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2024,价格战已过时,大模型、快充、出口成“内卷”新方向!
血拼2024,价格战已过时,大模型、快充、出口成“内卷”新方向!
历经了 " 血腥味 " 十足的 2023 年价格战,大多车企脱胎换骨," 油电同价 " 的阶段逼近,价格战依然会持续,但这冷饭热炒的话题,车企迎合之余,也得想出更多法子谋出路。当不断降价成为了一种趋势,车企们 " 内卷 " 的新方向,也早已露出了苗头。
AI 在 2023 年爆火,与此同时,AI 大模型也在汽车行业中流行。早有车企在布局,比方说小鹏汽车,从智驾到智能座舱,每年的投入颇高,研发营收比在所有的新势力中领先。
不过,大家都还没从燃油车那几乎全都手动操作的时代挣脱出来,故也对 AI 大模型没什么概念,感觉 " 可有可无 "。润物细无声,在智能化的时代,AI 如同智能机替代功能机那般,悄悄地深入人心,各大车企都开始自研或者接入 AI 大模型,比如理想 Mind GPT、广汽的 AI 大模型平台、吉利全栈自研的场景 AI 大模型,更有十分知名的百度的 " 文心一言 ",与多家车企合作,欲在智能化时代实现共赢。
" 没落 " 的合资品牌,亦是不甘人后。在 CES 2024 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大众汽车展示了其首批整合了 ChatGPT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和 IDA 语音助手的车型,包括我们熟知的途观、帕萨特等,还有 ID.7 这款刚面世不久的电车。经历了大幅度降价却还卖不出多少辆电车的大众汽车,算是痛定思痛,找出了自己为何后劲不足的 " 另一个原因 "。
事实上,AI 大模型之所以谓之 " 大 ",是因为综合性非常强,一旦掌握得当,所释放的潜力不小。况且,AI 大模型会 " 越来越聪明 ",不仅让一台车更有趣,还会靠着那个聪明的大脑提升整车的安全性。核心技术,智能车的灵魂,必定是会从 " 可有可无 " 到 " 必须标配 " 转化,车企们没有不卷的理由。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纵使一台车多么智能,若充电效率慢,便足以被扣上一顶 " 智障 " 的帽子,弃置一旁。快充的概念早已有之,但 800V 的概念,大致在 2022 年小鹏 G9 上市之时被认知,而后在 2023 年下半年被广为熟知。
"800V 高压平台 " 是快充的其中一个表现,而这,已然成为了车企们的 " 内卷 " 新方向。从极越 CEO 夏一平表示 "800V 和 400V 的车在充电效率上没有明显差别 ",到极越 01 降价出售,这一记重重的耳光,让大家同时也认识到——忽视掉 800V,被淘汰的可能性将加大。
故而,智界 S7 有 800V,极氪 007 有 800V,银河 E8 有 800V......即便并非全系标配,尽量降低 800V 的门槛,且让更多的新车搭载 800V,成为了车企们的共识。
需要明白的是,800V 高压平台,不仅仅会让充电效率高,还会让整车的耗能低。好比以往我们对比燃油车的油耗,百公里 5L 和百公里 6L 的差距,足以让消费者改变意向,电费比油费便宜,但消费者又何以会丢掉这样的良好购车观念呢?
一半内销,一半出口,成就了奇瑞汽车 2023 年 188 万辆的总销量,出口量同比增长 101.1%,让人艳羡;长城汽车出口量 31.6 万辆,同比增长 82.5%;五菱、长安、吉利出口量均为 20 多万辆,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幅;上汽集团出口量虽同比增幅只有 18.8%,但 120.8 万辆的出口总量,位居国内第一;此外,在国内立稳脚跟的比亚迪,开始在海外发力,2023 年出口量为 24 万辆,同比增长 334.2%。
如果说有的车企看重海外市场,加强出口是为了避开国内头部车企的锋芒,那结合上面 2023 年的数据来看,这种想法应该要抛诸脑后了——在出口上 " 内卷 ",已经逐渐成为了头部车企扩大规模、增加销量的最新策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的汽车出口 491 万辆,同比增长 58%,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据悉,新能源汽车占出口量不足 30%,乘联会分析称:" 燃油车技术我们虽落后,但新能源技术明显处于相对先进的状态,且欧洲目前处于资源相对紧张的状态,因此中国新能源出口有较大的空间。"
面对这样的前景,已经投入了几百亿且仍在不断加码新能源的车企,2024 年绝然不会放弃出口这块大肥肉。
价格战是必然,大模型、快充、出口是趋势,没人可以在价格战中独善其身,也没人可以打败趋势。" 内卷 ",看似是贬义居多,但若放对了位置,如将大模型、快充等等视为车企 " 内卷 " 最新的核心技术,且 " 内卷 " 出口,瞄准海外市场、占领海外市场,又何尝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次进步呢?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
-
- 吉利银河E8:颠覆合资只是开始,不是的终点
-
2024-01-16 22:30:45
-
- 广汽丰田的冬至阳生:以最有韧劲的姿态跨入2024年
-
2024-01-16 22:28:43
-
- 产销冲破3000万辆,中国车市在“挨骂”中创新高
-
2024-01-16 22:26:40
-
- 仰望U7实车官图亮相,展示“百万级新能源旗舰轿车”车身姿态
-
2024-01-16 22:24:37
-
- 奇瑞销售:星纪元ET 3月11日上市!继续和比亚迪唐打价格战?
-
2024-01-16 22:22:35
-
- 车市2023冠军依旧是大众,赢家属于比亚迪
-
2024-01-16 22:20:32
-
- 王书翰:Hi4技术架构——混动技术的集大成者
-
2024-01-16 22:18:29
-
- 理想汽车:L系列车型今年3月将改款 现款车型可享优惠
-
2024-01-16 22:16:27
-
- 100条问答,是小米颠覆汽车营销的开始
-
2024-01-16 22:14:24
-
- 大众集团2023年在华销售323.6万辆,同比增长1.6%
-
2024-01-16 22:12:22
-
- 2024 款理想 L 系列车型 3 月发布并开启交付,将进行配置更新
-
2024-01-16 22:10:19
-
- 8.69万元起售!吉利豪越PRO是8万级SUV价值天花板
-
2024-01-16 22:08:16
-
- “好好先生”李斌:放弃幻想,直面挑战
-
2024-01-16 22:06:14
-
- 央视报道: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
2024-01-16 22:04:11
-
- 年轻人更理想的家!零跑C10预售24小时 订单破15510台
-
2024-01-16 22:02:09
-
- LEAP 3.0架构落地,零跑C10挑战理想L系
-
2024-01-16 22:00:06
-
- 日系第一、合资第三,广汽丰田2023年销量答卷有看点
-
2024-01-16 21:58:03
-
- 奇瑞2023销量营收破纪录,2024期待更大突破
-
2024-01-16 21:56:01
-
- 比亚迪仰望 U7 更多参数公布:全球量产轿车最低风阻 Cd0.195
-
2024-01-16 21:53:58
-
- 汽车圈“嘴强王者”金句频出,谁也不服谁!
-
2024-01-16 2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