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120亿,黑石跑去买漫画

2024-06-24 22:54 来源:网络 点击:

120亿,黑石跑去买漫画

作者 I 王露 吴琼

报道 I 投资界 PEdaily

黑石刚刚又出手了。

投资界获悉,本周黑石集团正式宣布——收购日本数字漫画提供商 Infocom,交易金额 2758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20 亿元)。

我们对 Infocom 可能并不熟悉。但在日本,Infocom 可谓家喻户晓,几乎占据了日本 30 岁及以上女性漫画的市场。但是近年来,由于其母公司业绩低迷,如今不得已出售漫画业务。期间,索尼、KKR 众多竞争者也报价,最终花落黑石。

此次出手,不仅刷新了黑石在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历史记录,也缔造了今年日本最大的私募股权收购案。同时也揭开一个隐隐趋势——当估值来到低位,也许正是扫货的好时机。

120 亿,黑石出手 操刀今年日本最大 PE 并购

这一笔收购酝酿已久。

早在去年底,帝人集团就计划出售持有 Infocom 股份事宜。资料显示,帝人集团是日本化纤纺织界巨头之一,业务涉及高性能材料、医药医疗、化工产品等方面。旗下 Infocom 最为知名的业务是在线漫画,也是日本 30 岁及以上女性漫画市场的领导者。

由于材料等主营业务低迷,近年帝人集团业绩不佳,因此试图通过主攻核心业务来提高利润,而以漫画业务为主的 Infocom 则成为被放弃的部分。

今年 2 月,黑石参与了 Infocom 的第一轮收购竞标。竞争是激烈的,彼时黑石的对手有 12 位,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全球性投资机构。

最终,黑石在多轮竞标中击败了对手,被选为收购方。根据公告,黑石此次将以 2758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20 亿元)收购 Infocom。

此次要约包含两部分——黑石从帝人集团手中以股票回购方式买下其持有股份,从帝人集团之外的其他股东处要约收购其股份,并将 Infocom 进行私有化退市。收购要约将从 6 月 19 日持续到 7 月 31 日。

谈及此次出手,黑石日本私募股权主管 Atsuhiko Sakamoto 表示," 我们很高兴与 Infocom 开始合作,该公司拥有强大的信息技术业务和领先的数字娱乐平台。我们致力于在日本投资高质量、增长型企业并将其打造为市场领导者。期待帮助该公司探索新的增长途径。"

" 我们相信,黑石的投资过往、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与多家公司合作经验将成为集团中长期增长的主要力量源泉。"Infocom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un Kuroda 则补充说。

今年以来,黑石在亚洲大手笔收购接踵而来。5 月份,黑石计划收购印度食品巨头 Haldiram's 的零食业务,估值高达 8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00 亿元)。

稍早前,港股上市的美妆护肤品牌欧舒丹传出私有化的消息,潜在买家正是黑石。传闻黑石集团和高盛资产将为欧舒丹提供 15.5 亿欧元融资。

此次黑石下注日本也并非毫无端倪。眼下由于日元疲软;同时随着日本的大型财团逐渐聚焦主业,创造了丰富的非核心业务分拆机会,全球投资机构对日本企业的兴趣激增。扫货一幕幕正在上演。

正如黑石此次出手,不仅刷新了黑石在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历史记录,也缔造了今年日本最大的私募股权收购案。

KKR 也来抢了

Infocom 的漫画业务,缘于一次无心插柳。

成立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Infocom 原本是帝人集团的信息技术部门,致力于为外部企业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而从 IT 部门转战毫不相干的线上漫画,是出于敏锐的直觉。

那是 2006 年,智能手机刚刚面市。彼时 Infocom 负责人注意到漫画开始在手机里出现,他意识到," 我们也能自己做。" 在线漫画平台 Mecha Comic 横空出世,用户只需支付几美分即可阅读一章连载漫画,平台最受欢迎的作品是浪漫爱情、生活喜剧的少女漫画。

