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西夏区: 新起点赋予新使命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

2024-06-22 09:40 来源:网络 点击:

西夏区: 新起点赋予新使命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如何继续开好局、起好步,银川市西夏区奋笔作答。

一开年就吹响冲锋号

1月12日,宁夏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中心项目正式投产,拉开了西夏区2022年项目建设序幕,也掀起了西夏区产业发展的热潮。

第一股热潮,便是4岁的银川中关村双创园掀起的新兴产业发展热潮。

当天,西夏区、银川中关村双创办、银川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招商引资企业代表——宁夏汇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化安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珍乳网(北京)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宁夏储芯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晨宸辰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分别进行了签约。

2017年12月,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挂牌成立,北京中关村创新基因在银川异地而生。

4年来,这套“首都带首府”创新协作机制越闯越活,“京银对话”愈加亲密高效。16所高校一池春水充分搅动,产业、人才、技术、资本、孵化等全要素聚成了一流创新生态。招引入驻各类企业400家,电子信息企业占比超过50%,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税收超过5000万元。校企共建20多家产学研基地,培养了1000多名实用人才,为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正如西夏区委负责人所言,银川中关村双创园已成为自治区、银川市创新驱动的“前沿地”,发展互联网数字经济的“主力军”,推进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的“排头兵”。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西夏区一开年就吹响冲锋号、掀起新热潮,凝神聚力、比学赶超,全面打赢打好项目招引建设攻坚战、总体战、大会战。

西夏区用项目填写蓝图,用项目铺设道路。聚焦自治区“九个重点产业”、银川市“十大产业”和“三新”经济目标,精心储备重点项目240个,总投资5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2亿元。坚持把项目“五比”贯穿全年,确定实施重点项目161个,推进中国建材互联网产业园数据中心等20个“三新经济”项目、宝塔实业轴承生产线技改等84个产业项目、宁夏电投清洁能源智慧供热等57个基础设施项目。

西夏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夏区全力推进一季度90个重点项目按期开工,上半年重点项目100%开工,年内80个项目投产达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以上,增长8%以上。力争全年新招引项目100个,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亿元以上。

以拼搏的姿态奔跑前行

2022年是西夏区新一届党委政府履职的起始之年。

西夏区自我加压,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5%。

制定这份预期目标,西夏区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5年来,西夏区毫不动摇抓发展,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年平均分别增长5.8%、6.8%和4.4%。工业转型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6.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较2016年提升23个百分点。文旅产业全域突破,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80亿元,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15%。

5年来,西夏区持之以恒抓创新,发展活力全面迸发。宁夏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中心、西部第三方检测集团(宁夏)有限公司等企业从孵化培育走向落地生根,获评自治区双创示范基地。校企地协同创新,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重点实验室11个。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基层审批服务执法改革走在全区前列。政银企对接深入开展,50家金融机构成长壮大,金融服务质效全面提升,获评自治区金融环境创建奖。对外开放突破发展,累计发运国际货运班列246列,货值4.1亿美元。

5年来,西夏区集中精力抓环保,生态质量显著改善。全面完成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治理修复遗留矿坑6000亩,植树造林、生态修复2.1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7.75%提高到2020年的12.17%。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整改。投入资金6.8亿元,统筹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城乡污水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0%以上。典农河、犀牛湖等水体质量稳步提升,建成区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

5年来,西夏区精益求精抓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优化“一廊一轴三区”城市空间布局,建成区面积扩大至6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91%。沈阳路、宝湖路、六盘山路向西穿过包兰铁路,宏图街、文昌街、金波街互联互通,贺兰山西路、大连西路、怀远路改造提升。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工程建成投用,银西河、典农河畅联畅通,24公里“之”字形水系环绕城区南北。高标准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有序化解风华小区等棚户区改造遗留问题,3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压茬推进,75个老旧小区524栋楼宇旧貌换新颜,6.3万户居民住上“暖心房”。美丽乡村建设纵深推进,兴泾镇国际陆港小镇建设全面铺开,镇北堡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5年来,西夏区尽心竭力抓民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5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的77%。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同阳新村整村脱贫出列,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消除,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075元、14698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40.3%、45.3%。就业创业扎实有效,新增城乡就业4.2万人次,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区)。统筹资金6.8亿元,实施教育项目37个,新增学位1.1万个,学前教育“5080”目标按期完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康西夏”行动扎实推进,县域综合医改有序实施,医保基金打包付费落实落地,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区)。

以高质量发展筑起创新高地

敢与强的比、敢跟快的赛、敢同勇的争,西夏区一直以奔跑的姿势在比学赶超中争先进位。多年来的砥砺奋进,西夏区GDP总量稳居全区22个县区前三位,先后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等10余项“国字号”荣誉。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态势如火如荼,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带着问题前行、迎着困难而上。”西夏区委负责人表示,面对发展形势,必须把心思向“谋实事”上聚焦,把精力向“干实事”上用劲,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扛责于肩、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未来新征程中创出更多的西夏区之“最”、赢得更多的西夏区之“新”。

今后5年,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总量突破4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高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就要以“严细深实勤俭廉+快”的作风,行求真务实之举。

坚持创新发展,高质量建设创新驱动策源地。实施银川中关村双创园能级跃升工程,加快宁夏理工学院研究生院、鲁银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实施,发挥教育发展联盟平台作用,创新“飞地育成+离岸孵化”模式,建成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专利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交易等创新平台,着力创建特色软件名园、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依托“四院一中心”,组建新材料、电子信息、葡萄酒等特色产业创新联盟,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

坚持深化改革,高质量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五权”改革,全力推进56项重点改革任务。积极融入黄河流域“几”字形现代化交通主骨架,打造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主阵地,推进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铁路一类口岸、铁路专用线建设,畅通东向南向出海、西向北向出境通道,创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建设贺兰山生态保护示范区。加快推进贺兰山套门沟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全面完成绿色矿山创建任务,保护好宁夏的“父亲山”。完善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建设,提升防汛救灾综合能力。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绿廊绿网绿道建设,统筹实施国道、水系、铁路等绿化提升项目,新增造林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再提高2个百分点,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坚持转型升级,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发展,引进培育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型企业,加快建设葡萄酒、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数据应用中心,打造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数字治水企业聚集区。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电子信息、光伏硅、工业蓝宝石、集成电路、石墨烯5个百亿级产业。

坚持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葡萄酒产业示范区。全面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葡萄酒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延伸葡萄精深加工、葡萄酒包装设计、葡萄酒文旅等产业链条,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年产葡萄酒突破2万吨。推动酒庄基地一体化发展,增加多元产品供给,做强特色酒庄集群,推动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建成特色酒庄50家以上,培育龙头酒庄企业5家。

坚持全域联动,高质量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加快创建贺兰山东麓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施贺兰山冰雪运动公园等文旅融合项目,扩大贺兰山文化旅游节影响力,办好酒庄马拉松、旅游地标定向赛等活动。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打造五星级酒店、高端民宿,推动康旅、农旅、商旅、体旅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高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紧紧围绕“四大提升行动”,实施一批惠民工程,让老百姓日子更红火、生活更幸福。做好就业、产业、社会融入三件事,让移民群众迈入共同富裕新生活。加大小区适老化改造力度,建设一批社区养老设施,让老年人享有“床边、身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参与普惠托幼服务试点建设,镇街托育机构全覆盖。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施教育提升项目32个,加快义务教育“双减”、教育质量评价等改革。推进“健康西夏”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记者  乔素华)

银川中关村双创园。

宁夏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发中心项目正式投产。

百度自动驾驶商用车测试运行。

富宁村设施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全力打造葡萄酒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图片均由西夏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