切,真正的爱是超然的,是不执着的。执着不是坚持,执着是将别人看做自己的一部分。无执著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会附着于任何人或事物。

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经常这样比喻:如果一棵树的汁液只依恋一朵花,停留不动,那么整棵树便会死掉。无执著的爱,是周流不息的,这样才能滋润整棵树。

爱,也可以像老子所说的“无为而为”。我们去爱,却不带任何目的;我们去付出,却不期望任何回报。因为自己的欲望是"0"。如果有哪怕一丁点的回报,也超越了我们的预期,超越了我们欲望的本身,我们自然会觉得喜乐。那么如果没有回报,但因为欲望是"0",那么会像纪伯伦在《论爱》中所说: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