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汽车 > 正文

​产销冲破3000万辆,中国车市在“挨骂”中创新高

2024-01-16 22:26 来源:网络 点击:

产销冲破3000万辆,中国车市在“挨骂”中创新高

24/01/11

导语

未来,中国汽车势必跨越燃油阵营百年来的技术瓶颈,以新能源为依托,完成 " 汽车大国 " 到 " 汽车强国 " 的转变,并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别     致

随着三年口罩事件的结束,2023 年迎来国民经济良好复苏的机遇之年。汽车行业也在这一利好的背景下被多方看好,有望一扫阴霾,并在新能源的大势下,创造令人瞩目的成绩。

而当各大汽车厂商陆续公布年度销量成绩后,2023 年我国汽车的产销总数据也迎来出炉。

1 月 11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 3000 万辆,创历史新高,具体产销数据分别为 3016.1 万辆和 3009.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6% 和 12%。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提升 8.2 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提升 9.9 个百分点。

另外,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 491 万辆,同比增长 58%,有望晋升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

虽然 " 卷 " 到极致,价格战也引发多方讨论,但从数据上看,2023 年的中国车市无疑是成功的一年。在政策推动、企业极力塑造品牌和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加之消费端的复苏,成功创造佳绩,多项指标创造历史新高,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实质性增长。

0

1

新能源猛增、出口再次飞跃

具体看来,作为贡献产销绝对主力的乘用车市场延续了良好增长势头,全年累计销量 2606.3 万辆,同比增长 10.6%,为市场最终的增长提供了保障。同时,商用车市场也稳步回暖,产销回归到了 400 万辆水平,具体销量为 403.1 万辆,同比增长 22.1%。

当然,如果找出最大亮点,新能源汽车板块当仁不让。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发展迅速,已经连续 9 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 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8% 和 37.9%,市场占有率高达 31.6%,高于上年同期 5.9 个百分点。

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 11.5% 和 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 34.9% 和 34.7%。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也在这一年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除了汽车厂商外,2023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市场份额超过 60%。

新能源产业链持续高增长的表现,不仅让其成为带动中国车市复苏的推力,更是成为了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另外,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达 491 万辆,有望超过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

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 201.5 万辆,相比 2020 年的 99.5 万辆实现翻番。这一数据不仅创下了中国汽车出口纪录的新高,也打破了自主品牌出口长期在百万辆徘徊的瓶颈,且远远超出过去三年中国汽车年出口量 100 万辆左右的水平。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汽车出口元年。

在到达新高度后,中国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趋势并未停止。相反,其以 200 万辆为起点再出发,并 2022 年实现第三次飞跃。

从 100 万辆到 300 万辆,中国汽车出口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让出口数据翻了三倍,可见中国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速度,在全球市场攻城拔寨。而随着此次出口总量再次跃升至近 500 万辆,也有望登上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的宝座。

而中国汽车出海的接连飞跃,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无疑加速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汽车已经出口到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出口规模还是上升趋势,乃至在欧盟反补贴调查中逆势前行,都能看出中国汽车出口的未来不可估量。

除了出口数量冲击全球第一之外,中国出口的单车价格也大幅提升,从 2018 年的 8.5 万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12.2 万元,出口地区也逐渐扩展到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市场。

2

从 " 汽车大国 " 到 " 汽车强国 "

其实,纵观 2023 年的中国车市,并非一帆风顺。

2023 年伊始,受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春节假期和消费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车市前两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明显回落。数据显示,2023 年 1-2 月,汽车产销 363 万辆和 363 万辆,同比均下滑 15%。

而随着 3 月湖北政企补贴开启的促销潮和 4 月上海国际车展对终端市场产生波动,汽车消费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让车市总体缓了一口气儿。

后续在政策推动下,加之地方购车促销活动等措施延续,市场需求逐步释放," 金九银十 " 效应开始显现。自 11 月以来,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叠加年末车企冲量,汽车市场向好态势超出预期,致使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大势的向好和历史新高离不开一众自主品牌的推动。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 1459.6 万辆,同比增长 24.1%。诸如比亚迪、长安、吉利、长城、上汽等自主企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们在燃油阵营和新能源阵营不断刷出存在感,凭借出色的产品和品牌标签,共同托举自主品牌越过 50% 的市场红线。

不仅如此,以 " 蔚小理 " 为首的新势力车企和以阿维塔、智己、岚图等传统车企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纷纷强势入局,并在短短两三年的十年内闯出名堂,销量跃于纸上。

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度重塑期,而从竞争来看,大格局远未定型,但确实进入深度重塑,2024 年竞争将更加激烈、格局更加分化,中国汽车由于新能源的强势领先,无疑会在未来车市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 70 多年,是从无到有、披荆斩棘、飞速增长的一路。

早在 2009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 1000 万辆大关,成为世界产销第一大国;2013 年成功突破 2000 万辆;2017 年产销量达到阶段峰值后出现下滑的迹象,随后等待中国车市的便是连续三年下降,进入转型调整期,直至 2021 年结束 " 三连降 " 的局面开始复苏。

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工业早已走完最艰难的那一段路,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 15 年稳居全球第一是最好的证明;预计 2024 年,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呈现 3% 以上的增长。

未来,中国汽车势必跨越燃油阵营百年来的技术瓶颈,以新能源为依托,完成 " 汽车大国 " 到 " 汽车强国 " 的转变,并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

李思佳

反香菜联盟头目、公社一楼雅座长期霸占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