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吸血蝠交友方式和人类相同 都是随时间由浅入深最后形成生死之交
研究发现吸血蝠交友方式和人类相同 都是随时间由浅入深最后形成生死之交
在哥斯达黎加的洞穴里窝着一群吸血蝠。PHOTOGRAPH BY NICK HAWKINS, MINDEN PICTURES
(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MARY BATES 编译:曾柏谚):一项有趣的新研究发现,吸血蝠建立友情的方式和人类相同,都是随着时间慢慢由浅入深,最后才形成生死与共的关系。吸血蝠原生于中南美洲,过去已经知道这种高度社会性的蝙蝠,会和彼此维持长达十年以上的关系,然而科学家不知道这样的链接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如今,3月19号刊载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指出,这种会吸血的哺乳类在透过互相理毛,与无血缘关系的陌生蝙蝠建立信任基础后,最终会将吸食的血液反刍出来和对方分享。 对于每三天必须进食一次的它们而言,这是一种利他行为。 不只如此,分享血液的行为也有互惠的倾向,蝙蝠更乐于将食物提供给那些曾和自己分享血液的伙伴。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格里. 卡特(Gerry Carter)说:「我们发现曾互动过的经历与社会环境,对吸血蝠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 」
这项研究支持了生态学中较新颖的「加注理论」(raising the stakes),该理论认为无血缘关系的动物,会先以例如「为对方理毛」这样较低成本的方式,来试探一下利他行为的水深,之后才会付出较高成本的投资──以吸血蝠而言,就是互相分享血液。
除了蝙蝠,这项最早于1998年提出的理论或许也适用于其他社会性动物──包括人类。
卡特表示,这也是为何藉由研究这些食血的社会性动物,或许能洞悉复杂的人类友情的原因。
鸭血粉丝血为盟
为了测试蝙蝠如何缔结彼此间的关系,卡特与同事在巴拿马相距甚远的两个地点,捕获了共27只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 吸血蝠是三种已知的吸血蝙蝠之一,它们会在夜间沿着地面疾速飞行,用四肢贴上猎物,并以剃刀般锋利的牙齿以毫无痛觉的方式割开猎物的血管(通常是牛或是其他大型动物),让它们能够用舌头舔舐涓涓流出的血液。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让来自巴拿马不同处的蝙蝠两两成对,或将它们编进小型的混合群体。 接着科学家观察若不给某只蝙蝠食物,它们会如何与室友们互动。
在15个月的相处后,蝙蝠之间出现了某些模式。 许多未打过照面的蝙蝠搭起了理毛关系,但少有分享血液的情况发生。
在陌生的编蝠间,理毛关系总是会先于分享血液的行为出现。 而会将血液分享给同伴的蝙蝠,它们互相理毛的情形会在首次分享血液前增加,之后趋于稳定。
不仅如此,当附近没有熟识的同伴时,陌生蝙蝠之间的关系更可能建立起来。 另外相较于处在群体中的蝙蝠,蝙蝠两两成对时,之间的关系会更快且更频繁地形成。
加注理论
加注理论简单易懂:你不会鼎力协助不懂得回报的家伙。 「加注理論」的建立者之一,加拿大渥太華卡尔顿大学的生物学家汤姆. 谢拉特(Tom Sherratt)表示。
谢拉特说:「你会先初步测试潜在合作伙伴的可信度,看看能不能得到回报。 」如果不行就不会形成任何关系,也没什麽大损失。
「这是项很有力的策略,因为这既可以让你逐步与对方建立信赖关系,又能避免在不合作的人身上损失太多。 」
但这项理论很难在动物身上验证。 并未参与这次蝙蝠研究的谢拉特说,要在蝙蝠身上发现这样的关系模式,得在随机引入陌生的个体后进行长时间的监测,而这正是卡特与他的同事在这次研究中所做到的事情。
以牙还牙
卡特补充说,尽管有些人不愿承认,但互惠也是人际关系重要的一部分。
「人类的友谊中有着微妙的偶然性与期待,但将之接露出来未必符合每个人的最大利益。 」卡特说。
这样想吧:「当你的某个朋友变的完全不可靠,会发生什麽事? 」卡特问。
「如果你在他们身上投下了全部心力,他们却从来不回报,你多快会从这段关系脱身,建立另一段关系呢? 」
-
- 迄今为止地球还有多少巨型生物未被发现?
-
2024-03-05 08:50:11
-
- 神农架太阳坪生态保护中心龙潭崖屋路边的红外相机拍到身高1.2米巨型金雕
-
2024-03-05 08:48:06
-
- 大西洋勘探发现至少12种深海新物种 包括海苔、软体动物和珊瑚
-
2024-03-05 08:46:02
-
- 利用冷战核试爆定年 发现鲸鲨可能活到一百岁
-
2024-03-05 08:43:57
-
- “活化石”澳大利亚肺鱼基因组测序完成 或揭示陆地生命进化线索
-
2024-03-05 08:41:53
-
- 地球上叫得最大声的鸟类——白钟雀
-
2024-03-05 08:39:49
-
- “炸弹放射性碳定年法”测定112岁的小鲤牛胭脂鱼打破淡水鱼最长寿纪录
-
2024-03-05 08:37:44
-
- 新西兰附近太平洋海域首次拍摄到三种会发光的鲨鱼:铠鲨、灯笼乌鲨和南方乌鲨
-
2024-03-05 08:35:40
-
- 金花蛇属树栖“飞蛇”能滑翔 但一种过树蛇属澳洲蛇类竟然会跳跃
-
2024-03-05 08:33:35
-
- 国产崛起?全球智能穿戴出货量小幅下跌,小米、华为逆势上涨
-
2024-03-05 04:29:58
-
- 当飞驰的高铁遇到历史古建,超惊艳!
-
2024-03-05 04:27:42
-
- AI催生美国最火爆房地产——数据中心
-
2024-03-05 04:25:26
-
- 南极考察站如何运行?如何支撑科学研究?
-
2024-03-05 04:23:11
-
- 今年首个被否“行长”,这家村镇银行拟任行长被认定不合格,开年已有三名银行
-
2024-03-05 04:20:55
-
- 专注纳米材料研发,「碳寻新材料」实现单壁碳纳米管量产
-
2024-03-05 04:18:39
-
- 明起,横琴封关运行,这些事项要注意
-
2024-03-05 04:16:23
-
- 刚刚,特朗普输了!
-
2024-03-05 04:14:07
-
-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建议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垄断行为
-
2024-03-05 04:11:51
-
- 正式封关运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启新篇章
-
2024-03-05 04:09:36
-
- 研究发现马来熊会模仿玩伴表情 像人类一样
-
2024-03-05 0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