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汽车 > 正文

​无论能卖出去多少,阿维塔 11 都是值得钦佩的

2022-08-19 14:25 来源:网络 点击:

无论能卖出去多少,阿维塔 11 都是值得钦佩的

去年 11 月中旬,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强强联手打造的全新汽车品牌——阿维塔,横空出世。

虽然长安汽车的股价当即迎来了两根大阴线,虽然你很难理解这个血液里的明明中国基因如此纯正的汽车品牌为何要以阿凡达为名,虽然他们打出的 " 情感智能 " 听起来就子虚乌有、空中楼阁。

嗯,我知道大多数人看到阿维塔 11 的这张面孔,都会不由自主地像上面这段一样找点 " 茬 ",质疑也好,泼冷水也好,总之就是不会太看好,而且它 34.99 万元~60 万元的售价也是大家议论的重点之一。

但 …… 我还挺喜欢这车的。

重点不在于 " 好不好看 "

正如我们最近常说的,新品牌、新势力都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吸引群众的眼睛,迅速提升曝光量和知名度,他们有些是通过大佬金句,有些是通过技术亮点。而阿维塔 11,光是这一身的容貌就已经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很难直接判定阿维塔 11 到底是丑是美,它身上有很多细节似乎都可以再推敲推敲。

比如这分离式头灯组,无论远看近看都好像不够完美、不完全协调,但是你又很难说出怎么样才会更好看。

又比如尾部的可升降尾翼,有了这玩意显然进一步提升了这车的拉风指数,但它的尺寸似乎又有点小,而受制于造型,它似乎没法再大了,要改动的话可能会把整个尾部的造型都重来一遍,或者是像保时捷 Panamera Turbo 那样升起之后可以向两端伸展,但这也需要其他的一些改动。

不过整车的比例感倒是很在线,确实有那么点神似阿斯顿 · 马丁 DBX。当然了,这里绝对不存在抄袭,只能说两者的风格非常相似。

但话又说回来,这也就意味着阿维塔 11 不是个 " 正经 SUV" 了,如果你想要的是一辆诸如汉兰达、理想 L9、宝马 X5 这些,阿维塔 11 肯定不是你的菜。

实际上,阿维塔 11 比你想象中还要更不 " 正经 ",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说。

如上图大家看到的这台展车所搭载的 22 寸轮圈虽然很大,但放在这辆车的身上却并不显大,要知道阿维塔 11 的车身尺寸为 4880*1970*1601(单位:mm),车身不算特别大,足以见得车身的比例来得很有张力。

尽管我们已经看过了不少设计感超前的新势力产品,从特斯拉到蔚小理,再到智己哪吒,他们在设计上都有想要跳出传统思维定势的趋势,但阿维塔 11 才算是真正跳出的传统思维定势的那个。反正 …… 我喜欢,你当然也可以不喜欢。

除了外观,阿维塔 11 的内饰设计也值得细细品味。它跟其他新势力有一个很显著的区别,就是没有让屏幕成为车厢的主角,只是让屏幕成为了车厢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因为在阿维塔 11 的车厢里,有很多屏幕之外的设计细节,为数不多的按键得到了悉心对待,门板的拼接设计也很大胆,甚至整个车厢的氛围给了我这是一辆法系豪华车的错觉。只是我不喜欢这辆展车呈现的深灰、褚红、金色拼接方案(问题主要在于金色饰件),官网上提示可选择的另外两种配色方案都不错。

美丑终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所以好不好看、漂不漂亮,这都是交给大家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可以说阿维塔 11 的设计很有勇气、很有态度。

" 态度 " 是一种无谓的追求?

刚才说到阿维塔 11 是个比你想象中还要 " 不正经 " 的 SUV,是因为这是一辆三厢结构的 SUV,这比起诸如斯柯达明锐、速派等两厢结构的轿车要罕见得多。

我们自认为撰文的时候还是比较严谨的,对于两厢结构的车,无论是 SUV、旅行车、普通的两厢小车,甚至是明锐、速派、奥迪 A5 Sportback 这些掀背车,我们用的都是" 尾门 "来称呼它们的第五个门,因为这个 " 门 " 是直接连通车厢的。而对于轿车,我们用的则是" 后备箱盖 "

当你站在阿维塔 11 的车尾,打开的不是 " 尾门 ",而是 " 后备箱盖 ",这对于实用性是有着较大牺牲的,首先当然是后备箱的容积会比常规的尾门式 SUV 要小一些,其次后备箱的开口显然也会小于尾门。

反观这种三厢结构的优势,倒也不是没有,只是没什么用,或者说作用不明显,非刚需。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做到更高的车身抗扭刚度,只是对于电动车来说,车底那块大电池就已经对车身抗扭刚度有着很大的贡献了,相比燃油车更是降维打击,更何况 99.99% 的人在买车的时候并不会关注抗扭刚度这一概念。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抗扭刚度与大家关注的安全性并没有直接关联,而是有利于操控、NVH 等方面,然而操控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也是个不需要的东西,至于 NVH 嘛,靠堆料也能做。所以抗扭刚度通常都是像 Giulia 这样剑走偏锋的车型才会追求的东西。

所以阿维塔 11 作为 SUV 却采用了三厢结构到底是为了追求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难道追求的是我们这些口味刁钻的人的芳心?

