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汽车 > 正文

北京现代为何节节败退?原因恐怕不止一个

2022-12-18 09:26 来源:网络 点击:

北京现代为何节节败退?原因恐怕不止一个

作者 | 阿坤

一个处境十分尴尬的品牌——北京现代

首先来说,在全球范围内,现代汽车身为韩国车企,虽然发展历史并不算长,但如今已发展成仅次于丰田、大众的汽车巨头,实力可是相当不弱的。

2021 年,现代汽车全球销量达到了 667 万辆,排列全球第四位,前面三位分别为丰田、大众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作为对比,本田 2021 年全球销量也才只有 448 万辆,要说品牌地位,现代可比国内绝大多数品牌都要牛。

而到了今年,仅看上半年的话,现代汽车集团半年全球销量为 329.9 万辆,仅次于 513.8 万辆的丰田和 400.6 万辆的大众汽车;目前半年销量全球排名第三。

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韩系车卖的这么好?

其实,站在海外市场去看,韩系车对中国市场多多少少是有点 " 区别对待 " 了。如今可以看到的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热度持续增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 / 起亚却不为所动。它们不是没有技术;也不是没有车型,现代艾尼氪,在国外市场表现算不上超俗但绝对实力不弱,而这些车型,它们却不曾想去引入国。

说完小编觉得市场最需的新能源,再看看消费者最需的是什么?

不难发现的是," 汽车市场愈发年轻 ",领克、极氪、名爵、长安 UNI 等几个自主品牌或是车系,它们主打运动车。在 Z 时代的降临后,不仅有新的子品牌不断出现,也有像是林肯、红旗这样,强行改变品牌调性的变革。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此前推出的林肯 Z 和近期曝光的红旗 H6。

可以说,年轻人的喜好,每一个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有追随市场的,也有融入市场的,在这些品牌中它们唯一的共性,就是 " 变 "。

它们愿意改变自己品牌的格调,从而去迎合市场,也有像是吉利 / 长城一样,不断的推出子品牌或是运动车系从而去融入市场。但回看今天的主角,现代 / 起亚是怎么做的?

提问一嘴!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奔驰有 AMG、宝马有 M、奥迪有 RS、大众有 GTI、福特有 ST、丰田有 GR,那么现代有什么,你知道呢?

海外市场中,韩系车有极其运动;甚至能够钢过高尔夫 GTI 的现代伊兰特 N,搭载 2.0T 发动机,最大马力 280Ps,峰值扭矩 392N · m,零百加速成绩 5.3s。相比起高尔夫 GTI 最大功率为 220Ps 的 2.0T 发动机来说,在马力上足足超了 60 匹。

"N" 其实是现代车企的一个运动车系,包含前些日在国内上市的菲斯塔 N 属于同一个。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觉一个问题,领克品牌成立已有 6 年之久,旗下车型早已超过 10 台 +,而现代 N 车系,早于 2015 年就以创立,虽然想要引进国内也需时间过渡,但直到上月为止,N 系列才在国内发布了菲斯塔 N,万众期待的伊兰特 N 还没有任何信息。

如此来看,现代车型的运动理念并不落后,而不成的原因则在于错失了黄金时期。可以想象的是,如果 N 系列车型可以早些来到国内,那结果定是不会一样。

另外,除了车型系列没有引进之外,外观与车型设计层面,也是现代企业比较严重的问题,在第七代伊兰特以及索十、菲斯塔 N 没有到来之前,北京现代品牌内的车型,轿车模块貌似没有一款可以拿得出手,要不就是设计没新颖、较为中庸,要不就是内饰用料太 " 抠唆 "。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索十的设计,过于个性 / 前卫,因此外观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不小的争议,根据最新消息得知,索十取消了中期改款,直接进入换代阶段。

最后说到关于品牌的 " 金字塔 ",现代汽车的高端品牌为捷尼赛思,这个品牌在北美市场的销量甚至超过 BBA,而在中国却 ...2022 年上半年卖了 370 辆,第一季度在华销量为 298 辆;二季度在华销量仅 72 辆。不是车型不好也不是产品力不够,但就是卖不好。究其原因便是,捷尼赛思的品牌力太差,除此以外基本没有太大的硬伤。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像是丰田家族在市场中经常宣传到的 TNGA 架构,现代厂商也有一套不次于丰田 TNGA 的第三代 i-GMP 架构,该平台汇集了轻量化、操控性、安全性等诸多优点,要说硬实力,那完全不逊于丰田 TNGA,但唯一差的可能就是营销层面。在发动机技术上,韩系也早已经迭代出了比 VTEC 更好的进排气技术—— CVVD。

所以韩系看似真的不差,基本是做到了要什么有什么,毕竟能在全球汽车榜单上稳居前五,靠的不是运气而且实力,那话说回来,为什么在国内卖不好?

2002 年期间,北京现代连续四年销量破百万,这样的战绩在当时真可谓是数一数二;是很多车企羡慕不来的。而就是在内时,北京现代成为了最有希望进军一线的二线品牌。

但在后续的发展中," 北京现代飘了 ",自 2016 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同时,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慢慢的出现产能剩余;库存车堆积的显现。

出现了库存车之后,各个品牌也是玩起了各种路数,要么降价促销,要么多代同堂销售,充分利用落后产能,赚取市场。而北京现代正是在这个时候飘起来了。

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四代同堂。伊兰特、悦动、朗动、领动,四款车型一起卖,再加上大幅降价的举措,让北京现代的名声持续下降,更严重的是,在其他合资品牌变招之后,北京现代还在沉迷降价,自此以后的名誉一落千丈。

2012 年末,据小道消息得知,2022 年开始北京现代将退出中国市场,后续在不断拉扯中,3 月份,北汽与现代对北现进行了高达 9.32 亿美元的共同增资。

但这些钱,貌似不够在坚持几年了 ...

追溯到 2020-2021,北京现代两年时间就已亏损上百亿。今年第三季度现代集团最新财报显示,北京现代继续亏损,额度达到 7.5 亿人民币。照这个速度下去,9.32 亿美元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比较戏曲的一幕,还是在今年 11 月 5 日的一场北京现代 20 周年的活动上,不敢相信的是 20 周年庆,韩方没有出席任何一个人。其实,早在 2017 年北京现代销量 5 年跌开始,韩方就对中方十分不满。不过,到底是甩锅还是真理,销量从巅峰时期的 110 万到 2021 年的 36 万辆,确实是有些夸张。

不过,这一则小插曲,也仅次于是小插曲,北汽与现代之间的事情太过微妙,今天主要讲解的还是韩系车对中国市场的 " 区别对待 ",后续会继续跟进 20 周年庆的逸闻趣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