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婴儿配方乳粉禁用“进口奶源”等表述

2025-04-29 06:19 来源:网络 点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婴儿配方乳粉禁用“进口奶源”等表述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征求意见,规定婴幼儿奶粉标签、说明书禁用“ 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原生态奶源”等模糊信息字样,也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等功能性表述。

《办法》规定,标签和说明书不得含有下列内容: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性表述;对于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不应当在产品配方中含有或者使用的物质,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未使用或者不含有;原料来源使用“ 进口奶源”“ 源自国外牧场”“ 生态牧场”“ 进口原料”“ 原生态奶源”“无污染奶源”等模糊信息;“人乳化”“母乳化”或近似术语表述等。违反上述规定,最高可处3 万元罚款。一直以来,国产奶粉安全事件频发,加上家长过于苛求品质的心理,助长了企业不实宣传之风。

帮助宝宝智力与身体发育是家长软肋,婴幼儿奶粉的功能性差异并不大

市面上的婴幼儿奶粉品种繁多,不乏有宣称益智健脑、帮助生长发育等功效介绍的奶粉。那么,这些标榜功能强大的奶粉真的好吗?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产业经济专家组组长宋亮曾指出,不同婴幼儿奶粉的功能性差异不是很大。目前中国关于婴幼儿奶粉的研究还不完善,有些企业添加一些营养元素就称有益智功能,而这些90%以上都是夸大宣传。

另外,婴幼儿乳粉配方主要参考国际标准,各国根据国情进行了微调,在奶粉的营养成分和含量方面,国际标准给出了上下浮动空间,但各国配方大同小异,所谓高端奶粉和低端奶粉的差异也不大。

标签标识是区别不同商品提供者的标志,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重要参考内容。中国婴幼儿奶粉导向性宣传太强,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其结果是,消费者盲目追求奶粉的某种功能,而失去了对奶粉本质的理智看待。

大多迷信进口奶源,网上代购的进口奶粉质量差维权难

近年来不断曝出的国产奶粉安全事件,使得不少消费者纷纷成为进口奶粉的忠实粉丝。而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08 年前的30%左右,跃升到50%以上。但是不良商家在销售过程中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严重扰乱了进口奶粉销售市场的正常秩序。

另外,国内出售的进口奶粉高企的价格,使得现在不少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奶粉的途径上更加热衷于选择网上代购。在网络代购过程中,商家多是通过国外购买后寄回国内的方式销售产品,这就会造成奶粉来源不明、运输奶粉的方式不严谨等可能的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再加上网络代购的特殊性,出现问题之后维权的难度也很大。

其实,国产奶粉的合格率也很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9 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的通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共抽检婴幼儿乳粉1534 批次,其中合格1532 批次,样品合格率高达99.9%。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特殊医学配方奶粉)抽检161 批次,合格率更是高达100%。

极力追求奶粉接近母乳,以目前的技术手段难以做到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所有奶粉都是以母乳为黄金标准。在很多品牌的配方奶粉广告中,都会宣传自己的产品是最接近母乳的,真的是这样吗?

国际母乳协会官网发布的一份母乳成分表显示,母乳中包含了水、碳水化合物(乳糖、低聚糖)、羧酸(如透明质酸、乳酸等)、蛋白质(如乳清蛋白、酪蛋白等)、非蛋白质含氮物(如核苷酸、氨基酸等)、脂肪(如磷脂等)、维生素类、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生长因子(如细胞因子、肽、激素等)、酶类、抗蛋白酶、抗菌因子(如双歧因子等)、金属(如多种酶的必要成分钼)等。

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科副主任李光辉指出:“ 我们只能往母乳靠近,但在母乳面前我们显得越来越无知,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每一位母亲的母乳都是不一样的,特别神奇。”母乳中的已知成分有2000 多种,但以目前的技术手段,人类仅能检测出其中的200 多种,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的成分只有几十种,与母乳相比,配方奶粉的差距还很远,可以说根本就做不到接近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