之所以选择女性作为主要用户,是由于公司的 IT 业务此前开发过受女性欢迎的铃声服务,拥有吸引女性群体的营销经验。初代的 APP 产品,做到了即便在翻盖手机的小屏幕也能看漫画。

此后,他们开始制作原创作品,并运营多个 IP,大受读者好评。及时抓住了互联网东风,Mecha Comic 成为日本最大的在线漫画发行网站之一。

无心插柳柳成荫。截至 2024 年 3 月,公司财年综合销售额为 845 亿日元,漫画业务部门净销售额为 571 亿日元,贡献将近三分之二的营收。

说回此次收购,当中还有一段插曲:KKR、索尼也是收购 Infocom 的热门候选人。

上个月消息传出,索尼集团与日本投资基金 Integral Corp 联合进行竞标,KKR 也对该项目有浓厚兴趣,均参与了第二轮收购竞标。

此前,KKR 投资了美国电影制作公司 Skydance Media。而索尼更是财大气粗—— 2022 年从 AT&T 手中以 11.8 亿美元收购了动漫流媒体平台 Crunchyroll,并将经典动漫影视化,其中有国内用户熟知的《龙珠超》系列。

不过最后,花落黑石。对此黑石方面表示,未来将寻求从 Infocom 的漫画家群体中增加原创内容,围绕女性读者群喜爱的主题开发更多作品——这一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正在不断增长。

" 拥有的原创内容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能将这些知识产权货币化。" 黑石表示:" 围绕内容制作动画或商品,这会是中长期的潜在机会。"

估值降到 15 年来最低,大并购风起

这是眼下 PE 豪门大扫货的一缕写照。

而第一步便是补充弹药——

仅上个月,瑞典私募股权公司 EQT 宣布最新一只 Buyout 基金募集,总规模达 16 亿美元,比原定规模超募两倍多;凯雷也宣布完成 28 亿美元的凯雷日本第五期基金募集,专注日本市场收购策略;银湖资本也再次打破纪录,募到了一只 205 亿美元的并购基金。

更早些时候,来自英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Cinven 募集一只 145 亿美元的并购基金;法国老牌并购集团 PAI Partners 的新基金募到 71 亿欧元……目之所及,他们都在加速重仓大并购基金。

如此一幕幕,源自当下全球大并购火热:扫货的时机似乎到了。

此前晨壹投资分析,一方面,由于投资显著放缓,PE 行业已经累积了创纪录的 2.5 万亿美元的可投资金,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由于退出不畅,PE 行业待售资产规模也创下了 3.2 万亿美元新高。

当然,更现实的原因在于——当标的估值回归合理区间,项目变得更便宜,PE 抄底的号角吹响了。

KKR 联席 CEO Scott Nuttall 早前宣称," 当前市场估值已经下调,与历史上投资收益最高的时期相似,现在是入场的绝佳时机。"

泛大西洋投资联席总裁 Mart í n Escobari 也有相同的判断,"一级市场很多高质量公司的估值低到 15 年未见的水平。"

犹记得今年 2 月的年度业绩会上,黑石掌门人苏世民指出 2023 年是周期性底部。他判断,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更加频繁地出售手中的资产,并购层面的交易活动将有所增加,黑石将在市场复苏、投资标的价格开始上涨之前加大投资力度。

复盘 2024 年一季度,黑石的投资金额比去年同期翻番,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于是可以看到这一幕:海内外 PE 排队争抢优质标的

正如日本肯德基被凯雷收购之前,潜在买家云集;黑石要收购的 Haldiram's,也面临着贝恩资本与淡马锡的竞争;还有欧舒丹、新秀丽、Dr. Martens 一众知名消费品牌打算私有化,黑石、凯雷、CVC 资本、KKR、贝恩资本、高瓴、春华资本、德弘资本等海内外 PE 猎手摩拳擦掌。

热闹正在另一边上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王露   吴琼,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