不过作为后备箱低易用性的弥补,阿维塔 11 准备了一个容积不小的前备箱,真的很大。但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会在意前备箱大不大甚至有没有,再大的前备箱都哄不好那些因为后备箱难用而转身离开的人——他们才不会管电动车为了做到这么大的前备箱需要付出什么。

总之,这三厢结构的 SUV 对于一个来头不小的新品牌的第一款车来说,着实是个很有勇气的举动。

" 含华量 " 如何?

随着华为逐渐深入汽车行业,各款与华为有关联的车型都会生成一个 " 含华量 " 的概念,看似 " 含华量 " 越高,销量就会越好。

实则非也。

确实,赛力斯 SF5 摇身一变变成问界 M5 之后,销量扶摇直上,在这摇身一变的过程中,这车的 " 含华量 " 确实有所增长,比如多了华为的 DriveONE 三合一电驱单元、鸿蒙 OS、华为音响等。

那么阿维塔 11 的 " 含华量 " 又如何?其实电驱单元也是来自华为的 DriveONE,也会有鸿蒙 OS,而音响这种肤浅的东西,不是华为的也无所谓,数到这里,阿维塔 11 的 " 含华量 " 貌似能与问界齐头并进。

但是,阿维塔 11 还具有问界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这个 "HI" 徽章,是的,极狐同款

它的存在意味着车辆搭载了华为的 BU,所谓 BU,我们可以理解为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其中包含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阿维塔 11 身上的激光雷达也清晰可见,显然,它会拥有比问界两款车型能力高得多的智能驾驶水平。

说到这里," 含华量 " 孰高孰低,也已经一目了然了吧?即便算上极狐,阿维塔的 " 含华量 " 也丝毫不逊色。

然而事情又一次存在转折,围观群众所理解的 " 含华量 " 却并不是以我们以上所讲的这个逻辑去理解的。我们在过去的文章里多次提到,放在华为门店里展示、销售的车,才是普罗大众所理解的 " 含华量 " 最高的车,也就是问界。他们甚至会认为问界就是 " 华为造车 "。

灵魂拷问又来了,如果问界真的是 " 华为造车 ",那为什么 M5 和 M7 两款牛扒 …… 哦不,两款车型身上都不带有 "HI" 徽章呢?要知道,"HI" 才能代表华为在汽车技术方面最深入的耕耘。

这里我们就要给阿维塔一个建议了。快!把你们的车放进华为的展厅里卖!

其实我真的不是排斥华为涉足汽车行业,相反,我很希望他们最深层次的技术能够应用到更多的车型身上。他们应该被更多人认识、了解和接受的,是 "HI",而不是问界。

34.99 万,贵吗?

阿维塔 11 定下了 34.99 万起的售价,就意味着这个品牌走的是相对高端的路线了,因为这个价位基本上都能够着二线豪华品牌的中型 SUV 了,比如沃尔沃 XC60 啥的,如果再加些,你就是奔驰 GLC、宝马 X3、奥迪 Q5L 的目标人群了。

可见阿维塔这个品牌的定调并不算低,但阿维塔 11 真的很贵吗?好像也没有,环顾一圈,特斯拉 Model Y 最便宜的版本现在都去到了 31.69 万元,这个版本零百加速甚至需要 6.9 秒,就跟乌龟一样慢。蔚来 ES6 最便宜的版本去到了 38.6 万元,加速也需要 5.6 秒,电池只有 75 度。

而阿维塔 11 只要 34.99 万元就能给你 90 度的电池,以及双电机贡献的 3.98 秒破百能力。比阿维塔 11 划算的,貌似只有极氪 001 了,说起来,阿维塔和极氪的背景还有那么一丝相似,都是背靠自主大厂的新势力。

话说,刚才我们也提到了 " 含华量 "" 颇高 " 的问界,他们最近推出的 M7 价位也跟阿维塔 11 有一定重合。关于 M7 那款车,我们一直也没敢说啥,毕竟说出来有风险,但至少各位应该能从刚才的分析以及其他的一些消息中得知了一些什么。反正这两款车的价格有重合,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使得 34.99 万元起售的阿维塔 11 显得一点都不贵。

最后再提一嘴售价达到 60 万的全球限量 500 辆的阿维塔 011,这注定是任性之选,限量 500 辆的意义也需要等到某年某日阿维塔功成名就才会显现。但官网这全黑涂装,以及若隐若现的制图风格,说实话还真有点帅。